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孩时代】冲突,成长的必修课

 USA嘟嘟 2017-06-26
【二孩时代】冲突,成长的必修课
冲突,无处不在。

这些宝贵的冲突带给他们成长,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作为妈妈,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能对他们之间的冲突淡然处之。我想,这也是冲突带给妈妈的成长吧!
如果你家有两个以上孩子,你一定不止一次为他们之间的拌嘴打架头痛不已。你也一定在脑子里不止一次想象过自己摔门而出,扔下那两个气急败坏、震耳欲聋、一团糟的熊孩子!
“3-7岁的兄弟姐妹平均每小时发生3.5次冲突。”
“2-4岁的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次数最多,高达6.3次,即每10 分钟超过1次。”
对于二孩父母来说,了解到别人家孩子也是这样整天打打闹闹,而且平均一小时就得冲突至少3次,这消息实在太安慰太贴心了!至少说明自己还不算是太失败的父母!

当我们拥有两个孩子,我们会经历最初几个月的热恋期、半年之后阴暗低沉的嫉妒爆发期。当老二大约长到一岁半至两岁、我们以为黎明即将到来之时,他们却会出人意料地给我们带来一个最有挑战的时期——冲突爆发期!

他们闹别扭的理由千奇百怪,普通平常到根本无可预料。可以是为了坐车时谁让妈妈抱着,可以是过马路谁拉妈妈左手谁拉妈妈右手,可以是看动画片谁坐哪个座位,甚至可以是吃饭时谁用哪个小碗。

当然,更多是因为——玩具!任何顺理成章的生活场景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并且愈演愈烈!
虽然我们是那么不愿意面对冲突,但它的确随时会出现。

心理学观点始终认为,儿童的人际冲突是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孩子一分钟前还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玩伴。这说明,孩子间的冲突大多是可以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行解决的。在玩耍中,孩子们最大的追求就是玩得开心。为了满足这种愿望,他们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早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冲突的产生正是与自我中心有关。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儿童逐渐学会了观点采择,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看问题,还要考虑对方的需要。这为人际间的理解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显示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事实上,当我们自以为是地以为,同伴冲突就是孩子之间吵吵嘴、打打架,除了孩子不高兴家长闹心之外一无是处之时。同伴冲突却在默默地用它那不怎么美好的外表,承载着孩子们丰富而又美好的成长!
同伴冲突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不会接触到那么多与自己全然不同的同龄人。
▽▽
他们的想法、经历、个性、处事方式都是从未接触的,在受到最初的冲击之后,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想法、认知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和自省是价值千金的!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就发展升级了。这将成为他们不断认识、了解世界的动力。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也不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感受。
▽▽
在冲突过程中,孩子们尝试着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且尝试着从同伴的表情、语气、动作中来辨别对方的情感状态。这将成为他们理解他人、体量他人的源泉。

如果没有同伴冲突,孩子们将丧失可贵的早期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
▽▽
他们不清楚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不知道哪些行为对自己解决问题会有帮助,也不清楚哪些技能会让自己顺利实现目标。这种对行为预判能力的缺失,以及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恶性刑事事件的元凶!
在所有同伴冲突中,“玩具争抢”、“空间争抢”和“游戏争议”是最典型的三大主要原因。其中“玩具争抢”占所有冲突的59.9%,可以说是所有矛盾的焦点!

面对同伴冲突,孩子们除了伤心、气愤、委屈、不悦,他们还做了些什么呢?你一定想不到,孩子们会运用诸多策略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

谦让
▽▽
将玩具或空间让给同伴

身体攻击
▽▽
用力抢东西或推搡、攻击同伴


言语攻击
▽▽
说同伴不好或者讨厌

发泄性攻击
▽▽攻击不针对他人,而针对玩具,或者是纯情绪性的大吼宣泄

身体威胁
▽▽以打人或者受惩罚等威胁同伴

关系威胁
▽▽用不和同伴做朋友来要挟同伴

“教师”威胁
▽▽用“告老师” 来威胁同伴

坚持
▽▽要用语言或者保护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

请求
▽▽
通过友好的语言请求同伴

轮流
▽▽
和同伴轮流玩玩具

分享
▽▽
和同伴两个人一起玩玩具

交换
▽▽
自己拿一个别的玩具和同伴交换

猜拳
▽▽
通过“石头、剪刀、布”等方式一决胜负

言语误导同伴不去争夺资源
▽▽
通过委婉的策略言语,误导同伴不去争夺资源,并实现自己的目的

求助教师
▽▽
请老师或者他人帮忙

示好
▽▽
以语言或微笑表示“我在闹着玩儿呢”或是友好

在这众多策略中,孩子们最多用到“坚持”,紧接着是“攻击”和“协商”。让成人失望的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多多“谦让”,然而其实它的排名相当靠后。
在生活中,面对孩子间的冲突时,家长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通常看到的情景是,当两个孩子为争夺同一玩具而发生冲突时,家长一边拉开冲突的双方,一边告诉他们“这个玩具是小宝的,你不应该抢别人的玩具”,或者说“好孩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与好朋友分享。”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干预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冲突、处理冲突。真的是这样吗?家长的干预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恰恰打断了孩子们体会冲突的过程,干扰了他们从中获得经验,剥夺了他们的成长。

