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玩花哨不争网红,魔都老字号贩售的何止是舌尖美味……

 韬晦馆 2017-06-27


地道的北京人都知道,北海公园西边儿有家叫做延吉冷面的餐厅,天天都热闹到爆棚,还有不少老外喜欢光顾这儿。那碗冷面曾经是我吃到过最爽口的面食,咸甜爽口,配上烤羊串和北冰洋汽水,这是那个夏天最叫我人难忘的味道。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真正的美味并不一定是米其林餐厅里的厚牛排和入口即化的鹅肝或是松露,是家门口那开了许久,服务生和老板都是老面孔的小餐馆。那儿的一口美味,能勾起你的食欲,也能串联起舌尖上的记忆。这样的店帝都有,魔都也有…





燕 云 楼



燕云楼的年龄还没到100岁,但人家有个很响亮的名号“堪比全聚德”。是的,1936年创建的燕云楼主打京菜,招牌就是北京烤鸭,虽然在北京并没有燕云楼的地儿,但它那北京烤鸭的味道实在叫人回味。而人家那个“燕云楼”这三个打字,则出自郭沫若的手笔。



堪比全聚德?大言不惭了吧!并没有!旧上海名流梅兰芳、俞振飞等各界知名人士经常光顾,所以民间很早就有“北有全聚德, 南有燕云楼”的说法。后来更是有了“欲尝烤鸭香,必到燕云楼”的说法。自然,燕云楼还有其他知名的菜,红扒整翅、葱烧刺参、油爆双脆、拔丝苹果等、以及宫廷菜、仿膳菜、孔府菜等。





沈 大 成



说起吃面,总是能让人想到一碗特别的面,它脆脆的(不是小浣熊),淋上虾仁清炒小豌豆的浇头,它没有汤汤水水,不会让你因为浓汤的鲜味而觉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但却会因为脆脆的面条和热乎乎的浇头而感到满满的幸福。这道面叫两面黄。



沈大成起家时,创始人沈阿金为集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所以给取店名为沈大成。如今这家店的总店就在游人如织的南京路步行街,建议你选择二楼的餐厅,还能点几道特色小菜。吃完了,可别忘了去楼下打包点点心,寿桃、寿糕、桂花条头糕、双酿团,青团,还有蟹粉小笼和馄饨。





大 壶 春



上海人喜欢吃生煎,有人觉得小杨生煎好吃,有人觉得大壶春的好吃。可地道的老克勒有的时候就喜欢那皮厚没有汤汁的大壶春,因为那肉馅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在解放前,上海滩的生煎大战呈现“萝春阁vs大壶春”的局面。位于福州路(四马路)的萝春阁,是旧时大亨黄楚九开的一家茶楼,后来引进生煎馒头作为早餐茶点,声名大噪。只可惜,后来黄楚九谢世,萝春阁易主。于是,生煎两强只有大壶春流传了下来,



大壶春生煎始创于1932年,创始人叫唐妙权,他的叔叔正是萝春阁的创立者。另起炉灶的唐妙权没有完全复制萝春阁生煎做法,萝春阁生煎的特色是皮薄馅大、汤汁浓郁,唐妙权决定把大壶春的生煎定位于“无汤生煎”。这个别出心裁的定位,成为大壶春的一大特色,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都爱生煎那块脆脆的皮,些许芝麻就能让整个生煎有种如沐春风的好味道。再来一碗咖喱牛肉汤,这样的一顿才是满足感爆棚。





小 绍 兴



“美好人生,鸡不可失”,这句 Slogan 让多少80后至今记忆犹新,一提到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要去云南南路的总店撸一顿。那脆脆的白斩鸡鸡皮,带点血丝的鸡肉,裹上浓浓香香的酱油,送入口中的那一刹那,就是美好人生的真实写照。1947年创办的小绍兴,是由绍兴人章润牛、章如花兄妹创办的,因而有了这个名字。



上班的公司如果就在小绍兴附近,必要定时去满足一下那心心念念想着白斩鸡的胃。当然,那碗用鸡汤原汁熬的热呼呼的粳米鸡粥更是勾出了多少人的回忆。服务阿姨端上来一碗白粥,在你勺子的翻动下,颜色渐渐变浓,味道也渐渐丰富了起来。





