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2020文化资源区构想:探索传承与创新都市精神 | 别处的城市

 houfour 2017-06-26



 本期观察员 

周详,东京大学城市工学系城市设计方向博士研究生



在1991年发行的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一书中,萨森(Saskia Sassen)将纽约、伦敦、东京并列为世界最顶尖的三大全球化都市,并将这些“全球化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世界主要经济、金融机构、高度专业化服务行业的集中地,同时作为创意产业的生产基地以及新开发产品的市场。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21世纪,注定成为一个世界级城市文化大比拼的新纪元,各都市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特征,则随之成为各自在这场比拼中能否胜算在握的核心要素。


东京:现代与传统 / 画作:山口晃



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的萌生


二战以后的东京,都市的开发建设搭上了城市化的快车,日本的城市化率从1950年的37%迅速增长到1977年的76%。其中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更开启了东京城建史上最为辉煌也最为迅猛的时期。在交通设施优先、超高层建筑优先的开发战略指导下,东京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中心城区现代化设施的迅速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过度开发建设给这座城市带来诸如日本桥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遗失的缺憾。此后,以捍卫地域文化景观和历史资源为目标的历史街区保全运动和社区营造运动继而轰轰烈烈地展开,对历史文化保全的呼声更在之后的开发建设中日益高涨。

 

2020东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同样为东京都的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由于国际奥组委将21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理念确立为“传承”,此方针将逐步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建设“创造性城市”(Creative City)的基础,只有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因应历史城市所具有的宽容性,才能海纳世界英才,领导21世纪的世界。

 

基于此,在2020东京奥运会来临之际,为了大幅度提升东京以及日本在全球的文化存在感,“东京文化资源区”的构想被提出。这一构想将文化资源区作为展示“遗产”“创意”两方面的重要场所,同时旨在保护那些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幸免的历史文化资源。该构想希望基于奥运会这一盛大的国际性赛事,探索这些资源在文化、环境、旅游、观光等方面新的可能性。

 

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分阶段实施图表(数据来源:《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最终报告书》,2015.5.)



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图(数据来源:《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最终报告书》,2015.5.)


东京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市中心的东北部地区。“东京文化资源区”就是从东京东北部谷根千和根岸一带开始,包括上野、本乡、秋叶原、神田、神保町和汤岛在内的,半径在 2公里步行圈范围内的广大地域。该区域是东京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资源聚集区,其中:


谷根千一带,聚集着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的町屋(商人和工艺匠人居住的民屋)、路地(狭窄的弄堂)和长屋(连排屋),因而构想将这一地带规划为由传统街巷和町屋构成的“生活文化资源区”;上野一带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集中地,构想将这一地带规划为由博物馆群和东京艺术大学所组成的“艺术文化资源区”;本乡一带,由东京大学构成“学术文化资源区”


位于东京上野公园、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国立西洋美术馆,2016年成功登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来源:网络) 


秋叶原一带原以电器产品、漫画、动画和游戏文化基地闻名世界,因此构想将这一地带规划为由动漫元素构成的“流行文化资源区”


作为ACG流行文化重地的秋叶原(来源:网络) 


神保町一带是日本近代学术的发祥地,私立大学、各色书店林立于此,孙中山、鲁迅、周恩来等人年轻时曾流连于此,因此构想将这一地带规划为由旧书店街和各出版社构成的“出版文化资源区”(注:可参见作者前文 故乡原风景;汤岛一带,由汤岛天满宫和汤岛圣堂等历史建筑构成“精神文化资源区”;神田一带,由神田祭等江户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构成“市民文化资源区”


“东京文化资源区”是日本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幸免下来的宝贵历史资源,虽然资源区内潜藏着优越的历史文化,却因各自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为了改变现状,“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计划通过以下6个方针战略实现整个区域的联结,使其转化为21世纪东京的遗产和创造力的起点。


战略一:创造制造业、手工业和知识、艺术相遇的场所。


战略二:通过政府、民间、产业、大学之间的交流、创造互动式的体验,并培养地区内的创造性人才。


战略三:建立可以激发艺术 × 产业 × 社区的“乘法效应”的公共城市实验研究室和地区培育的据点。


战略四:积蓄和编辑地区的传统历史资源,建立并有效利用地域文化档案。


战略五:保存并高效利用历史建筑物、景观、河川等历史、文化、环境资源。


战略六地域内文化资源的彻底调查和可视化设计。


上野地区的文化资源(数据来源:《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最终报告书》,2015.5.)


谷根千地区的文化资源(数据来源:《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最终报告书》,2015.5.)




地域文化资源的协同活化利用:

以谷根千地区为例


谷根千地区现状照片,作者提供



第一步:现状资源的整备


基于谷根千地区现有的,与文化资源和环境资源相关的活动,尝试与新的地域资源产生关联。其中古木、寺院、商店街、古民居、传统浴室、井户、街巷等生活化的场景与交错其间的日常生活、民间工艺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进而衍生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历史遗迹是在地居民对时间意识的有形体现,特定社区中的空间和建筑物关联着在地居民的个人记忆,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物则能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新的联系,逐渐形成新的活动网络。



第二步:地域资源档案库的建立


地域资源档案库的建立方式(笔者翻译自《东京文化资源区构想最终报告书》,2015.5.)


“町”是一个沿自历史以及集体回忆、有范围边界的空间意识。在此空间内,人们日复一日地积累并衍生着生活与文化。以本町的传统及集体回忆的象征空间和活动来表征该町的总体意象,采访区域内重要的人和事,以实现地域文化资源档案的扩充。其中最重要的两份参考资料是地域期刊杂志《谷中.根津.千駄木》(1984-2006)和2002年东京艺术大学所作的《谷中地区街区营造基础调查》。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绿色空间、街巷空间和历史建造物等核心空间要素,以及可以被活化利用的地域性活动。最终,以现象收集为方式,以活化人际网络结构为目标,通过研讨会建立该地区的文化资源档案库。


anesen.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