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荣书屋】长沙大隐于市的书屋,顶着名人的光环,却追求极致纯粹 | 长沙范专访

 齐一摄现美 2017-06-27


摄影|老茂          采写|陈燕          主编|老茂        


       读书其实跟吃饭一样,应是习以为常的事,读书还要大肆宣传,有点可笑,因为“从来没有人宣传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吃饭人”。

——汪涵


已是立秋的季节,长沙的天气还是一如酷暑般燥热。午后行走在解放西路上,满街的热浪仿佛要将人吞噬。穿过绵延不断广告牌,径自走进那座BOBO国际,挤进铺天盖地的小广告的电梯直达二十四层,培荣书屋这几个字方才映入眼帘。


轻轻推开书屋的门,一股悠然的檀香扑面而来,顿时扫去了空气里的燥热。迈着轻盈的步伐,步入书屋内,那曾在脑海里幻想无数遍的书屋模样,终于在眼前清晰起来。



整齐的书架,考究的桌椅,青绿的植物,墙壁上雅致的书画,配以塔香袅袅升起的青烟,梵音悠扬绵长缭绕,一派古色、清幽之气。



黑色的木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文化的、历史的、收藏的、艺术的应有尽有。这些书均是涵哥从各方搜罗而来,有些甚至已被翻得很旧。



书屋里随处可见许多旧物和藏品,都是有故事的沉淀。或是摆放于书架之上,或是镶嵌于墙壁之中,让人不知不觉中恍若回到往日时光。



虽是酷热的午后,书屋里还是有三三两两读者,捧一本书阅读的身影,那认真的模样,总令人忍不住的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几秒。



沿着书架缓缓往里走去,便见一间取名“自在观”的小室。拨帘入内,视线顿觉亮堂了许多,落地的大窗外正是一曲流淌的湘江,几叶小舟荡涤江上。江边的杜甫江阁,江中的橘子洲,与远处的岳麓山脉尽收眼底,好一幅美妙的山水图卷。



书屋靠里一头,还有一间小室,取名“长施古印研习所”。小室里书架上摆放了许多关于古印书籍,屋门正对的墙上挂着黄易、奚冈等西泠八家的手札。一张长木桌,恰似汇聚四方之客,因而书屋一些交流活动,便是在这一方小室里展开的。



对于这样一家有着名人光环的书屋,我们想要了解的有太多太多。培荣书屋的“容颜”我们得以窥探,对于培荣书屋的“内心”世界,我们有幸从培荣书屋的主理人刘叔口中了解透彻。


Q = 长沙范

A =  刘  叔

培荣书屋主理人


Q:可以给我们讲讲培荣书屋的故事吗?

A:培荣书屋取涵哥父亲之名,表达对父亲的敬重,也是他送给父亲本命年的礼物,是他作为儿子的一份孝心。在涵哥看来,现在生活的节奏太快了,读书也读得太少了。他希望自己能慢一点,广大读者也能慢一点,于是开了这样一间书屋。



Q:培荣书屋装修风格是怎样的?

A:书屋的整体设计是朋友按照涵哥的想法来设计的,大致的色调是黑白灰为主调。用大量的木头形成一种整体的中国风氛围,布置精细却不落于俗套,看上去有些雅致。其实一个人做一件事,就会渗透他个人的脾性,当你来到书屋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涵哥的气质



Q:书屋里的书籍情况是怎样的呢?书籍在选择上的依据是什么呢?

A:书屋里有将近4千册书,主要是文史哲类的书籍,诗词汉字,戏剧美术,湖湘文化,长沙旧影等都有所涉略。书屋只有200平米空间,大部分书籍是根据我们的喜好来采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涵哥原有的收藏,也接受了读者少许的捐赠。培荣书屋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书籍的选取上有较大的自由度,我们希望推荐更多有深度的书籍,更多的注重经典的传统的老版书。



Q:来书屋的读者,对于书屋里传统文化的书籍,接受程度怎样?

A:我们崇尚传统文化,只是潜移默化的去影响读者,让他们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这一块。书屋表面摆放的是一些大家爱看的书,老书放在里面或者夹杂在一些新书之间。新书和老书我们是按一定的比例摆放的,就想着让来书屋的读者抬手就能拿到一本自己想读的书籍,先要让读者有阅读的欲望。就像涵哥喜欢的顾城那句诗那样“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我们不会有意的去拨动一些东西,只想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读者就好了。



Q:对于网上那些“培荣书屋成为了一个旅游观光点”的声音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A:一位我们所喜欢的名人,他开一家这样的书屋,大家慕名而来,感受这样一种读书氛围,更因为“人”而对“书”有了激情,我觉得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培荣书屋即使成为一个人文景点,我们也希望这个人文景点更实在,更有内涵,能散发一种有益于社会的风尚。我不希望书屋只是一个景点一样的标本,游客来了,拍完照就走。我更希望它是活的书屋,有人读书,有书可读,这才有了它真真实实的内涵。



Q:培宋书屋除去其名人的光环,您觉得它的独特性在哪?

