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人的背囊里,装着救命牌、敛尸布和骨灰袋

 卓尔不凡36 2017-06-26

(图文无关)

军人三大宝,床单、枕套、救命牌

签约作者 | 风满楼

“知不知道,军人的迷彩帽标签上只有姓名和血型是什么意思吗?那是随时准备在战场上用来应急输血的提示牌,你们可以叫救命牌。”

“知不知道,军人的床单为什么是白色的?那是随时准备牺牲后盖在身体上,你们可以叫敛尸布。”

“知不知道,军人的枕头套为什么取下来是个布袋子,那是随时准备装骨灰用的,你们可以叫骨灰袋。”

“知不知道,为什么军人会具备这三样宝贝?……”

政治课上教员一连串的问号和非权威的草根解读,以及形象的比喻,让大家瞠目结舌。

....................一号哨位....................

救命牌、敛尸布、骨灰袋,军人日常随身使用并携带的物件,竟被誉为军人三件宝,听着让人毛骨悚然。这种说法迅速在课后讨论中炸开了锅。

官兵在查看随身物件验证的同时,都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不解释还不知道,一解释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战场上负伤需要输血一看衣服提示牌就知道血型,节省了救治时间。牺牲后,战场混乱,无暇顾及,用床单裹体,布袋装灰,不正是“马革裹尸还”吗!

如果上了战场这三件宝贝,还真少不了,都能派上用场。所以说打起背包走天下,军人的荣誉使命和善后全在被装里。

这不是权威的解释,也找不到事实和依据,但郝营长却拍手称快,恐怕在当前各行各业配发的被装中,军人的被装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不仅是设计合理,更因为“三件宝”赋予了生与死的价值内涵。

这种价值体现了军人的职业和使命担当。职业特殊、使命特殊,历来与苦累相伴、与艰险相随,与生死相依,就要随时随地做好牺牲的准备,这种准备是从穿上军装那一刻就开始了。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被写入军人誓词,不怕就是随时,随时就是杀敌,杀敌就要时刻准备牺牲,誓死履行使命。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前辈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对死亡威胁义无反顾,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前赴后继、至死不渝。

和平年代,国外维和,海上护航,抢险救灾,广大官兵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岳飞说: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慷慨赴疆场、视死如归,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是革命军人神圣使命的最高境界。

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当今世界,还没有真正达到“铸剑为犁”,战争的达摩克斯之剑仍然高悬头顶,面对西方强权霸权,周边国家挑衅争端,国内恐怖分子伺机破坏等不法活动,作为军人最根本的职能就是打仗,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战场才是军人最终的目标。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会准备未来,只要一声令下,军人将携“三宝”赴战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