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爱欢喜:浅谈岩石园的应用与设计

 关陇之 2017-06-27
大家好,今天简单讲一下岩石园。

  置石和假山作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中国园林的民族特色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作为岩石或以踏垛和蹲配、抱角和镶隅及小品形式隅建筑结合布置的山石比比皆是,以山石为主题要素形成的假山园更是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苏州狮子林,环秀山庄,北京北海公园的静心斋等。


  传统的中国园林



  但不论何种形式,中国传统园林中均以山石本身的形体、质地、色彩及假山的意境作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植物只是作为点缀有少量应用,这与源于西方的岩石园是有不相同的。我国的山石园有其历史的渊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但在如今普遍强调园林的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如何借鉴西方岩石园中以植物和山石为共同主体,以植物景观为展示的主要内容,利用我国丰富多彩的旱生植物、岩生植物、沼泽及水生植物,结合我国优秀的山石布置艺术和技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岩石园,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概述一下岩石园

  18世纪末,欧洲开始引种高山植物(Apline plants),在一些植物园中出现了高山植物栽培和展示区,成为线代岩石园的前身。

  1864年,奥地利植物学家Kerner Von Marilaum写了一本论述高山植物的专著,介绍了他的栽培工作,为高山植物的引种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稍后H.Correvon在瑞士栽培了一批即使现在看牢也相当优秀的高山植物,并写了许多有关文章。

  到19世纪末,英国植物学家与园林专家william robinson把他的自然式园林的思想与高山植物栽培相结合,推动维多利亚式的装饰繁琐、华丽的规则式岩石园走向非规则式。在其后的reginald farrer的进一步推动下,岩石园向更为自然的园林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风格在更晚一些时候才影响到欧洲大陆,那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构造微型的真山或者真山的一个特定区域来展示高山植物。


  1871年的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影像

  以容器栽种为主

  当时岩石园的先驱者在植物园中展示高山植物是为了像学生及爱好植物学的参观者展示不同类型的山地植物群落,模拟悬崖、碎石坡、高山草地等景观从而再现它们的自然面貌。

  如果有足够大的地方,就按不同地理区域,把不同国家的高山花卉种在一起。

  而业余的岩石园爱好者则试图通过把奇特的野生及人为栽培的一些袖珍型高山花卉品种集中在岩石园中,欣赏其斑斓的色彩并体验重归自然的感觉。

  由此可见,岩石园是随着植物引种等科学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最初的功能是以高山植物为主题,以岩石环境为载体,以展现特定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以及与之伴随的山地景观作为设计和建造的目的,因而具备了专类花园的基本特征。

  在引种高山植物及建立岩石园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不少高山植物不能忍受低海拔的环境条件而死亡,继而寻找一些貌似高山植物的灌木、多年生宿根、球根花卉来代替。

  并且开始人工育种,精心培育出一大批各种低矮、匍匐、具有高山植物株型特点的栽培变种,甚至高逾数十米到百米的世界爷以及雪松、云山、冷杉、铁杉等都被培育出低矮或匍匐地的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可用于岩石园的植物材料,进而推动了岩石园的发展。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建于1860年,园内东南部的岩石园经历100余年的改建不断完善,如今占地1h㎡,其规模、地形、景观举世闻名。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岩石园俯瞰全貌:


  1882年邱园建造了岩石园,模拟比利牛斯山谷的景观,为植物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条件:


  邱园岩石园一角

  后面那个白色建筑物是高山温室,里面各种高逼格高山植物


  此后欧美的许多植物园、公园、校园中也建了不少岩石园,还出现了各种有关组织,如英国的高山植物园学会及苏格兰岩石园俱乐部,美国岩石园学会等。

  中国20世纪30年代在庐山植物园中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岩石园,其设计思想为:利用原有地形,模仿自然,依山叠石,做到花中有石,石中有花,花石相间,岩坡起伏,垒垒石垛,丘壑成趣,远眺可显出万紫千红,花团锦簇,近观则怪石峥嵘,参差连接形成绝妙的高山植物景观,种植有石竹科、报春花科、龙胆科、十字花科等高山植物数百种。


