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乐语教国子——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

 静雅轩345 2017-06-27


西窗时间 · 语音

西窗烛和豆瓣合作推广付费专栏:「以乐语教国子——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拯救中华古诗词吟诵,希望获得大家的支持,请在西窗市集里付费购买。


“诗之为用,乃是要使读诗者有一种生生不已的、富于感发的、不死的心灵。” ——叶嘉莹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她生于民国,施教七十余年,著作等身,蜚声海内外,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研和阐发。席慕蓉说她是“诗教的发光体”,顾随称她“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出自《周礼》,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以乐语教国子——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共58集,囊括了精心挑选的249首唐宋古诗,86阕宋词元曲,叶先生正本清源,通过吟诵的方法,从声韵之美的欣赏,到诗词内涵的品读,完成了一次系统的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讲授和对吟诵之法的传承。


《以乐语教国子——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共58集,囊括了精心挑选的249首唐宋古诗,86阕宋词元曲,叶先生正本清源,通过吟诵的方法,从声韵之美的欣赏,到诗词内涵的品读,完成了一次系统的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讲授和对吟诵之法的传承。

西窗时间:叶嘉莹古诗词吟诵课

来自西窗烛App

18:15

长干行
[唐] 李白

妾髪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冷泉 · 原创
风入松词集·贺剪烛词社初立

序:

丁酉之年,丙午月中,以才子佳人之好,慕先代文风之雅,耽诗余音韵之美,所以咸集立社,别具一格。欲送新风于旧地,思求清雅乎混沌。虽风格各异,而志在一路,颇有兰亭金谷之遗味也。

予感夫光复以来,夷风深入,华夏之人,多有自惭卑己,无端妄论,凡事都法西洋,至于诗词之不古,文章之不蕴,衣冠之不复,均之秦汉唐宋之世,何如异国。幸此有慕古之士,郎皆侧帽,女皆咏絮,继衰微之学,兴寡薄之道,从先贤之令撰,鄙白丁之恶哂,潘江陆海,蔚然清流。

冷泉何意,德不堪服众,才不能孚人,猥以鄙陋,承蒙厚望。值此初创之期,群秀各露风骨,尽展奇才,兹为《风入松》诸词如下,俟一志者观之,亦可有感于怀:



排列按时间倒序


「风入松  题剪烛诗社」 - 杨小戒


西窗烛影夜阑珊,把酒话无眠。

清风劝我歌一曲,月如水,醉唱婵娟。

莫叹良宵春短,诗中万里长天。


红尘纷扰问流年,何处觅桃源。

营营役役终成梦,需如何 ,心静无澜。

唯愿依山临水,青灯古卷参禅。


「风入松-题剪烛诗社」 - 暮窗


雨晴松醉夜醺醺,万事付高云。

幽兰独望西窗月,半庭竹、半腹闲文。

剪烛依依花醒,添尊淡淡心醇。


经年风扫碧空尘,留古镜今辰。

清辉遍照诗长在,一生情、一缕香魂。

何论巴山秋水,无关美酒佳人。


「风入松——剪烛诗社作业」 -  青苏


夜来风雨涨清池,望极天涯。

小桥流水西窗下,入云烟、归去何期。

昨日赋诗尚早,今朝词曲疏迟。


堪磨寒剑染霞衣,怎得齐眉。

当时情意融烟雪,到如今、知我忘谁。

两袖风花雪月,一心书画琴棋。


「风入松」 - 冷泉


霖霖渺渺欲昏时,千里浣银丝。

林间倦鸟声啼绝,水如画,万点涟漪。

雨滴罗纹珂伞,花飘昨日残枝。


此情不足外人知,独自入凄迷。

衣浮薄纱珠浮面,似曾识,别世依稀。

冷夜无端频梦,蓬山何是难窥。


「风入松   贺剪烛诗社成立」 - 燕槿


西窗对月月迟迟,同赋为伊伊。

周郎且把平生忆,有清荷,冷冷云池。

风过一痕花槿,燕来半卷新词。


尘俗最是几人知,意气正当时。

举杯畅饮诗中酒,莫空负,几许佳期。

应话巴山夜雨,共书南北东西。


「風入松·相思曲  賀剪燭社成立」 -风荷舞


辭君別夢忍相離,夜雨漲秋池。

何年共剪西窗燭?

一生情、兩處相思。

隔座傳鉤春苦,分曹射覆燈衰。


半卷紗帳半顰眉,無語亦無悲。

當時留戀今何計?

