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迅速拥有“学霸级”的读书技能?

 南山_松柏 2017-06-27


本文由

用整理的思维秒杀一切的

蚂小蚁小姐

原创生产


 爱·上·整·理

学霸来袭!

高考状元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

占据各种话题中心

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依然围绕着:

“他们怎么这么会读书?!”


小蚂蚁也跟着凑了个热闹

发现这些天之骄子们一大共同爱好

还真的就是:

读书。





四川省文科状元涂涴童,家里有300多斤书;浙江省双科状元王雷捷没事的乐趣就是泡书店;株洲市理科状元付熙,沉迷历史书……


多新鲜呢,读书嘛,谁又不会呢?


小蚂蚁身边的朋友,很多都在微信读书排名上名列前茅,也有很多加入了各种打卡读书会,一年读100本的也不是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要真是再把我们推进考场,考考都在书上读到了什么内容,恐怕大多数人都是要灰头土脸,考个不及格出来的,更别提什么当状元了。


去追求一个月能读多少本书,或者读一本书只需要几十分钟,这就如同我们旅行的时候,跑到每个景点的标志物前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就闪人一样,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身体和灵魂必有一个在路上,你是在上路了,但你什么也没能带回来。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真正把书读进我们的心里去,变成blingbling的智慧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著名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先生的那本畅销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在书中,他提到了一种“将读书过程结构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小蚂蚁看来,其实讲的就是:如何整理一本书



初读与重读


好书只读一遍,结果就是过不了多久就变成了:“我读过这本书,但是里边讲了什么不记得了。”


把“过了眼睛”的书变成“进入脑子”的书,就要重读。


初读时:做标记,划线,摘抄,写笔记,同时再读一读其他人对这本书的书评,如果可以的话,再扩展阅读同一领域的类似的两三本书。


重读时:可以针对初读时的标记或者笔记重读,也可以做一些漫无目的的重读,之前看不懂的地方可能会突然顿悟,之前匆匆而过的地方也可能会产生深刻的理解。


如果把书里的知识当成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那么初读做的就是整理时的第一步,清空:扫清所有相关的知识点,尽量扩展到各个角落,建立一个全面的认知。


重读做的是整理时的分类与筛选:对于已经捕获,但尚未形成体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找到重点的,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去除那些我们不关心或者不赞同的内容。



摘抄与感想


奥野宣之先生的读书法宝就是“读书笔记”,他建议大家采用“摘抄+感想”的方法来做自己的读书笔记。


摘抄:把原书中打动自己的部分原封不动的抄下来。这个步骤很辛苦,但不能小看。落在笔头的阅读,不但可以促进记忆,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


感想:在摘抄旁边留出空白位置,写上自己的主观感受。读书时获得的主观感想,是我们原创思考的源泉,非常宝贵。如果这些感想只是停留在脑子里一闪而过,以后还是模模糊糊,迟早会丢掉。写下来的过程正是把思想变得具体,清晰的过程。


多么有趣呀,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没错,我们在建立自己和这本书之间的链接


一样物品本身只有客观价值,这对你毫无意义。直到它被你使用,和你一天一天的生活紧紧结合在一起,它才对你产生了价值。这就是整理。


好的文字被印在几百万册书里,被几百万个人阅读,跟你也没什么关系,直到你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产生了碰撞,这本书,才能算是你“读过”的书。这就是阅读。



输出与创意

读书活动的最终升华,是完成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不管你有没有正式的途径,你都要尝试去完成输出这件事情。比如,写一篇书评或文章,或者,想象自己和一个完全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来讲解其中的内容。


经过了读书笔记的反复整理,你对书的理解已经发酵,最后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理解重新组织起来,纳入你自己头脑里的那一套思维体系。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凭空而来的原创,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让不同的信息以一种新的关系呈现出来而已。


这时候我们的做的,就是对这本书里的内容进行整理的最后一步:收纳。


想象一下,我们的脑袋里有很多的柜子格子,它们就是我们的思维结构。每当学到了新的知识,就把它们重新组织之后,塞进这个结构中去,变成我们可以轻松取用和管理的内容


从此之后,这本书就是真正属于你,谁都抢不走的了!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get到了。


小蚂蚁现在做的,不过也就是:把《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给彻底重新整理后,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最后变成这篇文章,输出给了大家。


我猜,那些吃着火锅唱着歌,打着篮球看着小说,轻轻松松就考个状元的学霸们,也一定是把这种方法用得炉火纯青。


请记住,我们的口号是:用整理的思维秒杀一切!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