  庐山植物园岩石园一隅

  比较枯燥的部分结束了,下面讲一下岩石园的含义及类型

  岩石园是以岩石和岩生植物为主体,可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生和水生植物,经过合理的构筑与配置,展示高山草甸、岩崖、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近观和植物群落的一种装饰性绿地。在这里既可以进行引种、栽培、育种及对物种多样性等的科学研究,对学生和游客进行科普教育,又使人可游可赏,领略美丽的园林景观。

  此外,利用花园中的挡土墙或专门构筑墙体,在缝隙中种植岩生花卉,甚至在至于庭园一角的容器中种植高山花卉,或在高山植物展室中展示高山花卉的景观也归于此类。

  放几张图片








  最后一图是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传统高山温室内的一部分。

  岩石园的类型大致分为五类:规则式岩石园,自然式岩石园,墙园式岩石园,容器式微型岩石园,高山植物展览室

  规则式岩石园指结合建筑角隅、街道两旁及上山的坡面做成一层或多层的台地,在规则式的种植床上种植高山植物.这类岩石园地形简单,以展示植物为主,一般面积规模较小.

  类似于这种形式:


  自然式岩石园指以展示高山的地形及植物景观为主,模拟自然山地\峡谷\溪流等自然地貌形成景观丰富的自然山水面貌和植物群落.一般面积较大,植物种类也丰富.




  这是一类特殊的展示岩生花卉景观的形式。通常利用园林中各类挡土墙及分隔空间的墙面,或者特意构筑墙垣,在墙的缝隙种植各种岩生植物从而形成墙园.一般和盐实验相结合或自然式园林中结合各种墙体而布置,形式灵活,景色美丽。

  墙园



  微型岩石园指采用石槽及各种废弃的水槽、木槽、石碗、陶瓷器等容器,种植岩生植物并利用各种砾石相配,布置于岩石园或庭园的趣味式栽植,再现大自然之一隅。



  高山植物展览室——暖地在温室中利用人工降温(或夏季降温)创造适宜条件展示高山植物,是专类植物展览室,通常也结合岩石的搭配模拟自然山地景观。



  下面讲一下岩生植物

  如前所述,早期的岩石园中展示的是引种成功的真正的高山植物。高山植物(alpines)这个术语原意是指早期科学家在阿尔卑斯山脉(Alps)引种的植物,后来引申为高山植物。但是岩生植物(alpines and rock plants)却不仅仅指高山植物。在园林设计上通常将适用于岩石园的植物通称为岩生植物(岩生花卉)或岩石植物。

  它包含以下内容:高山植物、 低矮植物、人工培育的低矮的可适应于岩石园的栽培品种。

  所谓高山植物通常是指自高山乔木分界线以上至雪线一带的高山地区分布的植物。

  高山地区风力大,水分蒸发量大,日温差大,光照强且光谱中的蓝紫及紫外线多,土层薄且土壤贫瘠。

  这些综合生境决定了高山植物通常具有的特殊形态特征,如植物低矮、匐地或呈莲座状生长,还被绒毛,叶小或肉质或有厚角质层,但根系发达,花色鲜艳。

  在地形复杂的区域,还有阳生、阴生、旱生及湿生等不同生态类型。

  但是,由于高山地区其后与山下的气候迥然不同,高山植物引种到低海拔处,只有部分种类能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夏季保持凉爽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高海拔植物(2000m以上)中只有少数种类可以引种到山下。

  因此,在低海拔的岩石园中仅少量运用,引种驯化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这些全部是只能看图片的种类,出门看到尽量不要采挖,因为挖回来也种不活。

  引种的任务就交给他人 ~

  虽然岩石园的初衷是冲着美到刺眼的高山花卉去的,但是现代岩石园的主体植物却是下面的两类。

  1.低矮植物

  植株低矮或匍匐,生长缓慢且抗逆性强,尤其是抗旱、抗寒、耐瘠薄,管理粗放,适合应用于岩石园中。

  低海拔山区的野生花卉,选用当地悬崖峭壁及石缝中生长的,观赏价值高的野生花卉,容易形成地方特色,是建立岩石园的优秀材料。

  2. 人工培育的低矮的可适应于岩石园的栽培品种

  通过人工选育手段而得到的各种低矮或匍匐的适用于岩石园的品种。

  一类是专门为岩石园培育的品种,另一类主要是从宿根和球根花卉,也包括可以自播繁衍的一、二年生花卉中选择出来的,能够适应岩石园干燥贫瘠的条件和景观要求。

  总之,岩生植物应用具备以下特点:植株低矮,生长缓慢,生长期长;耐瘠薄,抗逆性强;以灌木、亚灌木及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

  比如市面上常见的景天,长生草,露薇花都是优秀的岩生植物,可以应用到岩石园中。

  下面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岩石园的景观设计和建造

  对了,忘记一点,图片大部分都是网图,清晰度比较低,部分是我手绘的,因为没有美术基础,凑合能表达意思,大家不要介意.