怕相問、酒入愁詞。

若遇他鄉花好,折枝莫再遲疑。

风荷舞 · 写字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再录林语堂《苏东坡传 · 前序》,小女之一手歪字目前也就写成这样了,见字如面。??
西江月 · 照野瀰瀰浅浪
[宋] 苏轼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霓裳 · 写字
没找到出处,颜真卿的劝学也很适合!
劝学诗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蠻子 · 写字
旧作
焚香曲七首
[明] 屈大均

节为沉水花鸡舌,两种香含心字深。

多谢博山垆器好,双烟不断至于今。

独醉残阳 · 写字
《故鄉的路》離開家的日子,夜晚,故鄉在睜眼到閉眼的瞬間;伸到遠方的思緒,與記憶纏綿。故鄉的路上,灑滿我的童年;悲傷、酸甜淚水與笑臉,此刻卻覺得,無論苦或是甜,在記憶中,都是一首悠美的歌;動人心弦,像一眼清泉。故鄉的路,乘載著我的昨天。昨天的我衣衫褸襤,隨風奔跑,在長滿野草的土路上,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忆故乡
[宋] 淳于震先

何时归到望仙乡,故旧相迎兴味长。

六月海风吹溽暑,瓜田白酒稔清香。

深潭微澜 · 写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习字静心,以应时景。
寄黄几复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leeyeel · 写字
读论语
[宋] 邹浩

仲尼初不离灵台,请业门人日日来。

一念回光是论语,何须尘简面前开。

leeyeel · 写字
积雨辋川庄作
[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秘制蜗牛 · 绘画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渌水曲
[唐] 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若筠 · 绘画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初出城留别
[唐]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古画日历 · 绘画

6月26日   六月初三   周一

丁酉年    丙午月    甲申日


「花片片飞六月雨,柳荫荫处一声莺。人在画中行。」


【名称】柳荫逸趣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作者】沈屺云 

【材质】绢本、设色

【尺寸】27.5cmx115cm

【现存】旅顺博物馆


沈屺云,清代畫家。字伯韞,號香白,又號七薌、玉壺山人、玉壺外史、玉壺仙叟等。回族,先世本西域人,松江(今上海市)人,宗法華喦,喜用蘭葉描,仕女衣紋細秀,樹石背景簡逸,造型纖細,敷色清雅,創立了仕女畫新的體格,時人稱為“改派”。

即事
[明] 朱诚泳

轩扉闲白日,槐柳荫清渠。

阶下千竿竹,床头万卷书。

草香薰蛱蝶,水暖养芙蕖。

对景情无限,清吟兴有馀。

皋芷 · 配图
晚风拂面,斜阳映柳,新雨过后,一切绿的愈发动人了。
游台中公园
[清] 施梅樵

万绿丛中坐夕晖,晚风凉上酒人衣。

水心亭角看鱼跃,各自忘怀未忍归。

姿悠淡定 · 配图
记父亲说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静如水 · 笔记
诗词中八柳的由来 1.左公柳 源自清代诗人杨昌浚的七绝《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遍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歌颂左宗棠在引兵入疆,立功于万里绝域期间,更悉心于改善边陲,发动军士于天山南北夹道植柳的善举。于是人们便将这些连绵千里,绿如帏幄的柳树称为“左公柳”。 2.灞陵柳 《三辅黄图·桥》记载: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隋唐时期,文人雅士们不断写诗作赋,便把灞桥折柳赠别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定格了下来。如李白词《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3.隋堤柳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沿渠筑堤种柳,后成为隋堤。后人多以“隋堤柳”来讽刺隋炀帝的荒淫亡国,抒发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白居易《隋堤柳》: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柳。” 秦韬玉《隋堤》: “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 4.沈园柳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城南禹迹寺的沈园与迫于母命、被迫离异的前妻唐琬意外相逢,于沈园内壁题《钗头凤》一词,怆然而别。唐琬读罢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后陆游写下“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的诗句,以“沈园柳”来表达旧情难忘、衷情难诉的 苦楚。 5.金雪柳 古代元宵节女子装扮在头上的饰物,就是用捻金线制成的柳丝。 《大宋宣和遗事》中有“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的记载。 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李清照《永遇乐》:“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6.寒食柳 寒食节插柳的风俗由来已久。《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 “今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 诗人常常借寒食插柳的风俗来表达思亲恋乡之情。 如宋代张炎《朝中措》曾云: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意思是:自己离乡客游,恰逢寒食清明时节,随手折一枝杨柳,却不知将柳插何处。 7.章台柳 据唐传奇《柳氏传》(许尧佐)载:寒士韩翊与富而爱才的李生为友。李有美妾柳氏,爱慕韩翊,李知其意,便于长安的章台街置宅,将柳嫁韩。后翊及第,柳氏留在长安。适逢安碌山作乱,柳寄身佛寺。长安收复后,韩翊使人潜寻柳氏,并寄以词曰: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由此可知,韩翊原以“章台柳”暗喻爱姬柳氏。后人多以“章台柳”指落入烟花的妓女。 8.宛溪柳 源自宋代贺铸《六幺令》: “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后人以“宛溪柳”喻相思之情。
满江红 · 咏柳
[明] 沈谦

