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chnydy 2017-06-26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几年来,孔尚任《桃花扇》书中这段戏文,成了某些倒下的“神”一句精彩的唱词。

6月22日,某些地产大佬令人伤感的一天,王石退幕,黄如论“楼塌”,成了最“爆点”新闻。王石退幕内情可去公号“一波说”了解。

黄如论曾是福建首富,因热衷慈善,还被称为“中国卡纳基”。2016年10月发布的“2016胡润百富榜”中,黄如论以230 亿人民币财富排名第81位。同年,他又连续13年名列中国慈善榜单前6位。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2016胡润百富榜,黄如论名列81

不过,近年来黄如论被各种传闻缠身,真是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

今年2月份,北京被查的三家俱乐部中,由于蓝黛俱乐部就开在世纪金源酒店内,坊间传闻黄如论被带走调查。不过,世纪金源方面很快就辟谣,说人家老板黄如论现在人在菲律宾。“春节前他在大陆时我还去拜年了,现在他在菲律宾。”

据公开资料显示,黄如论1951年9月出生,福州连江县人,旅菲华侨。他1986年只身到菲律宾淘金,曾在多个国家从事贸易,1991年返回福州办房地产公司,任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身材高瘦、低调的地产大老黄如论到底何许人也?不妨扒一扒他的发家史。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1、最爱显露的故事:“偷”地瓜

与很多巨商一样,出身于福建省连江马鼻镇辰山村一户贫寒农户的黄如论,创业之前也是“一穷二白”。爷爷、父亲都是靠种田为生目不识丁的农民。

黄家长子长孙的黄如论,小时候身体非常弱,经常小病不断,从小就受到长辈的疼爱。小时很淘气的黄如论,常常把书包挂在树上,不去学校上学。“公嫲疼大孙”,忧心忡忡的祖母,总会不厌其烦地开导他,人要有志气,要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不过,读到小学六年级,黄如论就辍学回家。是家境贫寒,还是突如其来的“文革”,或者什么原因,反正黄如论中断了学业。

“文革”时,一些老干部、老革命下乡,机缘巧合,有一天,黄如论和他们走到了一起,路过一片地瓜田时,又累又饿。一名老革命掏出身上仅有的几毛钱,让他去买几个地瓜来。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走进地瓜地,黄如论发现空无一人,怎么办?自己挖呗!挖走地瓜后,就学电影里看到的红军的样子,把钱放在地瓜叶下面。

可还没走出地瓜地,背后就有人喊着追上来,近前就问:“你是不是偷地瓜啦?”黄如论连忙告诉那人,说钱已经压在地瓜叶下面。两人回头走,一看,果然在地瓜叶下面压着几毛钱,也就放他走了。

这段“偷”地瓜的故事,常被后来事业有成的黄如论提起,名曰:“地瓜叶下的诚信观”。

2、

鸡屎下地也要三分气

黄如论家乡有句福州方言俗语:“鸡屎落地三分热(气)”,说的是人要争气。

扒富豪发家史,免不了要说“第一桶金”。家境本身就不好的黄如论,孩童时看见干部家庭儿子两天换1套衣服,而至总共就2套衣服,当然也想改变现状。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江马鼻辰山村

黄如论出身农民,在当地村民中,主要有三个出路,一是留在村里种田或去海上打渔,连江这地方靠海。二是出国发财,不过要有海外门路。(当然,也有少数靠偷渡出去的。)第三条出路,就是搞建筑,帮人盖房子。临近连江的福清,号称“建筑之乡”,而黄如论的老家马鼻,也是福州以对外承包建筑出名的地方。

黄如论是罗源人的女婿,夫人是罗源人。连江罗源两县相邻,黄如论老家辰山村,紧邻罗源,他自己年轻时,曾在罗源生活和工作过,三个孩子也都是在罗源生的长的,对罗源,黄如论有一份割舍不断的特殊感情。

要说黄如论来之不易的“第一桶金”,与罗源有关系,是他罗源朋友介绍的一个建筑工程。他找人借钱,与人合伙把工程接下来后,对于自己年轻时从事的第一项工程,黄如论自然倍加珍惜,将所有精力都扑在上面。就在即将完工时,他却接到老家发来一纸“速回”电报。

虽然觉得蹊跷,他还是回去了,等他回到罗源,工程款已经被合伙人全部拿走了。黄如论找到合伙人,结果对方不仅拒绝给钱,还说这是此前工程产生的债务。几次讨要无果,此前借的钱变成“有去无回”,要自己来偿还。后来,黄如论心想,做事情万事开头难,口碑第一,也不再跟他计较。

一段时间以后,这件事就在圈内传开,不少人为黄如论抱不平,唏嘘不已。有一个看重黄如论为人的朋友,为他介绍了一个新工程。正是这项工程,黄如论不但还上此前的债务,还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作为农民的儿子,没有别的依靠,要出人头地,除了用勤劳来换取收获外,也要懂得张罗关系。黄如论搞建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技术在身,做大一点的建筑工程,肯定很吃力。