  岩石园的设计宗旨是师法自然。

  自然界的高山岩生植物群落结构和景观是岩石园力图再现的对象。

  下面以自然式岩石园为主介绍岩石园设计及建造的要点。

  1.选址

  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自然式岩石园应布置于自然式园林环境中。

  位置要选择在向阳、开阔、空气疏通之处,坡地最为理想。

  如果原址平坦缺乏地形变化,岩石园的上风方向最好有茂密的树林作为背景,但树林不能离岩石园太近,一方面不会对岩石园造成遮荫,另一方面避免与岩石园的景观不协调。

  小型岩石园或岩石角宜以建筑或其他构筑物为背景,且背风向阳。




  2.地形地貌设计

  自然式岩石园要有丰富的地形。应模拟自然,有隆起的山峰、山脊、支脉、下凹的山谷、碎石坡和干涸的河床,孤置、散置和组合布置的山石,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结合空间分隔、道路及广场等将墙园、自然式的花台等合理地组织在岩石园中。

  流水是岩石园中最为愉悦的景观之一,因此,曲折蜿蜒的溪流及池塘、跌水、瀑布和岩石结合,使其有声响,并给湿生及水生植物提供栽培条件,从而使景观丰富而生动。

  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还可以设计下沉式岩石园,即模拟山谷的景观,并结合溪流、池塘等水晶增加空气的湿度,给植物生长创造有利的小气候环境,同时丰富景观。故自然式岩石园若选择有自然水、溪流的地方则更佳。




  3.道路设计

  自然式岩石园中的游览小径宜设计成曲折多变的自然路线,台阶、蹬道与铺设平坦的石块或碎石、卵石的小径相结合,小路及蹬道、台阶的边缘和缝隙间点缀花卉,更具自然野趣。为了在景观上造成较强烈的山势,地势平坦之处建立岩石园可挖掘下沉式道路,将路面下降,栽植床垫高,从而在景观上造成强烈的山势效果。


  4植物种植床及种植穴

  在设计地形地貌和道路时,首先考虑种植床的位置、大小、朝向及高低,然后用山石镶嵌在边缘,种植床要避免大小一样、等高等距,要力求自然,床内也可散置山石,与环境协调。有些地方虽然只是零星点缀植物,但施工时需预留种植穴并填充栽培土壤。


  道路上或广场旁的碎石床

  5植物配置

  再现高山植物群落及高山景观是岩石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因此需在了解各类岩生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岩石园的立地条件。

  针对岩石园是充满幽谷溪涧、柔美绚丽之风格,还是峰峦叠嶂、雄伟豪迈之风格来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

  合理搭配常绿、落叶比例,充分考虑季相变化,通过灌木、多年生花卉、地被植物等合理配置,组成优美的群落,也可以与山石、蹬道、台阶、道路及挡土墙等结合,灵活布置。

  大的栽植床与广场或道路交叉口山石组成的天然花台相结合,植物或成自然的群落栽植于种植床内,或匍匐于阶旁,下垂于墙前。

  总之,山石和植物搭配疏密有致,参差错落,顺理成章。

  我国有丰富的高山植物资源,报春、龙胆、绿绒蒿及杜鹃花等著名的高山花卉均以我国为分布中心。

  由于不同的生境条件有耐寒、耐旱的种类,也有喜温暖湿润的种类,有耐盐碱土,也有喜酸性土壤的种类。

  各地在建岩石园时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资源,以气候相似原理为指导,引种驯化适宜的高山植物。

  当然,高山花卉的引种训话毕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建园之初可以大量应用形态上类似的栽培植物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此后再逐步将引种训话成功的高山植物补充进来。

