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mpo 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卫生总费用从2008年的1321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05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39%。受益于医药行业景气度和抗周期性,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医药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参与医药行业投资的股权投资机构数量有226家,而2010年只有106家;股权投资市场的医药行业投资金额也由2010年的52.63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32.26亿元,复合增长率28.07%。 图1: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进行医药投资的机构数量 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图2: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医药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一级市场相关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wind数据显示,2016年本土创业投资基金共进行3185亿元投资,其中医疗保健行业投资金额99.26亿元,占比3.1%。 图3:2010-2016中国创投基金投资各行业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图4:2017年至今中国创投基金投资各行业情况 数据来源:wind 生物医药领域融资占比维持2/3左右。医疗保健行业2016年获得的国内创业投资基金99.26亿元的投资中,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领域融资额近几年一直维持在创业投资基金投资额的2/3左右,2017年1-5月份为25.93亿元,占比也在60%左右,生物医药是医疗保健行业主要的投资方向。 图5:2010-2016中国创投基金医药细分领域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图6:2017至今中国创投基金医药细分领域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wind 生物科技是制药领域融资的主要驱动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制药就一直保持高速发展。2016年全球十大畅销药物中仅有一款小分子药物,其余9种均为生物药,全球的销售额达680亿美元。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链的转移等原因使得生物科技这一领域成为医药投资的主要方向。 非药领域关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分级诊疗和慢病管理,均为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医药商业模式创新。2015年3月30号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的具体实践,之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分级诊疗、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政策方针,优化整合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 生物科技与西药板块:看好基因检测和抗体药发展前景 生物科技的研发周期较长,从药物研制到上市应用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周期较长,但也意味高壁垒。2016年共发生15起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事件,投资方一般青睐基因检测和抗体产业。 表1:2016年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事件 表2:2016年西药企业融资事件 数据来源:wind 在过去一年的生物医药投资中,不乏明星投资案例。瑞博生物、康希诺主打核酸和疫苗药物,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第二个方面,信达生物开启了D轮融资,一跃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独角兽 瑞博生物:专注于小核酸新药研发 苏州瑞博生物于2015年9月和2017年3月分别完成1.25亿人民币A轮融资和2.7亿人民币B轮融资。瑞博生物官方资料显示,瑞博评估与开发了多种小核酸递送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脂质纳米颗粒开发的肝靶向递送系统,生物活性评估表明其具有高效的递送能力和优越的体内持续作用能力,且在动物模型试验中不会引起体内免疫应答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的影响;瑞博还建立起一条丰富的产品线,并于2015年12月拥有中国第一个获批临床研究的小核酸药物;2017年与美国核酸制药巨头Ionis公司的合作丰富了瑞博的产品研发管线。 康希诺:从事高端疫苗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康希诺于2011年完成5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又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4.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康希诺官方资料显示,2014年该公司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临床试验,并且是国内第一种获批临床的埃博拉疫苗;目前公司还有两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三期。 信达生物:创记录完成2.6亿美元D轮融资 信达生物致力于生物仿制药和新型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2011年成立,四轮融资后已累计获4.9亿美元的投资。董事长于德超博士是国内唯一一个发明两个“国家一类新药”并促成新药开发上市的中国科学家,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肿瘤溶瘤免疫治疗类抗肿瘤药物“安柯瑞”,又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新药“康柏西普”。官方资料显示,信达生物已有8种新药获准临床,并建立起一条包括12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 表3:信达生物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医疗保健服务与技术: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和慢病管理是行业发展趋势 互联网医疗的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和慢病管理是行业发展趋势。2016年医疗保健服务与技术领域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其中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和慢病管理受创业投资基金的青睐。 表4:2016年医疗服务领域融资事件 数据来源:wind 过去一年医疗技术与服务领域,代表性案例介绍: 趣医院:国内唯一一家深度直连医院系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趣医网于2014年完成850万美元的A轮融资,又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完成4000万美元和2.16亿人民币的B轮和B+轮融资。公司官方资料显示,趣医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医院深入接入的同一平台,业务覆盖老百姓看病的全流程;目前“医院+”平台上线数量超过200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占比达50%;“趣医院”APP已覆盖30个省及直辖市,累计上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超过2000家;趣医分级诊疗平台计划于2017年底在超过50个地级市和150个医联体上线。 杏香园:多点执业的医生联盟 杏香园是国内首个多学科医生众创平台,2016年完成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动脉网资料显示,杏香园采取集团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多学科执业团队,民营医院、公立医院、社区医院的医生都可以加入,每一团队由杏香园持股,团队成员控股;当集团安排某一团队进驻医院时,医生和集团分别得到服务收入和管理费收入;杏香园目前先做高端资源,这一细分市场成熟后再向低端市场延伸。 医疗保健设备:投资重点主要是POCT、远程医疗等2016年医疗保健设备领域共发生9起融资事件,创投基金尤其看好POCT和远程医疗。 表5:2016年医疗保健设备领域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凯立特医疗:动态血糖监测的创新者 凯立特医疗致力于研发、生产、营销以高端生物传感器为核心技术的医用便携式监测系统:动态血糖监测、血气及电解质以及其他医用现场测试产品,2017年完成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公司官方资料显示,凯立特医疗在2015年完成了CT-100动态血糖监测(CGM)产品的临床试验,展示了绝对领先的性能优势,并已获得CE认证。 二级市场分析:IPO集中在中西药制剂和原料药领域,资产重组集中在商业和器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达236家,市值超过3万亿人民币,2016年总营业收入5662亿元,同比增长13.5%。按照wind的分类标准,其中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领域上市企业共40家,总市值约4020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19.6%;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领域上市企业为196家,总市值达27353亿元,2016年营业收入5069亿元,同比增长12.8%。 IPO集中在中西药制剂和原料药领域,资产重组集中在商业和器械,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制药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成熟,具有比较多的净利润,而多数中小商业和器械公司体量较药厂来言比较小,无法满足目前IPO要求的盈利标准,第二商业和器械目前国内市场格局比较分散,该领域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整合的空间很大,会比上市药企有更多的并购动力。 图5:年末医疗保健各领域上市公司市值(百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图6:医疗保健各领域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亿元) 数据来源:wind IPO项目:集中在中西药制剂W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共有17家医疗保健企业成功IPO实现上市,还有10家企业已通过发行审核。IPO成功的企业多集中在化药制剂、原料药和中药,而且多数是成立时间超过15年的成熟公司。表6:2017年至今医疗保健行业IPO情况 数据来源:wind 资产重组项目:集中在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等格局分散的领域 2016年医疗保健行业发生多起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医疗保健行业的资产重组一方面受制于自身规模小、技术落后,另一方面还受到外部竞争压力大的影响,重组项目主要集中在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等行业集中度比较分散的领域。 表7:2016年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数据来源:wind 健康产业投资欣欣向荣,但也出现许多项目估值过高的情况,如何淘到有实力有未来的优质标的?如何以最快速最省心的方式找到合适投资人?8月20日,新康界将在博鳌召开“2017新康界健康产业投资峰会”,将邀请政行业顶级专家为您呈现热点疾病领域技术变化、行业投融资最新趋势。同时,我们还邀请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融资明星企业与你近距离面对面。此外,峰会上国内外的优质医疗健康项目的展示也将为您呈现一场路演盛宴。 健康新机遇!2017新康界健康产业资本峰会8月启幕! 点击上图阅读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