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满架蔷薇一院香

 木子4kfvyzepq8 2017-06-27


  绿树荫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当眼前浮现这一幅幅夏日美景时,自己也仿佛成了山亭中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赏析】


  高骈(821—887),唐末大将,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孙,幽州(今北京西南)人。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出了山亭夏日的悠闲之感。


  “绿树阴浓夏日长”,绿树蔽日,遍地浓荫,夏天白昼漫长。“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并非泛泛之笔。



  “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这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精帘动微风起”,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此句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满架蔷薇,艳丽夺目,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最后一句,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此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来源/习古堂国学

责编/家筱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