因为家长往往会出于保护的目的来干预孩子间的冲突。

我们会更看重冲突的结果,因此出手干预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尽快结束冲突。这样做忽视了孩子们在冲突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忽视了冲突对他们发展的价值。我们没能指导孩子们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掌握社交能力,或是引导他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体验对方的感受。仅仅只是在表面上摆平了一场纷争而已。
家长常常会盯着发生冲突的孩子,用简单的禁止性语言制止,或者直接将发生冲突的孩子分开。
家长对孩子们的语言或肢体冲突视而不见,或者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样子,也可能会暂时离开冲突发生地。当然这并不表示成人完全不关心孩子的冲突,很多时候他们凭经验知道不用处理。
有时家长对孩子间的争执或冲突显得非常在意和关心,他们通常会采取及时的、积极的干预措施以调停冲突。成人通常会根据现场情况判定双方谁对谁错,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遵照执行。
家长也可能会使用惩罚、威胁,或者其他消极方式与孩子交流。这种方式可能在短时间内能让冲突平息,但孩子们在心理上并不会接受。
在处理儿童冲突时,家长还需要考虑“善后”问题,即修复或弥补由于冲突而造成的紧张关系。尽管我们认为孩子们不记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出现选择性的同伴交往,有些严重的冲突事件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让孩子们相互握手、拥抱、共同参与游戏或合作完成游戏活动等方式,缓和关系,促进交往。
家长对发生冲突的孩子进行安慰,比如微笑、拥抱、说一些好听的话。有经验的成人会把孩子放在腿上,抚摸他们的头,以友好的语气和安慰的言语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怜爱。当然这种方式一般是针对冲突中“受害”一方。有时我们会先与其中一个孩子接触,倾听他的感受,然后再转向另一位,表达情感安慰。
当孩子们为某一物品或活动空间而发生冲突时,家长询问他们关于冲突情境的相关问题、引发孩子的争论。并通过澄清他们的想法、愿望和感受,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对冲突情境的理解,感受相互之间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应该如何实现冲突的和解。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两种方法“积极情感接触”和“呈现争论”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它们也是难度最大、对成人要求最高的方式。
“积极情感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尽快从冲突事件中平静下来,并帮助他们恢复同伴关系。

对成人而言,它最具难度的地方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孩子冲突时不能受负面情绪影响,要保持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积极情感的来源。最清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积极的情绪接触,这种接触是在关系水平上解决冲突,而非在内容水平上解决冲突。

“呈现争论”这一技术对成人的要求更高,因为要尽力避免给孩子直接的指导或命令。

此时,成人的职责主要是辅助和引导,我们要不断地将当前的问题情境与孩子们的需要、情感联系起来,让他们自己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呈现争论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形成,因而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冲突调解方式。

而事实上,我在生活中更多运用的方式可能更接近于“放任”。并且我也渐渐明白,这种“放任”不能基于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而是基于对冲突的尊重以及对孩子的信任!

尊重“冲突”在孩子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信任孩子们有这个内在能力处理好彼此冲突,并且不会伤害到对方!

当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带着欣赏的态度见证他们成长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气急败坏、破罐子破摔的妈妈时,他们才能在冲突中有所收获!
孩子之间的冲突还在继续,这些宝贵的冲突带给他们成长,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随着成长中冲突的频繁发生和练习效应,杭杭的协商策略和睿睿的应对办法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最开始,“睿睿!”瞪着大眼的杭杭话音刚落,还站不稳的睿睿就让杭杭一把推倒,大脑袋着地,“哇——”一通大哭。

第二阶段,“睿睿,那是我的!”吸取教训了的睿睿眨吧着大眼,在杭杭尚未出手前就把玩具塞还给了哥哥。

第三阶段,“睿睿,快把玩具给我,不然我打你啊!”长大了的睿睿舍不得交出玩具,往往把玩具护得更紧,并马上跑到妈妈身边寻求庇护。

第四阶段,杭杭在心情好些的时候会思考一些策略。“睿睿,那个小的扭扭车是你的,这个大扭扭车是我的。”这回,睿睿心平气和地就把扭扭车还给杭杭了。

儿童间的同伴冲突单纯而又宝贵。
作为妈妈,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能对他们之间的冲突淡然处之。我想,这也是冲突带给妈妈的成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