  6,岩石园建造

  岩石园的建造包括地形整理、埋设岩石以及改良土壤和植物种植等环节。

  岩石本身是岩石园的最重欣赏对象,因此,构筑和置石合理与否极为重要。

  构筑山石应先布置最大的和景观最好的石头,然后再根据大小布置其余。

  岩石块的摆置方向应趋于一致,才符合自然地层外貌,还要考虑岩石的朝向、纹理的一致及基部的处理。

  岩石块至少埋入土中1/3-1/2深,要将最自然美丽的部分露出土面。

  埋设石头时应向后倾斜从而让雨水流进来并避免雨水、灌溉水及栽培土壤的流失。下层的土壤要先夯实,然后放一层卵石及不同的废石块,再把岩石放在上面。

  石头应埋稳固,避免以后下沉。需要种植物的石头之间要留出种植穴,填充栽培基质。

  岩石园对土壤的质地要求比较高,即排水好又保水,矿质成分多、肥沃且酸碱适宜。

  在石灰岩为主的岩石园中,因为含钙多,要考虑填入比较多的苔藓、泥炭、腐叶土等混合土,以降低pH值,适宜酸性土植物的要求。

  有些对酸性要求特别高的如岩生杜鹃等,要做出泥炭栽植床。

  对于碱性土植物,要在土壤中适量加入骨粉、石灰及粗砂砾等。

  总之,根据所要栽培的植物进行土壤改良,给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建园之前,应结合除草剂彻底清除杂草的营养体和种子,否则一旦园子建成,除杂草将会成为繁重的工作。

  岩石园中的栽植床要注意排水。基质下面要有一定厚度的砾石、碎石等排水良好的物质及排水管。植物种植后用腐叶土或碎片覆盖,既避免地面裸露,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栽植后充分浇水,促使植物尽快扎根。


  自然式岩石园结构及植物种植床及种植穴

  自然式岩石园就讲到这里,下面简单介绍下其他几类

  规则式岩石园

  从整体上看,规则式岩石园根据位置不同而分为规则式岩床、单面或多面观的规则上升的台地式或山丘式岩石园。



  岩石园的基础坚实而稳固,岩石园的内部,挖20-30cm,放入园土,再安置上大块岩石。要使基础坚实而稳定,岩石园的内部,以瓦片和砾石为材料,表层以园土和沙为主要材料,间隔安置些大的岩石,埋在园土和沙石之间。

  岩石之间的组合以便于排水且适于植物根系的伸展为原则。

  从岩石园的整体上看,岩石布置宜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岩块的大小组合与植物搭配相宜。

  可以通过匍匐性植物种植于栽植床边缘打破生硬和呆板的线条。

  墙园

  墙园有高墙和矮墙两种。

  高墙要做40cm深的基础,矮墙可在地面直接叠起。

  注意墙面不能垂直,要向护土方向倾斜。

  石块插入土壤固定,也主要由外向内稍朝下倾斜,既可避免水土流失,也便于承接雨水,供植物生长。

  石块之间的缝隙不宜过大,并用肥土填实。竖直方向的缝隙要错开,不能直上直下,以免土壤冲刷墙面不牢固。

  石料以片状的石灰岩较为理想,既能提供植物较多的生长缝隙,又有理想的色彩效果。

  墙园上部及侧面都必须能栽植物,根系向着中心。

  由于建成后土壤改良较困难,因此建造过程中应根据植物需求进行土壤改良。

  墙园换到高低及宽窄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墙园形式灵活,可以结合挡土墙做成单面墙园,也可以做成双面式墙园,经过适当的植物配置可形成美丽的景观。


  墙园的结构

  a.双面式墙园结构图b.单面式墙园结构图c.墙园立面图

  微型岩石园


  可以用石槽、塑石或其他质地的容器做成,基部要有排水孔。下面垫上排水层,上部放基质,栽植植物后在表面覆盖碎石。植物宜选择矮小的品种。这种种植器可以摆放于花园任何地方,尤其是家庭小花园。

  最后简介一下岩石园的管理

  岩石园植物要求管理精细才能形成良好的观赏效果。

  包括夏季防止高温对喜冷凉植物的伤害,北方冬季的防寒等。

  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及时灌溉;施肥不宜过多,尤其是对多年生植物和灌木。

  及时修剪,控制高度和优美的姿态或形态。杂草的清除也极为重要。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周继续关于岩石园植物的探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