分享

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胜武工作室 2017-06-26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腾讯道学李远国2017-06-26 12:41


[摘要]在简帛的“诺皋”之前,皆为“咒”字,“诺皋”以下为“咒”的内容。从“皋”发展为“诺皋”,使得单纯的呼号变为一种有回应的应答,这是古人希望人神交通的一种寄托。

文/李远国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图腾(资料图)

有这样一种用于交通鬼神、招魂辟邪的巫咒之术,它被称为“诺皋”。三千余年前的西周,人们已经在使用这种巫咒之术。《礼运·礼记》称人死后,须登上屋顶,面北高声呼号召魂,告曰:“皋某复”。即呼号某某的魂回来吧!回来吧!《楚辞》所谓“魂兮归来”,其屋下必有一人代应曰:“诺”。即回答说:回来了。回来了。这种召唤亡魂的方法便是诺皋。诺皋不仅用于召唤亡魂,更主要还是为了交通鬼神。《周礼·春官·大祝》曰:来瞽,令皋舞。这是古人在祀神时一边呼号、一边舞蹈来娱神通灵。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巫师舞蹈 岩画(资料图)

事实上,道教咒术中也是先用“皋”,后来才改为“诺皋”的。秦简帛书中的资料正是这样表述的:符投地,禹步三,曰:皋!敢告。(秦简《日书·出邦门》)。祝曰:皋! 敢告尔宛奇。(秦简《日书·梦》)。皋! 敢告大山陵。(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拜祭天神 岩画(资料图)

在简帛的“诺皋”之前,皆为“咒”字,“诺皋”以下为“咒”的内容。从“皋”发展为“诺皋”,使得单纯的呼号变为一种有回应的应答,这是古人希望人神交通的一种寄托。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巫师 商后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关于“诘咎”二字的含意,《睡虎地秦墓竹简》注释谓:诘,《周礼·太宰》注:犹禁也。诘咎,禁灾。《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杂占类收有《变怪诰咎》十三卷,魏曹植有《诰咎文》,已有多位学者指出此“诰咎”就是秦简中的“诘咎”。后来段成式《酉阳杂俎》有《诺皋记》一文,从内容来看,也是记载鬼怪的名字与形貌,与《白泽精怪图》和秦简“诘”篇非常相近。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土伯 採自清肖云从《离骚全图》(资料图)

宋玉《楚辞·招魂》中有关“幽都”的描写,可能是我国关于地狱的最早记载。其云: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汉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谓土伯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其貌如虎,而有三目,身又肥大,广肩厚背,状如牛,一对明晃坚利的角,逐赶着哀叫奔跑的鬼魂,其走捷疾,以手中血漫污人,食人以为甘美。

那么,何谓“诺皋”?诺者,应诺,表示同意,唯唯诺诺。皋者,噑也,表示呼号。谭嗣同认为诺皋乃禁咒发端之语辞,此说得到余嘉锡认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篇名《诺皋》、《支诺皋》,专记怪力乱神之事。《诺皋记序》言:夫度朔司刑,可以知其情状;葆登掌祀,将以著于感通。有生尽幻,游魂为变,乃圣人定璇玑之式,立巫祝之官,考乎十辉之祥,正乎九黎之乱。当有道之日,鬼不伤人;在观德之时,神无乏主。说明这一类巫术多跟鬼神巫祝有关,所以取禁咒发语辞“诺皋”名篇。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神荼 郁垒 採自《三教搜神大全》(资料图)

东北谓之“鬼门”,是鬼魂出入的通道。《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这与王充《论衡·订鬼篇》所言极为相似: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不过至道教将诺皋之术纳入其道法系统之后,又谓诺皋本为神灵。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曰:往山林中,当以左手取青龙上草,折半置星下,历明堂入太阴中,禹步而行三,咒曰:诺皋,太阴将军,独开曾孙王甲,勿开外人;使人见甲者,以为束薪;不见甲者,以为非人。晁伯宇《谈助》说:灵奇必要辟兵法:正月上寅日,禹步,取寄生木三。咒曰:诺皋,敢告日月震雷,令人无敢见我,我为大帝使者。以是知诺皋乃太阴之名。太阴者,乃隐形之神。

既然要用诺皋的方式唤鬼神,就必须知道鬼神的名号。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一篇题为“诘”的内容,记载的正是多种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这些鬼怪的方术。此篇简文在“诘”字篇题之下紧跟着如下一段话:“诘咎,鬼害民妄行,为民不祥,告如诘之。”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长人 採自清肖云从《离骚全图》(资料图)

长人,东方地狱的鬼吏,高达千仞,专门索拿人的魂魄。宋玉《楚辞·招魂》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图腾的作用:从西周巫咒之术诺皋讲起(上)

鬼名经(局部) 民国 四川(资料图)

《上清三洞玉皇门下玉清王宝》上卷牒文一道,总长达6.4米,为四川北道保宁府南江县东清乡郑法灵得授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牒文曰:都总院谨具《鬼名经》三卷,正帖一道依伴。奉行玉皇大帝敕令,给出《鬼名经》三卷一道,传受弟子郑法灵行香走,火速奉身中,斩鬼至邪,迎神赴庙,颠治诳医,普救万民,谨封奉行。三十三天玉清帝王敕差奉行,初出世祖迹敕奉,登坛敕奉。玉皇大帝茅山传法度师以合掌皈依,以合帝祖师登坛七十二书男帖奉行。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正法流传天下,至瘟打邪,行神赴庙,助国救民,谨依参受三十三天玉清帝王敕令,降下初出世《鬼名经》三卷,正帖一道,敕封登坛弟子郑法灵随身,所管天下百姓,驱瘟至邪,准此奉行。(未完待续!)

(编辑:孟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