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魏建都洛阳,尊佛崇教达到一个顶峰,做为精神寄托的表达方式,造佛成为一种风气,从龙门各洞窟的介绍来看,不仅有大型的官造如奉先寺,周边两千多个窟龛多为个人出资兴建以用来祝福、许愿等。石刻的易保存性也有长长久久的祝愿含义。虽然后世屡次发生抑佛灭佛的行为,总体来说佛教在中国一直是兴盛发展,唐武则天大周时期又达到一个高峰。佛像石刻遍布洛阳周边,经历天灾主要是人祸虽然大部分损毁无存,能保留下来的成为珍品。从这些石刻当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文化、信仰、宗教等方面的艺术表现。 以普通游客的视角直观地欣赏这些艺术品,用个人的阅历、知识水准解读所见所闻,或许就达到文化游的目地。 洛阳博物馆内现展出的精美佛像石刻石刻的来源从个人手中收集或出土的文物,在博物馆内可得到科学的保护。 北魏。交脚弥勒菩萨造像 北魏。田延各造像(公元386-534) 北魏。赵安香造像(公元386-534) 北齐。刘绍安造像碑(公元559) 北齐。高海亮造像碑(公元559) 唐。石菩萨头像 唐。石雕力士头像(公元618-907) 唐。石菩萨头像(公元618-907) 唐。阿弥陀佛造像(公元618-907) 上一图局部放大,欣赏精美的纹饰 图文:沐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