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挖@视觉志:封号方懂原创可贵,高端定位才能吸引大广告主

 鴥风 2017-06-28

深挖@视觉志:封号方懂原创可贵,高端定位才能吸引大广告主


导读:现在,公众号视觉志已有用户390万,并和“她刊”、“一读”、“视觉系”、“每日七言”等公众号组成自媒体矩阵,覆盖人群达千万。

“我一直觉得,如果老婆不是她,肯定就没视觉志了。”沙小皮对妻子发自内心的感激。

上大学时,沙小皮已是校园论坛名人,热衷于把自己收集的好东西在论坛中分享,他也通过论坛追到了女友——现在的妻子。

他是一个爱摄影的文科生,大学毕业后去了烟台一个港口公司,从事理货员、装卸工、调度员、工头和企业宣传等,生活简单枯燥,且在无限循环。

于是,他又活跃在论坛、人人、开心、微博等网站,试着写小说,并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2013年3月,他开始运营公众号视觉志,每天分享国内外精美摄影、绘画作品。

“一开始就是做着玩,纯粹是为了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回想做视觉志的初衷时,沙小皮这样说。


那时候,除了上班,他全部精力都耗在视觉志上,别说休假和远方,出门洗个头发都算奢侈。

刚开始,视觉志没有任何收入,沙小皮原本收入不高,反而投进去不少,一直在研究和尝试,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好在妻子一直鼓励他。“她从来没跟我说你不是这块料别折腾了,好好上班挣钱,而是一直在鼓励我,做出一点小小的成就,涨了几个粉丝,她就会夸我厉害,在身边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也一直坚定的支持我。”沙小皮说。

视觉志刚开始运营时,朋友转发内容带来了几百个粉丝,后来沙小皮不断增加内容,粉丝每天开始新增几十个,最后到每天几百个,逐渐走上正路。当视觉志粉丝突破100万的时候,沙小皮辞职,开始全职运营视觉志,并扩充团队。

现在,视觉志已成为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坐拥由“视觉志”、“她刊”、“一读”、“视觉系”、“每日七言”等公众号组成的自媒体矩阵,覆盖人群达千万。

Q&A

直通社:视觉志从开始到现在,经过了怎样的调整?

沙小皮:视觉志运营经过了三次大调整。

第一次是在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只发单图文,只发唯美图片。虽然很文艺格调也高,但曲高和寡,受众也少。后来调整成为多条图文,内容也增加一些文字进去,效果好点了。

第二次是我加入了契约群,和很多微信草根运营者有了接触,学**到了好多。这段时间,视觉志又增加了发布条数,转载内容也多了起来,慢慢的开始有了爆发增长。但是当时心底是不安的,虽然文首注明作者或者转载来源,但是总归抄袭之嫌。

第三次是到14年底,我们开始增加人手,布局原创,15年二季度拿到了原创标签,而且现在的内容也以原创为主。

直通社:视觉志的用户主要是?

沙小皮:首先,女生居多,有次做了个投票调查,差不多占了八成。

第二,有钱人多,有不少粉丝加了我的个人微信,我经常在朋友圈里艳羡他们的土豪生活。

第三,是一些喜欢文艺的人,比如喜欢玩摄影,喜欢去旅行,喜欢艺术,喜欢文字,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群体。

直通社:能分享一下视觉志的增粉经验吗?

沙小皮:视觉志的涨粉方法,其实总结起来就两个:早期靠互推,后期靠爆文。

视觉志运营半年后攒了2万粉丝,那时候认识到靠自己发展是肯定不行的,因为我自己是在一家港口上班,也不是圈里的人,想抱团发展但又没有门路。所以我在13年中的时候,那时候很多自媒体联盟也很火,我就到处申请。

WeMedia我是第一个申请,但是条件比较高不好进,后来我去了犀牛联盟,虽然现在解散了但当时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自媒体联盟。

进了联盟之后才算是半只脚踏入了这个圈子吧。当时我们犀牛联盟财经号和官方机构号比较多,进去之后参加一些互推。13年的时候互推效果是很不错的,而且我们这个号也很讨巧占了很多便宜,因为联盟里面很多是垂直号而我们的定位是大众号,所以推起来效果特别好。

当时除了在联盟里互推,还认识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大号,然后找他们单推。我记得在13年底的时候我们就20W粉丝了,进去的时候是最小的号,半年之后成为了最大的号。

到14年的时候感觉互推效果很差了,然后我们就开始研究内容转型。之前视觉志的逼格一直保持得很高,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格调的媒体,那种内容文章想爆起来很难,自然增长到每天1000左右就停滞了。所以我就想办法,2014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当时60万粉丝,我申请加入契约草根达人群。那个群里所有人粉丝加起来应该有几亿,所有最牛的草根大号的运营者基本都在里面,门槛也比较高。

所谓的草根号可能就是大家眼里的营销号的运营者,说实话进群之后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我从来没想到公号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彻底打开了我的眼界,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像鸡爸爸(小贱鸡创始人)、十点林少等等。当时就觉得应了叶良辰那句话,我有一百种涨粉的方式,你却对我无可奈何,就是那种感觉。

其实对于规则、技巧还有技术的钻研,我觉得他们比我们任何一个做品牌号的强百倍。我们可能在内容方面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完全是被碾压的。你可能觉得你的账号估值几千万了好了不起,但你不知道人家可能盈利都几千万了。

我当时关注了很多群里运营大牛的号,去学**也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在逼格和阅读量之间辛苦的拿捏,不断转型,开始慢慢做出了一些爆文。这种东西就是不断找感觉,分析用户的心理和传播规律,虽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按照这个规律去做,文章爆发的概率会高很多。这期间我们出过很多爆文,在2014年10月的时候,粉丝也迅速攀升到了100万。

直通社:爆文为视觉志带来了不少粉丝,那在内容制作方面,你们有何原则?