几个莺梭,早织就、千丝万缕。最苦是、苏堤欲晓,灞桥将暮。媚眼未醒开又合,纤腰半倒扶难住。重沉沉、搭在玉栏杆,和烟雨。

还记得、长亭路。曾折送,行人去。恁牵缠似我,别时情绪。帘暗梦回应有泪,楼高目断浑无语。隔青山、不见紫骝归,蒙天絮。

龙池柳色 · 笔记
杜甫一生极为落魄,官职最高至左拾遗。他初期有不少诗作表现忠君爱国,并且积极与同事交流。而他最为后人所传诵的诗篇。大多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内容基本上是忧国忧民,感叹个人遭遇的。在他官职卑微时,他也曾创作一些作品,如《丽人行》等暗讽权贵。到了安史之乱,他开始感慨乱世,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三吏、三别,并且还有《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品。在被贬以后,杜甫的诗有了更多的怀才不遇的成分,在四川漂泊时受到都督寄住万在成都的一间草堂内,并自号“少陵野老”。后来严武被调回长安一段时间,四川兵伐趁机作乱。杜甫再次逃亡,最终穷死于一条船上。 杜甫是一个非常老实、重友情的人。自从与李白相识,杜甫就常常写诗相赠,特别是在他李白被流放时杜甫以为李白已经死了,写了很多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嘱托李白的鬼魂要小心世道艰险。在安史之乱后期,杜甫因为上书救房琯,被朝廷彻底罢官,开始漂泊的生活。 杜甫他自己已经很穷困潦倒了,但仍然关心着比自己还穷甚至不如自己穷的百姓,在自己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还嘱咐侄子不要阻止邻居的寡妇打枣子吃。杜甫远比不上李白的狂荡不羁,但他心怀世人,放眼天下的情怀令人感动。他诠释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白被称作诗仙,而杜甫被称作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良雨肖 · 笔记

《枫渔可曾听客声》

毫不夸张的说,你是把我引入诗门的人。两年前看到你的诗,我发现了古诗词的美。毫不夸张的说,这首诗几乎所有人都会背,它叫《枫桥夜泊》。诗人是谁?忘记了?是啊,那年的金榜也忘记了你。可你落第后的这首诗却流芳千古,谁又会在意你是个落第的才子呢?


那年的状元是谁?更没人记得,至少还有人记得你的诗。谁会在意你是否是状元,在我心里,你已经是了。


月亮落了,应该是深夜吧;隐约听到乌鸦叫声,因为水雾太大,阻隔了信号,你也不清楚是否是乌鸦,这不重要。江边的枫叶,火一样的颜色,和渔船上的渔火明暗相衬,显得格外幽静,这幽静又与乌鸦叫声动静结合,烘托出你此时的心境——愁。


愁了又怎样?睡吧,这样愁苦能少些。这是苏州城外,典型的江南水乡,岸边不远便是寒山寺,这寺钟没晚都会准时敲响,这晚也不例外。你也听到了。你,你不是睡了吗?原来你根本就睡不着。


这钟声随江水漂到了你的船上,你说这是客船,是啊,你本不属于这儿,那金銮殿才是你该去的地方。你想呐喊,却没人听,突然,你想起了枫叶和渔火,它们是否能听到?就算能听到又怎样?那金榜上会多一个人吗?不会。你喊不出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千百年后的今天,总算有人听到了,听是听到了,可有谁会记得呢?


