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娃儿掩泪辍学,白天工地玩命,夜晚病房陪着爹 2017-06-26剑人贱语232评 6月25日,难得一见久违的碧蓝天空。没有一丝风,火球似的太阳像蘸了辣椒水,地上呲呲地冒着白烟。连鸟儿也停止了飞翔,生怕阳光融化了它们的翅膀。阳光下偶见行色匆匆的人,龇牙咧嘴地在高温中挣扎。下午三点,郑州市二七区小魏河村拆迁现场尘舞灰扬,轰隆阵阵,工人们挥汗如雨。一名坐在断壁残垣中的高瘦身影引起了摄影师的注意,他穿着一件蓝色的工作服,面无表情地快速地挥舞着手中的砍刀,鼻尖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摔在手中的砖块上。他叫刘威,今年刚满16岁,为了帮爸爸筹钱治病,他掩泪辍学,经隔壁病房阿姨介绍,他来到了这片本不该属于他的拆迁工地上砍废砖挣钱,他比那些叔叔阿姨更加玩命,别人每天轻松砍2000块,可他无论怎么努力也只砍了1300块,每块1角6分钱,一天下来他挣了208块。 2000年12月26日出生的刘威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六楼大队刘庄村,2017年4月收废品的爸爸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时候,他正坐在九年级的教师里憧憬着高中生活的繁忙,却不知道这个家正濒临人亡家破。“你爸爸现在已经没钱治病了,你妈也急出病了,你是家里的男人,你要挺住,你是家里的希望和寄托”伯父的一计电话像重拳一样狠狠地击在他的胸口,他如梦方醒。他不知道能做什么,他只知道他要去医院陪着爸爸,他要“想办法”救自己的爸爸,他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了辍学,第二天便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骨髓移植科。 到了医院他才知道,原来爸爸已经病入膏肓,正常人的血小板有10万到30万之间,可是自己爸爸仅剩20,由于出现了感染,每天只能靠注射营养液勉强维持;在医院5次化疗后也把家里全部掏空了,亲戚朋友还借凑了近13万,可是在骨髓移植科住了仅住了不到10天手中便所剩无几了。医院天天让妈妈追缴费用,凑不来钱的妈妈急火攻心也病倒了。图为工地上工作中的刘威,实在太热了,他顺手抓起一个泡沫盒子顶在头上遮挡阳光。 “这孩子真是懂事,天天要来医院的人帮他介绍个工作,可是人家都嫌他太小”骨髓移植科的一位阿姨告诉作者说。辗转几日,在隔壁病房阿姨的介绍下,他终于去了郑州市二七区小魏河村的拆迁现场找了份“工作”。白天,在工地上玩命干活,下班后在工棚中草草冲洗一下,他就连忙赶到医院躺在爸爸移植仓的窗户下躺着陪着爸爸,想起什么就拿起挂在墙上的电话和爸爸唠唠,为爸爸打气加油,挂掉电话便蜷在地上小声啜泣。图为正在砍砖的刘威,汗水已经完全浸透了厚厚的蓝色工作服。 图为在工地上砍了一天砖的刘威躺在医院的走廊里,他对面就是爸爸刘正文的骨髓移植仓。砍了一天砖,躺下没多久,他就进入了梦乡,这就是一个16岁的娃的一天。 刘威说,他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重,在家的时候他还以为爸爸过几天就会回来呢。直到接到伯父的电话,他才知道原来爸爸病的这么严重。“一家人原来都靠爸爸收废品为生,现在他面临随时被推出骨髓移植仓的局面,做为家里的老大,自己不替妈妈撑起这个家,还能靠谁?”刘威表情凝重,脸上有着和他年龄不相称的稳重和坚强。“我现在每天能挣200块,爸爸可能就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没有钱的话,爸爸随时都有可能被推出移植仓...”刘威没继续说下去,继续砍着砖头。图为正在补充水分的刘威,他说像这样1000毫升的水杯,他每天至少要喝8杯。 工地上的一位负责人说,他本来也不想要刘威来干活,一是因为他年龄实在太小,弄不好背个使用“童工”的罪名,再者工地上毕竟不安全,万一出了什么事故怎么办?可是听说了他爸爸躺在骨髓移植科等钱救命的时候,他才决定用他,但是他还是选择只给他安排些相对来说轻松一下的活儿,比如砍砖。其它比如拆迁,装卸砖头这些活太重,他根本干不了。图为工地上的一位负责人正在给刘威示范怎么更好、更快地砍砖。 “将心比心,谁还没有需要谁帮助的时候?像这样懂事,能为家里尽点力的孩子真是不多见。16岁,你看看别人小孩都在干嘛?”工地负责人说起来有些激动。“这可是拿力气换钱救命,更没有伸手向谁要钱!我觉得他值得尊敬,虽然年纪小,但是人性好”工地负责人继续道。 骨髓移植仓内的刘正文并不知道儿子为了给自己筹救命钱天天泡在太阳下拼命砍砖,他只听妻子说儿子辍学了。家里虽然困难,他一直都在努力,尽管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但是他还是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收废品努力补贴着;尽管父亲前年患食道癌,大家都建议放弃,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借钱为老父治疗,尽管到最后落个“人财两空”,但是他觉得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并不能因为自己是个农民,就失去了应该有的操行。现在儿子辍学了,他知道那是自己的“无能”造成的,谁让自己躺在医院里,这么不争气呢! 据刘正文的妻子、刘威的妈妈李金女士说,之所以能住进骨髓移植仓,其实她是向医院撒谎了。“如果没有准备好充分的费用的话,医院是不让进仓的,我骗他们说已经准备了20万,这才有机会进仓的。可是现在手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医生天天催着缴款,哪有钱缴啊?能借的人都借了,实在是借不出来钱了,都是农民,哪有那么多钱借啊”,说着这个不识一个大字的农村妇女在医院的走廊里嚎啕大哭,“现在把儿子也逼得不上学了,都是我们的错,造孽啊...” 刘正文的堂哥刘全国老师告诉作者说,刘正文未患病之前,虽然到处收废品,看起来清苦些,然而加上妻子李金在当地一家屠宰场帮忙,日子也能过得下去。谁成想等待他们的会有如此灾难?“家里的顶梁柱如果倒了,真不知道他们孤儿寡母怎么继续下去?何况他们还有个7岁的小儿子。” 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让生命继续绽放,撑起摇摇欲坠的家,请您把上方的二维码保存在手机相册,打开微信“扫一扫”功能识别这个二维码便可献出您的爱心;你也可以将腾讯的公益链接“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2503”复制到浏览器中打开献出爱心。#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亟亟需要帮助的人、感人肺腑的故事,你可以和微信公众号“剑人贱语”取得联系,你的呼唤我们从来不敢怠慢#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