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20把大提琴重奏乐团(马刀舞曲)过瘾

 KobeChao 2017-06-27





请点击下面音频播放

——————music——————

大提琴版

伦敦20把大提琴 马刀舞曲 过瘾

来自大提琴工作室保定

02:59

交响版






20把大提琴马刀舞曲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伦敦大提琴乐团演奏的现场版马刀舞曲。由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于1942年创作。《马刀舞曲》是为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马刀舞曲最初是管弦乐曲。是1939年米高扬建议,为亚美尼亚艺术季而创作的,原名为《Schastye》,是“幸福”的意思。乐曲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描写了库尔特族出征前的一种战斗舞曲。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前苏联作曲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先在格涅辛音乐专科中学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其创作具有亚美尼亚民族音乐的特点,另外,还受法国印象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各国经常演奏的曲目。《马刀舞曲》是哈恰图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表现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二交响曲》(又名《排钟》)、舞剧《加雅涅》《斯巴达克斯》以及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配乐等。他还是前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的作者。


图1

图2





伦敦大提琴乐团

指挥Geoffrey Simon

今天的演奏乐团是伦敦大提琴乐团,其实是属于伦敦爱乐乐团。1932年托马斯 比切姆爵士创建了伦敦爱乐乐团。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管弦乐团。作为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伦敦爱乐乐团以其多样性和艺术的卓越著称于世。乐团以其多样性的演奏曲目为特色,演奏的作品十分广泛,包括交响乐、歌剧和电影音乐,其中以《因父之名》、《指环王》最为人熟知,尤其是为影片《指环王》一、二、三集的配乐录音,现在已经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   

关于这个伦敦大提琴乐团更多的演奏,不知亲们是否有印象,就是他们与众多大提琴演奏者共同出版了就是图2这张专辑的(伦敦大提琴之声)演奏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