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是揭开中华千年衰落始,终止中华千年上升趋势的朝代!

 卓尔不凡36 2017-06-26


1.
原因很复杂,但唐灭亡带给中华民族的影响,最关键的应该有二:其一为民族政策,其二为尚武精神。

这个民族政策的表述其实是不准确的,但我又找不到特别好的表达方式。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民族政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又是什么。

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大家都公认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关键人物有二,即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人都是来自中亚的昭武九姓后裔,来自中亚两河流域的阿姆河畔。地方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共有的阿姆河中游河谷地带。

图中标有安国史国位置的即为昭武九姓的发源地,其人进入中原以后大都以国为姓。

安史之乱之前,华夏民族的包容性是天下无双的,不说隋唐的鲜卑血统,就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名将阿史那社尓、契必何力、高仙芝、哥叔翰,都非汉人。阿史那社尓哥叔翰突厥人,契必何力铁勒人,高仙芝高句丽人;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之中,李光弼是契丹人,仆固怀恩是铁勒仆固部人。但李光弼后受谗言而死,仆固怀恩家人为唐死了几十口,却被因为异族逼反。

这与前期不拘一格用人的风格差别很大。

所以安史之乱坐实了一句古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这使得华夏民族这个开放包容的民族越来越封闭。而众所周知,封闭只会使你越来越落后。

这是必然的。外来民族就是鲶鱼,会不断带来新鲜的东西。现在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能够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为其所用,就跟大唐前期一样。但特朗普也许会给中华崛起做一崛起做一助攻,因为他奉行的孤立主义。

坐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导致民族越来越封闭是大唐带给华夏的负面原因之一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原因,对中华尚武精神的影响。

这还得从安史之乱说起。安禄山造反之前是什么官职?

安禄山那可真的是权倾朝野。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史,唐朝军队五十余万,安禄山手中就有二十余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杨国忠和安禄山的权斗,你说安禄山会不会反?

我不知道安禄山怎么想,但那个位置坐着的是我,我也会反。天下一半兵马在我的手中,而且是最精锐的那一部分,那为什么不拱一拱多好?自己当皇帝,不是更爽?

所以,有没有杨国忠搞安禄山名堂,他都是要反的,因为手里有兵有粮,而且兵是很多兵,粮是很多粮。

安史之乱以后,安禄山史思明虽然死了,可节度史手中的兵权却再也无法收回。后来虽然唐宪宗试图中兴,裴度李愬等鼎力相助,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势已去,节度史割据的局面再也没能扭转,最终唐亡于军阀割据,更恐怖的是,随后的五代十国一帮牲口治国,那真是华夏的一场浩劫。

随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面对这个局面他也很头痛。赵匡胤的解决办法是打压军事集团,文官统领军队。

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文官相对考虑问题更全面,更理性,但过度打压,武官降三级叙座(比如清提督为一品,但面对二品巡抚要自称下官)的做法,却极大的打压了华夏民族尤其是汉人的尚武精神,而这个源头,都可以归结于安史之乱节度史横行带给赵匡胤的影响,矫枉过正的做法的后果是阉割了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所以说,唐开启中华的衰落,这个表述不能说有错。不过这个民族的基因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他今天又站起来了


2.
这种说法并不是特别对。

与其说唐朝解开中华千年衰落之始,莫如说隋唐崛起的太过诡异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跃进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思想上涌现了一大批神级人物,经济上也因为青铜技术发展、冶铁技术成熟,开始了文明跃进。
这一次的跃进诞生了地球上最伟大的农耕文明!

而隋唐时代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次跃进。

为什么一定要加上隋朝呢?因为隋朝的确很牛逼,弄出了一个科举制度,这是中华民族领先于地球其他文明形态的重要制度。

唐朝人给中国拓展的版图是最大的,同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把中国的影响力拓展到了中亚北亚。又由于经济大发展,通过丝愁之路,深刻影响了整个欧洲。包括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十字军东征、阿拉伯民族崛起,这些都与唐朝的繁荣与强大有着深刻的关系。

中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对世界的影响是后世未能超越的。

所以,隋唐二朝是中华民族族的鼎盛时期。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直落

唐朝安史之乱后,撤回了高仙芝在中亚的部队,导致阿巴斯王朝崛起,统一了阿拉伯帝国,从此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直线下降。
但事实上这怪不到战争的失利,而主要应该归咎于中原人没有进取心,更受限于当时的文化氛围。

中原人并不是特别热衷于开疆拓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金科玉律更是汉民族的文化内核。在这种思潮之下,即便高仙芝在中亚取得战国,汉族人也很难有征服世界的雄心!