为提高建筑方面的造诣,黄如论一边盖房子,一边拿出赚到的钱作为学费,到专业院校做一个“旁听生”。为了让老师真传,当碰到老师的孩子结婚时,他就想办法弄来当时十分紧俏的木材、电视机等送给老师。这样搞关系,老师岂不倾囊相授,再说,今后工程上碰到什么技术难题,也就有一个专业好参谋。

3、

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相对于世纪金源的扩张速度,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金源地产王国的每一个项目运作都是大手笔。位于北京的金源购物中心,号称亚洲最大的shopping mall,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商业面积68万平方米,仅仅是地下的停车场就可以停放一万辆车。

难怪有人说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对此说法,黄如论不置可否,他说:“我还是愿意跟着感觉走,眼见为实。”

在黄如论的商业生涯中,有两个重要年份:一个是1986年,那一年,35岁的黄如论去了北京,另一个是1991年,他回国在家乡福州创办房地产公司,从此开创世纪金源的商业王国。

当年,过海关英文看不懂、又不会闽南话的黄如论,为何选择去菲律宾,我至今仍然不解。至于在菲律宾发了点财,倒是有资料可查,作家王朝柱在《我心目中的黄如论》一书中,就有所披露。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书里面说,菲律宾有个“高干子弟”告诉黄如论,原美国海军基地附近有块地皮准备公开拍卖,可以搞下来开发。后来,在这位“高干子弟”牵线搭桥下,资金有限的黄如论,游说一位在菲的华人巨富,最终拍得那块地皮,然后分割下来转手卖给他人,从中赚了不少钱。

从1986年去菲律宾,到1991年回国创业,不到5年间,黄如论积累了多少财富,按他的说法是不超过千万。如今,黄如论通过世纪金源直接或间接拥有9个区域集团,3个行业集团,其中,子公司就有近百家。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跟着感觉走”,乃黄如论为商之道。在个人兴趣方面,黄如论似乎很在意“儒商”这个称号。黄如论喜好书法,写了一手飘逸的字,还在北京举办过一场“黄如论书法艺术研讨会”,也出版过《黄如论书法集》、《为人处世与企业管理》等专著。

黄如论还酷爱易经,自称懂命理。据说,他投资拿地就颇有玄幻味道。拿下在北京开发的世纪城项目之前,他开车先在北京转了几圈后,再根据《易经》乾坤八卦方位,才挑定下来的。

开发贵阳世纪城时,起用“龙之城”的创意,就是来自老板黄如论。“甲水庚出”福瑞之地,蟠龙地脉、龙形河道、龙泉村、神龙吐水,一连串勾画在一起,在黄如论眼里,简直拍案叫绝。

每次有大项目开张,黄如论都会请来有名的佛界方丈做一场大型佛事,从董事长到集团中层经理,都必须参加活动,任何员工不能中途退场,大家要一起祈祷富贵吉祥。

出生农家,只有小学学历的黄如论,却喜欢专研古老的易经,希望在易经里找到成功密码。他从不相信那些咨询公司所谓的战略管理设计,更愿意“跟着感觉走”, 凡事亲力亲为,以风水选地,还创造了楼盘销售神话。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如论过去的成功,还是有其个性的一面。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笃信佛法,喜欢别人称之为“佛商”。 曹家四代信佛,不仅曹德旺,连曹德旺的妻子,每年都会去灵石寺上香、拜佛。与曹德旺同属福州系闽商的金源集团老板黄如论,也和曹德旺一样信佛,也喜欢做公益慈善。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黄如论从小是祖母带大的,老太太信佛,对黄如论的个人成长影响很大。在事业上,黄如论办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沓,在慈善事业、捐资兴教等上面,他举善亿金也是眨眨眼的事。

黄如论曾多年进入中国慈善榜,在公益时报社主办的“2017年第十四届中国慈善榜”上,黄如论以4.54亿元人民币的捐赠位列慈善家榜单首位。

与许多巨富相比,金源集团更像家族企业,除了自己四个孩子安排在公司主要管理岗位,另外集团旗下许多重要岗位,也分布着黄家大大小小的亲戚,实实在在的一个家族式的公司结构。在企业管理上,难免也会有家族式管理“跟着感觉走”种种弊端。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有人这么统计,若按黄如论在大陆投资项目总额计算,起码有2200多亿元,开发各类商品房7000万平方米,可富豪榜单上的财富仅有230亿元(胡润榜)。黄如论曾对媒体说自己开发的楼盘极少从银行贷款,更多时候是用自己的钱;照这样看来,不上市的金源帝国,手握近百家公司,要么数据太过“寒碜”,要么就是资产“深不见底”。

在地产行业,借助“红顶”来“鲤鱼跃龙门”,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为这是“赌徒”心态。跳不过龙门的“鲤鱼”,一旦摔下来,肯定是鼻青脸肿。

黄如论:每次都像在赌,但每次他都赢

如今黄如论案靴子落地,“红顶商人”的跌宕人生,至此是该挂个“;”,还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