德 兴 馆



吃面,还有一家店,那就是德兴馆!光绪年间就扎根在上海的德兴馆,是不少老上海人最喜欢的面馆。上海人的好吃食多半都传承自江浙,德兴面馆就是苏锡帮在沪上的最佳代表,即使排着长队也想要吃一口。



在上海有两家德兴馆,一家1883年开业的德兴菜馆,是吃酒点菜的酒楼,梅兰芳、杜月笙时时光顾的就是他家原在十六铺码头的老店,浓油赤酱的代表虾子大乌参、青鱼秃肺、草头圈子、糟钵……



而另一家则是1878年开张、专门吃面的德兴面馆,这是寻常人家都吃得的面,光面配浇头,天天焖蹄、爆鳝与爆鱼,就这也安稳地挂着老招牌历经三朝,分店遍布申城,广东路老号从未搬迁过,日日爆满。上海人无论几岁,谁没吃过这一碗地道元祖面?




“三鲜大面一朝忙,酒馆门头终日狂”,这句清代竹枝词说的就是苏州、上海一带,条条弄堂面店、酒馆早晚沸腾的景象。德兴馆在上海有将近十家分店,但广东路的那家百年老号始终是大家心目里的正主。如今,每年到了中秋,在这儿排队买鲜肉月饼回家孝敬老人家的除了阿姨妈妈们,还有年纪轻轻的白领们,而这儿的味道也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





光 明 邨



在淮海路附近上班的人,都知道光明邨,也都知道要想在这里摆一顿家宴,那是得提早三两个月才能订得到的。阿姨妈妈们喜欢在这里吃了午饭,坐下喝喝茶唠个嗑,时辰差不多了,去楼下的熟食店带点酱肉熟食回家给叔叔伯伯们晚饭下酒。



每天,真的是每一天,不论是下雨还是艳阳,光明邨的中午总是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清明前后,排队买青团,端午前后,排队买粽子,中秋前后,排队买鲜肉月饼,还有一溜儿的队伍就为了平日里买熟食。有些常来光顾的老面孔,早就被熟食店里的服务阿姨认得了,“张家阿姨,今天还是要鸭膀吗?”这一生热络的问候,总叫人暖心,而我们也许就爱这一口老上海记忆里的好味道。



光明邨二楼的堂食,各种中式传统小吃点心颇受欢迎,你若坐着吃,后面的等候的人就贴在那儿候着位子,这样的场景有些人看不惯,可有些人就爱凑这份热闹。一碗面,一碗小馄饨,再来一点点心,三五个人吃了个百八十块,价格虽然亲民但那幸福感却能让你暖上心头。





乔 家 栅



家里有老人家过生日了,小辈儿们就会特意跑去乔家栅买寿糕寿桃给老人家祝寿。历年来乔家栅食府的菜肴、点心多次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是上海传统特色名小吃。创始于清宣统元年的乔家栅,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南市乔家路,馆驿街、旧校场路等处开设分店。



锅贴、馄饨、粉丝汤、面条、炒菜等你都能在乔家栅吃到,而且味道都还不错,价格也挺便宜的。不过,懂经的吃货都知道,它们家的青团是真的叫人回味无穷。





老 正 兴



1930年代,南京夫子庙一带餐馆纷杂,打“老正兴”字号的就有三家。现存的“老正兴”为创建于1933年的“西字号老正兴”由一位姓尤的厨师从上海来到南京夫子庙。主要以经营浙绍风味菜肴著称。


江南风味,是老正兴最大的特色。百余年来,老正兴的“春有春笋塘鲤鱼,夏有银鱼炒蛋、油爆虾,秋有大闸蟹,冬有下巴划水”总是能掳获不少人的心。一条青鱼可以翻出不知道多少花样精来,而这里的油爆虾则是以“天下第一虾”而驰名。





绿 波 廊



绿波廊,去过上海的城隍庙就知道它在哪儿。坐在绿波廊楼上靠窗的位子搓上一顿,还能俯瞰城隍庙的景致,实在是惬意。小时候把这当传奇听,说是很多国外的领导人到上海来,都会去绿波廊。即使是现在的绿波廊,墙上也都挂着那一张张富有年代感的黑白照片。



绿波廊原是明嘉靖三十八年豫园西园的一个楼阁,原名“乐圃阆茶楼”。1978年改为餐厅,以苏州风味的菜点为特色,“扇形甩水”、“生爆鳝背”、“萝卜丝酥饼”可是餐厅的一绝。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来吃过,还称赞说:“技艺精巧,味道极好”。