A:培荣书屋的独特性是纯粹,只有纯粹的东西才能感动人。现在很多长沙人的习惯,茶楼书吧都成了吃饭的地方,书更是变成了一个陪衬。我们一定要将这一概念转化过来,书屋就是纯粹的,是大家读书的地方。我们这边提倡读者自我管理,喝水自己倒,凳子自己搬,把书屋当家一样自然而为就好。



Q:开设这样一家书屋,最想传达给读者的东西是什么?

A:书屋最想传达给读者的是,不带功利的阅读。读书不能保证你抵达理想的彼岸,你还是可以读读书;读书不能保证加工资,你还是可以读读书;读书不能保证学以致用,你还是可以读读书。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读到最后就是你骨子里的一种修养了。书屋的最终,就是要大家读书,纯粹到只是读书。


Q:在您看来真正的书屋是什么样子?

A:真正的书屋就是书,是大家读书的地方,不管是主人还是读者都应该是这样的。文化不是摆出来的,你做书屋必须你自己也读书。把书屋开到别人心里去,哪怕只是影响到一个人,他可能一辈子都会记得。甚至有些读者讲,到我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开这样一家书屋,这不就是我们书屋存在的意义吗?



Q:六年来培荣书屋有什么变化吗?

A:就是没变化。很多人都说,培荣书屋可以变得更大更好。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这“更好”两字给误导了,“更好”有时容易变成欲望。佛学中有句话就是“三年不忘初心”,书屋从一开始就定位了它的“好”,又哪来的“更好”呢?一改变,就动了你的骨气,你的信仰。培荣书屋的信仰,就是你来读书!



Q:在您管理书屋这段时间里,有遇到有趣的人和事吗?带给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A:有趣的人和事太多了,那些读者带给我的感动也是满满的。他们很多是涵哥的粉丝,仅两天时间从哈尔滨飞过来,就为看书屋一眼。若非真真切切的喜欢,你会做得到吗?他们那种喜欢,是一个人真挚的感情。他们那种从心底里散发出的爱,总是感染到我。很多时候读者是涵哥的粉丝,我却成了读者们的粉丝,作为涵哥书屋的主理人,我又怎么能不去善待每一位四方来客呢?书屋影响到读者,读者影响到书屋,正是在这样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里,产生了书屋独有的故事。就像涵哥说的那样,书屋不是他的书屋,也不是我的书屋,而是广大读者的书屋。



Q:那些纷至沓来的读者,会不会影响到书屋“寻觅一份清净”的初衷呢?

A:从现在的状态来看,没有影响。一开始我们也有所顾虑,后来观察到其实担心多余了。第一是读者的流量它会自然的保持在一个状态上;第二是读者都是带着敬仰之情而来,都是有其素质的;第三有心来到书屋的读者,他们的感情在那里,他们愿意等愿意排队



Q:如今读者访问书屋是怎样一种程序呢?

A:星期三到星期日下午14:00~21:00是开放时间,人数限制为30位。书屋不需要提前预约,每到周末,人会多些,很多时候少许排队。



Q:培荣书屋以前有各种类型的活动,现在还有吗?

A:有的。我们书屋免费提供场地、茶水,有很多读书群来这边做活动,还有很多义工也在这边做手工。



Q:您最希望读者从这带走的东西是什么?

A:希望读者能从书屋带走一份开心,读书是开心的事情,我们希望读者认识到这一点,读书不是累的,是舒服的,也是很奢侈的一种享受,这就够了。



Q:今后培荣书屋还是会以这样一种形态存在下去还是会有所变化呢?

A:有多大的力,做多大的事,一步步走,脚踏实地是最好的。一开始就想着如何把一个书店做大做强,不一定妥当。别人问培荣书屋还开分店吗,要不要做大......我们觉得培荣书屋现在就好,刚刚好。对于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书屋变得更加丰满。


访罢培荣书店,总令人不免联想到著名广告人李欣频在诚品书店文案集里说的:与其说是一间书店,不如说是一种态度,一种事件,一种沉溺,一种自恋,一种性格,一种过瘾,一种感染,一种必要......

   END  




自荐或推荐长沙故事|欢迎随时勾搭小编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