沙小皮:以我的经验,内容制作分三点说吧:标题党、蹭热点、进化论。

首先说标题。新媒体的模式就决定了除开你的自由粉丝,外面的人不会根据你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取决于你的标题,一个标题就取决于一个广告文案样,标题不好就会埋没好文章,标题好了就会让一篇好文章并不失传播。我觉得一个好的标题和内容的重要性要五五开。

我记得有一篇文章应该是“雾满拦江”首发的。原来的标题我忘记了,文章很好,但是阅读量也就一般般。后来有个账号把这篇文章改了名字叫《我相处了六年的闺蜜拉黑了我》,大家如果做微信运营应该都知道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在朋友圈里传播了好几天。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说,有时候一个文章的标题要改100遍。这个我相信,之前也这样做过,具体多少遍没统计过,但是我们每天的内容做完之后,大家都坐在一起讨论标题,这个过程有时候甚至比做内容还要久。

第二个是蹭热点。一旦有一个全民讨论的话题,那就预示着在此基础上做出有特色的优质内容,绝对会引爆全城,因为热点决定了参与的人多、关注的人多,本身群众的情绪就和火药桶差不多,只要稍微加一点火苗,就一定会引爆。

比如我们之前做的:柴静的雾霾视频、叙利亚撤侨,大圣归来的电影这些,效果都是出乎我们预料的好。但是跟热点也要有创意,如果你说的都是别人剩下的,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举个例子今年五月份有一个国外的最牛时尚大趴体:Met Gala/Met Ball----中文名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舞会,应该是在时尚界逼格最高的一个会,中国去的明星也很多,在当时白天的时候已经在朋友圈刷屏了,因为那时候正好是中国主题研究精华始于月。后来我们觉得这个热点要跟一下啊,但是内容不惊艳就没有意义了,后来我们做了一个题目叫《老外和巩俐之间的中国风差了100个范冰冰》后来文案有450万的阅读。

最后一个点就是要进化,我觉得公众号必须不断的进化不断的学**更新,就像软件要不断迭代一样,做公众号肯定要进化才可以,否则就会优胜劣汰、会死掉。

我们从最开始的内容到现在的内容模式基本上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好歹还是活了下来。我能断定的是如果我现在还坚持当时的模式,现在肯定会死掉。当时一起闯天下的兄弟,现在还风光的只剩下一部分了,另外一部分就被淘汰掉了,这个市场是很残酷的,视觉志最开始就是一个纯图片没有任何文字,后来加几句话到后来我们开始写故事。从一开始我们搜罗文章,署名转载,到现在我们写原创,这种进化如果我们没有去做,那结局肯定是死掉了。

直通社:视觉志之前被封号,对你有什么启示?

沙小皮:那是我们团队最难过的几天,那时我们团队刚刚组建好,我告诉他们说要放七天假了,他们心里估计以为要失业了,很多人还是从比较不错的单位投奔过来的心里估计也是醉了。我和我的合伙人去了苏州,去见旷峰(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去学**他们在原创内容上做的一些努力。

我们从苏州回来之后,我们整个团队就和疯了一样。我当时都有点难以理解这种夙兴夜寐,他们发誓要拿到原创标签,整整四个月我们连一篇投稿的都没发过,每天卯足劲儿做原创,这也是让我很感动的地方。

其实到今天我觉得这次风波对于我们不算是一件坏事儿,如果没有这件事儿我们也不会再原创方面下这么大的功夫,如果不是微信这种态度,我们今天也得不到这么好的内容环境。

直通社:目前,视觉志的商业模式是?

沙小皮:目前主要还是广告。视觉志的自我定位是高端时尚媒体,而且经常连续出爆文,关注我们的广告主也蛮多的,慢慢的很多客户会找上门,把我们列入他们的重点媒体投放序列,然后我们开始慢慢的做一些长期的合约,比如和奔驰还有宝马都有过长合约。

我的原则是,一直坚持和大企业的优质广告主合作。像P2P、像减肥药那种拿钱砸过来的,都是绝对不动心的,因为我知道一旦我发那种广告,这个媒体品牌可能就废掉了。

许多500强的大公司是很看重账号的格调,我们定位就是时尚、创意、图像,你听完这几个关键词什么感受?其实广告主之间也会互相看互相攀的,比如我总发宝马的广告,就有奥迪公司过来问我“他给你多少”,所以现在慢慢的也有保时捷、劳斯莱斯等一些更高端的品牌也过来跟我们联络了。

此外,我们经常去做一些不赚钱的买卖,比如,我们有一次跟壹基金合作,基本上就是免费的、公益的,因为许晴是壹基金的大使,然后她就注意到了我们,后来我们就和这个明星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娱乐圈这块慢慢熟了之后,很多电影团队也会找我们去宣传他们的电影。

直通社:目前你们有融资打算吗?

沙小皮:说实话,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好投资人的钱。稀里糊涂跟风拿融资,对投资方不好,对自己也不好。在没想清楚成熟的融资模式前,“视觉志”暂时不会考虑融资。目前,我们现金流还充足,不着急;另外,现在这种自由的状态可能更少束缚,也符合“视觉志”宣扬的文艺调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