你说的没错,你是个客,是历史的过客,我作为救赎者本不用对每个过客都负责的,但你不行,因为,在我心里,你一直存在,一直都不是客。若有机会,我会在金銮殿上刻上你的名字,不要跟我讲什么不道德的扯淡,你们忘记这位本该被铭记的才子就道德了吗?


走吧,我知道你不愿离开,但我还是想带你走,总有属于你的地方。科举只是选拔而已,落第的你获得了更多的潇洒和自由。至少能找到一个不再格格不入的纯净之所。


官场昏暗,不适合你;诗坛浮华,配不上你。只为我一人写诗可好?无需羡煞旁人,只得片刻清欢,何乐而不为呢?


你拒绝了,你说你要为天下苍生写诗。你也不想想,那谁为你写诗?行,我来,我来为你写下文章,让更多人记得你。你又拒绝了,你说你本不想当官,不想被记住,只是,苍天太不公平,它居然企图用一张白纸和一张金纸来掩盖你的才华。


不知道这些是否是那晚你对枫叶和渔火说的,不知它们是否听懂。不过,你本无需这么愁苦,你的才总会被发掘。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后来的一切,让我觉得还不如劝你继续睡下去,永不醒来。这样扎的是我的心而已。


你也不愿醒来,可这钟声偏偏像一声声呼唤,偏偏是这晚的钟声,陪伴的是一个被遮住光芒的才子。


考试,永远都不是公平的,无论它刷上怎样的五颜六色。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不知多少人吟唱了多少遍,他们是否吟出了你的绝望?还是只吟出了其中手法?


没错,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缘情于景,夸张,拟人…手法上是篇佳作,然后呢?很多人问我的是同一个问题——张继是谁?


我想我有了答案,他是个过客,是个不愿醒来的人。


他可以睡下去,但我不能让他就睡在“他是谁”这样残忍,冷漠的问题中。


因为,金榜已经残忍对他一次;乌鸦已经残忍对他一次;江枫已经残忍对他一次;渔火已经残忍对他一次;姑苏已经残忍对他一次;山寺已经残忍对他一次;寺钟已经残忍对他一次,客船已经残忍对他一次…


我不想再说,不想再对他残忍了。问一句,凭什么?你们都对他这么残忍。他绝望的不止是才华被埋没,更是世间万物对他的冷漠。


江枫和渔火可曾听到他的声音?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有人听到了,可能还不止一个人。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龙池柳色 · 笔记

李白是诗仙。 仙者,逍遥也。李白一剑心诗魂以诗人才气,述侠客人生。他还有个外号叫谪仙,意为被贬下凡的仙人,用于描述李白的不为尘世所缚,放荡不羁就是再合适不过。 同时,“仙”还是道教中的称号。李白从小遍读先贤典籍,却独偏爱道教,此后的一生里观游大好河山,探访长生不老之术,大量服用丹药,至死方休。 我非常崇拜李白,因为他的不寻常,因为他的仙气,也许正因为这样才感到悲伤。 悲伤为何?因为李白是上天的黑色幽默。 梁衡先生在凭吊诸葛亮时,曾写到诸葛亮的一生,是上天安排的一出最大的悲剧。那么我想说,李白的一生,是上苍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 天给予他才气,却从未让他被看重;天给予他抱负,却从未让他有机会去实现。他拥有千古未有的灵气,却像一只忙碌的蚂蚁一样,在世间百转一遭,空手而归。 他被命运捉弄得晕头转向,始终以为曙光就在前方,像将溺之人,看到一根稻草,拼命地去奋斗,或者说,挣扎。 纵使他留下千古诗名又怎样?他被上天设定的志向根本不是这个,他一生都在可笑地追逐上天从一开始便没打算给他的——一个叱咤风云的机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雲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燕槿 · 原创

卜算子

卜算子 画荷 竟日起相思,恨却无从去。 新纸裁将旧墨洇,欲写离人绪。 下笔影初成,一一风荷举。 若往花茎深处寻,断也连丝缕。

江烟 · 原创
金缕曲
我亦烟波老。到如今、风流闲却,故交稀少。往路崎岖应不记,身似浮云缥缈。谁念我、孤山坐啸。天意何须抬眼问,料世间万事堪一笑。云起处,看飞鸟。 流年未减情和貌。记当时、乌衣年少,遍游江表。十里山塘听夜雨,一枕卿卿怀抱。携手处、湖烟渺渺。不见昔时桃花面,倚栏杆好伴清光照。身外事,莫轻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