绿波廊还有一绝,那就是桂花拉糕。晶莹剔透的糕包裹着颗粒分明的桂花,把桂花的香甜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真的是“三不沾”。





王 宝 和



始于清朝乾隆九年,至今已有265年的历史,是上海最早的酒家之一,以专营“清水大闸蟹”、“王宝和老酒”闻名于世,素有“蟹大王,酒祖宗”之称。每年到了金秋十月,就是上海人最喜欢的吃蟹的季节。香甜肥厚的大闸蟹足以让一户人家里的每张嘴都停不下来。



而王宝和的大闸蟹有很丰腴的蟹膏,蟹肉不空,鲜甜紧实。招牌的蟹粉豆腐,豆腐软嫩鲜滑也没有一丝杂味,配合蟹黄的鲜香简直让人叫绝。当然,王宝和的秘诀却远远不止大闸蟹。去年那只排不到的小龙虾月饼,还记得吗?一个月饼里有四只小龙虾,咬下一口爆出叫你上瘾的十三香馅。





王 家 沙



北京的京八件,总是能让老北京人想起童年。而王家沙的点心,则能勾起老上海人满满的童年回忆。1945年创办的王家沙点心店,最早名为王家厍(念she),因“沙”是“厍”的别写,且沪语中“沙”与“厍”同音,同音假借而成王家沙。



每年过年,家里吃个团圆饭,最后一道压轴的点心就必定是王家沙的八宝饭。热气腾腾的八宝饭摆在那么多道菜中间,可是丝毫不会逊色的主。夹上一口带着豆沙馅儿的八宝饭,那是不管有多撑也要塞进嘴里去的美味。而这一口美味可以让你回味一整年。





南 翔 馒 头 店



城隍庙除了有大牌的绿波廊,还有亲民的南翔馒头店。不过,想吃到他们家的小笼可是必须要排队的,人气高到不行。当然啦,味道也特别的好,皮薄汁多汤满,想想就要流口水啊!



如今的花头经不少,店里卖的小笼品种也多了很多,但是最好吃的还是最经典的原味小笼、蟹粉小笼还有灌汤包。那一口浓郁的汁水,薄薄的皮就是叫你怎么都挪不开腿的好味道。





美 新



有很多北方人看不懂上海人的口味,月饼——鲜肉的,汤圆——鲜肉的。在很多人眼里,鲜肉的汤圆也好,月饼也好那就跟肉包子一个样,可上海人不这么想。虽然都是面包肉,但不同的吃法就是不同的味道,也代表着不同的记忆。美新的鲜肉汤圆就是如此。



和着周边的吴侬软语,看着老店、老员工、老顾客,吃着眼前的这碗软糯汤圆,很有老上海的感觉。这里还有上海人夏天最不愿错过的一碗辣肉冷面,很想念,有没有?





杏 花 楼



说道月饼,就会想到杏花楼。我们都是从小看着杏花楼月饼花哨的铁盒子长大的。盒子上嫦娥曼妙的身姿,而打开就是整齐的格式广式月饼。清代咸丰元年,杏花楼只是广东人“胜仔”开的甜品店,规模逐渐扩大后,开始主营广东菜系。从章太炎先生的题词:“蜜汁能消公路渴,河鱼为解臣君愁”到汪道涵先生“群贤毕至”。杏花楼的名声,是越做越响了。



20世纪初,月饼开始出现在杏花楼的柜面上。在上海人心目中,杏花楼几十年如一日,就像一个老朋友,为其所信赖。中秋节去买一盒,走亲访友拿在手里送给老人家,老体面的。






功 德 林




1922年,功德林在上海创立,如今的总部也在上海,老上海人喜欢偶尔来这里吃顿素,精致的素食总是有颜值更有味道。还有不少老人家喜欢把寿宴摆在这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尝尝那将近百年素食鼻祖的老味道。



上世纪20年代时,鲁迅、柳亚子和30年代时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及黄炎培均为该店常客,在史良生前回忆录中曾有《怀念功德林》一节,曾接待日本、巴基斯坦等国贵宾。



在网红盛行的年代,有那么些老餐馆,我们曾经赋予了它们的意义不仅是年代,更多的是回忆。它们中还有德大西餐社、洪长兴、新雅粤菜馆、香满楼……每个城市也用它们自己的老字号,来记录人们口中的回忆。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