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名将篇(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金色年华554 2017-06-27

点击关注↑繁华渐隐↑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我们一般都认为这个世袭王朝夏朝是一个以部落联盟为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所叙述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这个时候的建立开始的。

“家天下”就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大禹,他的姒姓是夏后氏,名字是文命,也有人叫他高密,外号是禹,后代的人尊称他为大禹,大禹是夏后氏的首领,传说大禹为帝颛顼的曾孙,是黄帝轩辕氏的第六代玄孙。大禹的父亲名字是鲧,他的母亲为莘氏女修己。

大禹是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大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鲧往东迁移,来到了中原。他的父亲鲧被帝尧看重,帝尧觉得鲧是个人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帝尧封鲧为于崇。

在帝尧时,有一次,在中原那一边,洪水泛滥造成了水患灾祸,老百姓苦不堪言,全天下人民都无法继续平常的生活,全天下民不聊生,老百姓愁苦不堪。帝尧观天下大事,洞人民疾苦,帝尧听到了这件大事,接着马上命令鲧去治水,让鲧带上一大波兵力前往中原,利用各种办法疏通河道,缓解洪水泛滥造成的水患灾祸。

用了很长时间依然无法解决水灾。

鲧受命前往治理洪水泛滥造成的水患灾祸,鲧左看看,右看看,上估摸一下地理,下考察一下水势,最后鲧决定用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是这种方法刚一实施,以为至少可以得到一点点效果,可没想到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

最后无奈,已经想尽各种办法了,还是没能奏效。接着大禹被任命为司空,继承鲧的使命,继任鲧的治水之事。大禹被任命之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在街市上响起了号令,召集老百姓们前来协助,马上有了很多人响应,没过多久,治水大军就已经形成了。大禹他视察了河道,并且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大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便开始了他的工作,大禹想着他的父亲用的是障水法,只是把水都挡起来,并没有真正的把水清除掉,大禹想了想,最后改革了治水的方法:疏导法。

疏导法就是以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让水自动流往大江大河。治水期间,大禹翻过很多座山,越过了很多条岭,淌过了很多河川,拿着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大禹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被山阻挡到的地方就把山移开,遇到有低洼的地方就建立河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大禹为了治水,费尽了脑筋,不怕劳苦,也根本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餐风露宿,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

小编听到这件事之后真的被感触到了,大禹一心只为大国!

大禹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十三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各位看官,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没有感动到你们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