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云IPO造假为何不退市?

 艾莫图书馆 2017-06-27
金融界 2017-06-26 16:31
登云IPO造假为何不退市?

登云股份(002715,诊股)IPO文件及年报造假案尘埃落定,证监会对登云股份等26名责任人、中介机构新时代证券及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下称“君信所”)等,合计开出4144.92万元罚单。令投资者不解的是,此前,欣泰电气欺诈发行被证监会强制退市,登云股份IPO文件及年报造假为何不退市?记者25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多数投行人士向记者解释称:登云股份不构成欺诈发行,未触发退市条件。“登云股份造假金额占营收和净利润比例较小,剔除未入账成本后亦达到了主板IPO上市要求,或许是登云股份IPO造假不退市原因。”

登云股份于2014年2月19日在中小板上市,但上市首年就业绩大变脸,当年净利润暴跌44.98%。

证监会近日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登云股份在IPO申请文件、2013年年报、2014年年报、2015年一季报中均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行为。

登云股份因IPO文件及年报造假,该公司被证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的顶格罚款;同时,证监会拟对该公司时任董事及高管欧洪先、潘炜各处以30万元罚款及五年市场禁入,其余责任人也相应被罚。

虽然是顶格处罚,但是相比欣泰电气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登云股份的处罚就显得轻得多。登云股份IPO造假为什么没有被强制退市?业内解释是:登云股份不构成欺诈发行,未触发退市条件。

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PO造假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未达到IPO门槛,通过虚增业绩达到IPO上市条件,比如欣泰电气虚增业绩构成欺诈发行被退市;另一种是造假金额占IPO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比例较低,比如1%到5%不等(高于30%则是重大财务造假了),剔除造假金额不影响IPO上市条件。登云股份不构成欺诈发行,可能就是第二种情况。

接近新时代证券投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登云股份IPO文件造假,主要是登云股份账务人员做账不严谨,但可能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未计入成本费用金额不是很大。入账也不影响登云股份中小板IPO连续三年净利润3000万元的条件,这或许是证监会没有强制登云股份退市的原因。

对于IPO文件及年报造假,登云股份6月8日在全景网网上平台举行公开致歉会,登云股份董秘张福如称,公司违法违规的原因主要是非主观的,但在致歉会上强调原因没有意义。

而作为本次保荐代表人,新时代证券保荐代表人郭纪林称,他们是按照执业规范开展工作,但勤勉尽责不够,导致发行保荐书出现了虚假记载问题。不过,在保荐此项目(登云股份IPO)时,2010年至2012年(登云股份)的平均收入超过3亿元,平均净利润超过3千万元,规模不是很大,但财务指标符合上市条件。

据悉,处罚落地之后,登云股份以及相关中介机构或还将面临大批中小投资者索赔。

记者查阅了登云股份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0年登云股份营业收入27220.30万元,净利润3407.45万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1697.11万元,净利润4344.24万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30571.42万元,净利润3945.69万元。主板IPO盈利要求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剔除未入账总金额,登云股份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仍符合主板IPO上市条件。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是顶格处罚,但是相比欣泰电气被强制退市,登云股份的处罚就显得轻得多。人们更关心的是,登云股份IPO造假事件,是不是承担了它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了它应该接受的处罚。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如果只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以及区区几十万元的罚款,很难说上市公司承担了它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到了它应该接受的处罚。

有证券律师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极大。《证券法》于2014年修订,按照目前的法规看,造假被查后的处罚力度可以说是轻如牛毛,但目前关于《证券法》的二次修订还在进行当中,三审估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正式通过实施可能要等到明年,可以预见的是,监管处罚力度升级是肯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