明朝对世界的影响

有人也认为明朝才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大明王朝回馈给整个欧洲的,却是持续火热的风暴:随着东方商品的持续输入,外加各类传教士介绍中国的书籍,在整个西方世界的热销。剧烈的中国风从此登上欧罗巴大陆,全欧洲近乎癫狂的卷入其中。  倘若穿越到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想找点中国元素,从宫廷到民间,都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宫廷宴会上最亮眼的,是王侯贵族身上华美的汉服。巴黎城里最拉动票房演出的名剧,是丰姿蹁跹的中国皮影戏。豪华干道上络绎不绝的,有装饰精美的中国轿子。那些上流交际场合里,达官贵人们最撑场面扮风雅的随身小物件,自然是中国扇子。而富家少爷小姐花前月下的浪漫场所,则是中国风情的凉亭。至于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更是从普通家庭到王族宫廷,享尽千家万户热捧欢迎。

庞然大物的中华帝国在明朝开始走向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政治上来说,早在16世界,荷兰,英国就建立了早期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强于我国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即使有黄宗羲等早期启蒙人士提出了改良,但仍然摆脱不了皇权时代的范畴,在满清时代也成不了主流。

经济上以蒸汽机为主的工业革命代表着大作坊和大工厂的先进生产力,强于明清的手工业,资本主义社会是要求社会流动,而我国传统儒家讲究的是静态社会,从而西方更加自由活跃,好的科技文化都可以发扬广大,不会被扼杀 ,清代把科学技术当做奇淫技巧。

文化上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后,文化日益活跃,并且随着大航海时代传播世界,我国因故步自封,如一潭死水,还有什么文字狱。这样到1840年就是全方位落后于西方。
3.
我们需要先确定的是中国自古其实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唐朝作为汉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强大、鼎盛、开明的盛唐一代,相对的盛唐的责任性就相对更大了,很多人可能就是觉得,因为唐朝的覆灭后,才有的两宋。



可是,两宋却没能达到唐朝时期那样的强军、开疆拓土、以及万邦来朝的局面,这对一直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而言,首先就不能承认和面对的,虽然说宋朝的经济、文化鼎盛之极,让不少王朝都为之侧目,但是,也改变不了大家认为的宋朝军弱,重文轻武的现象。



而后,宋朝又被元朝所灭,入主中原的元朝对汉人大加杀戮,破坏了以中国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历史、文化等层面,虽然到了后来,明朝推翻了元朝,可是依然当时的明朝,光是在复兴民族这条路上,就从建立一直走到了灭亡,而刚刚复兴起来的民族,又一次因为外族的入侵,进而导致了中华汉族的又一次被再征服,随之而来的,却是开启了百余年的屈辱史。



因此,这一连锁的效应,让很多人既对唐朝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同时又有了不少的失望。可是,这并非是唐朝才开启的中华千年衰落,对于这个说法,个人决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和支撑。



所谓终止中华千年上升的趋势,是因历史使然,并非一个唐朝的兴衰就能代表的,谁敢说,唐朝不灭,中华千年的封建王朝上升趋势就一定不会停止,如果是这样,那么今天的中国,又要用什么说法,来肯定呢!

总结:在中国人自古的观念当中,越是强大的王朝,越是要拥有更多的责任。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定理,越是英明的雄主,就越是担着更大的责任,就比如唐朝的唐玄宗,你能说因为他,才让唐朝衰落的么?那么如果没有他,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唐朝就不会有极盛的时代开启了!这是同样的道理。加上,中国王朝的怪循环圈,就是每个大一统朝代很少有能超过300年统治时间的,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说长不长,但说短又不短的几个世纪里,大唐能给中华历史添加一笔辉煌就着实不易了,我们就怎么能把中华千年衰落的根源,妄自加到一个给我们带来过辉煌的王朝之上呢!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若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讨论!
4.
我大学上过《中华文明通论》和《西方文明通论》在此表述一下看法:中华文明是早熟文明,政治思想~文化成型于西周,这种文明具有惰性或者是稳定性,通过政治制度加于固化,后代思想文化没有突破进展。这种文明诞生不了现代科技~民主思想。秦汉开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唐达到此制度的古代最好状态,此后便走下坡路艰难维持。程朱理学是儒学改良版用于维持现状,到了明清发展为专制的顶峰变态版,皇权彻底不受约束。本来宋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有大好发展之趋势,元末明初~明晚期出现批判封建专制思想,正当有希望走出封建专制社会时,无奈中华民族地理位置不好让人垂涎,几次外族入侵(元清)加之原帝国(宋明)决策失误,战败灭亡重新洗牌,结果强行延长了封建历史,让中华民族远离了世界潮流~渐行渐远。

应当说中华古代文明的衰弱一是受制于这种文明本身局限性,二是几次进化蜕变的机会由于战争和外部环境等偶然因素的参与而熄灭。真是让人伤心感慨,,,昔人往矣今人当自勉,一个国家民族一种文明当放眼世界,开放心态,学习精神,自我更新。过去的不是用来沉迷的不是用来自欺欺人的,而是用来反思借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