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老的李嘉诚2017汕大演讲,原来每一句话都在印证着他的人生!

 信步闲庭99 2017-06-27

 

今天,李嘉诚一如15年来的坚持,到汕头大学与毕业生作致辞演讲。

 

这次他的演讲是《愿力人生》。是啊,不知不觉,李超人已经89岁了。

 

然而这一路走来,原来这场走心的演讲的每字字句句都在印证着他的执着、奋斗人生!


(下文标红处为演讲原文)

 

 

我明年90岁啦,一生志在千里,也知似水流年;我年轻过,历尽困难试炼,我深刻知道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李嘉诚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家庭,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

 

1940年,日本侵略军向广东挺进时,12岁的李嘉诚寄居在舅舅的钟表行,开始自谋生计。



命运给予他的困难试验,一个都不少。

 

因父亲罹患肺结核辞世,15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和处理了父亲的后事。这可以说是李嘉诚“一生中的最困难”:“15岁的我,仿佛已经有20岁的心态。”

 

愚人只知道‘为’(to do),智者有愿力,把‘为’(to do)变‘成为’(to be)。

 

愚人常常抱怨,变得墨守成规是被逼出来的,他们渴望‘赢在起跑线上’,希望有个富爸加上天赋的优越组合。这样的心态,他们已‘输在起跑线上’。

 

传统中国智慧告诫我们命与运是互动交织的,拥有一切,也可以一无所有。懂得‘善择’才是打造自己命运的保证。而命运大赢家的梦幻 DNA 组合,是科学心智与艺术心灵的觉醒,才可把潜能修炼为出众的人生。 

  


“赢在起跑线上”是心态,而不是“有个富爸爸”。这句话可能出自别人口中会是漂亮话,但这李嘉诚深信不疑的真理,就是因为他的命运是自己亲手所择——用知识改变命运。

 

从学徒时代就订阅西方英文杂志,到21世纪和美国硅谷科技新贵并肩前行,李嘉诚一生学无止境。

 

除了英文,他也喜欢中文古书,从《曾国藩家书》等传统中国古典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哲学。

 

李嘉诚还给自己制定了阅读纪律:第一,不看对发展事业无用的书,即使内容再有趣味性。


第二,有用的书,即使没有趣味,也要看,而且要看出趣味和学问。“如果跟我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我也会把它看完。”他说。

 

20来岁开始,李嘉诚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阅读爱好——看上市公司的财报。

 

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预料到,二战后,世界将迈向经济复苏以及人口成长,势必带动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当老板结束塑料工厂业务时,李嘉诚认为机不可失,于是开始了创业。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说。也因此,他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成功领袖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善用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自律是铁杵成针的意志功夫。每个希望成为大舞蹈家的人,每天面镜,并非顾影自怜,而是不怕疲惫、不怕痛苦,一而再,再而三,修正追求举重若轻的完美,技巧内化自我之中。

 

 

李嘉诚的自律可以体现在他坚持了89年的为人处世准则。

 

他强调成功的重要条件是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答应人家的事,错的还是照做。很多与李嘉诚合作过的人,甚至是他的对手,都曾表示,李嘉诚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

 

接受媒体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无论媒体怎么写都可以,但关键是,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不要惹人妒嫉。

 

他在商业中,讲究合作共赢。甚至自己赢得少一点,别人赚七分合理,那他只拿六分。在香港商界,李嘉诚跟几大巨头,一直是合作大于斗争,讲求里里外外都和气。

 

他曾强调,要做一个领袖,而不是做一个老板。

 

“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李嘉诚希望,管人即管心,重在管理自己。


去年我和一位多年在汕头大学服务的老师的对话,当我感谢他多年孜孜不倦培育学生时, 老师引用王阳明一语:‘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良知是成就尊严和有存在意义的明灯。


 

他曾将中国春秋著名商人范蠡与外国的协助起草《美国独立宣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作比较。


范蠡经商致富后,散尽家财;而富兰克林却通过经商和办报挣钱后,又建起图书馆、学校、医院,被美国人称为“伟大的公民”。


显然,他要做的,是富兰克林这样的慈善。

 

他的慈善一为教育,二为医疗。李嘉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捐资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他对汕大的捐资将达港币80亿元,而到2015年,汕头大学已培育学子超过11万人。当他回到汕大做分享,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诚哥,欢迎回家!”

 


2006年,李嘉诚在长和系业绩报道会上宣布,未来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作公益慈善之用,有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这个华人社会最大规模的私人公益慈善基金,被李嘉诚称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目前,李嘉诚基金会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的捐款超过200亿港元,横跨全球 19 个国家及地区。


‘怎样才能从舞蹈之中辨别真正的舞者?’舞蹈家个性魅力触动观众,凝住一瞬永恒,艺术映照人生,启迪感召每一个人逾越艰难超越局限,追求更高的水平,开拓无限的可能。


  

但李嘉诚最近10年来,似乎比他过去大半辈子都更拥抱年轻。

 

在华人社会,除了台湾,本身就在科技前沿的张忠谋先生(当今全球市值最大半导体企业台积电创始人),再也找不出像李嘉诚一样将近90高龄还在科技产业最前沿的人。


最近李嘉诚接受了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家一对一的“教学”,??在最艰深的计算机科学面前,他像个小学生一样激动地数度站起来。?当今鼎鼎大名的科技创新公司Facebook、Skype等等,李嘉诚都是重要的投资人之一,持有约3%股份的Facebook,就为其赚到了数百亿人民币的净回报。

 


即使到了89岁的年纪,李嘉诚也不需要摆脱老人的标签。显然,比起大多数忙碌而不自知的“年轻人”,他仍然跳跃着一颗无比年轻的心。


* 本文系云珠沙龙原创内容* 

 转载请添加“Ajianshanzi”获取授权

欢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