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8 第8课 鲍奕铭 《我的烦恼》 我的烦恼 六年级 鲍奕铭 都说“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怎么可能呢?这些歌词也只能骗骗无知少年罢了。我现在不但有烦恼,而且烦恼如作业般多呢! No.1烦恼 已知:明天去秋游喽! 求:今天可以痛痛快地玩一晚上,作业留到明天再做吗? 答:当然可以喽,反正明天秋游,也不用交作业呀。今晚就稍稍放松一下吧。 批阅:不要养成拖拉的习惯。再说,万一明天下雨呢,不是得交作业吗?所以,今天晚上必须要做完作业哦。(批阅者:妈妈) 订正:好的,好的,妈妈大人,您真是思考周密,儿子我遵命。(订正心情:无可奈何) No.2烦恼 已知:今天天气38度,非常炎热 求:可以去买支棒冰降降温吗? 答:当然可以喽,妈妈一定会同意的。 批阅:嘻嘻,不可以!你哮喘刚刚好了没两天,是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想买棒冰,白日做梦去吧!(批阅者:妈妈) 订正:好吧,太后老佛爷,我不去就是了。(一脸痛苦) No.3烦恼 已知:今天是暑期第一天 求:晚上可以看看电视,玩个通宵吗? 答: Yes , it 批阅:绝对不能玩通宵。我给你报了暑期奥数班,明天是第一天上课呢!看会课外书,早点睡吧! 订正:哦。。。。。。。(无语中,面无表情) 导师点评: 奕铭,你好,刚才欣赏了你的《快乐使用说明书》,为你的表达准确,语言精练所陶醉,马上,又来到《我的烦恼》这篇作文。 这篇作文,又有怎样的惊喜等着老师呢? 浏览例文,这是以“总-分”结构方式来写的。很好。“总-分”结构又为三种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类型。 有的老师更喜欢“总-分-总”这样的结构,认为这种结构更完整,有着对称美感。 你可以去问一问你的老师,这篇作文要不要再加一个结尾,完成“总-分-总”的完整对称美。再告诉我。从中我可以了解不同老师,对作文的不同看法。 我的烦恼 六年级 鲍奕铭 都说“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怎么可能呢?这些歌词也只能骗骗无知少年罢了。我现在不但有烦恼,而且烦恼如作业般多呢! 开头有紧扣题目,开宗明义,你的开头有做到这一点,很好。 你的开头中,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反问写法,加强可读感,吸引感,非常棒! No.1烦恼 已知:明天去秋游喽! 求:今天可以痛痛快地玩一晚上,作业留到明天再做吗? 答:当然可以喽,反正明天秋游,也不用交作业呀。今晚就稍稍放松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放松干什么?可以说一说)。 批阅:不要养成拖拉的习惯。再说,万一明天下雨呢,不是得交作业吗?所以,今天晚上必须要做完作业哦。(批阅者:妈妈) 订正:好的,好的,妈妈大人,您真是思考周密,儿子我遵命。(订正心情:无可奈何) 运用数学作业格式,来写自己的烦恼,是一种创新写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颖性。你的老师,你的同学看到,一定非常大加赞美,非常羡慕吧。 公说有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答”和“批阅”这两环节中,你和妈妈说的都非常有道理,表达意思完整,语言通顺简练,非常好! 括号的补充,给以我们丰富的联想,更给我们丰富的创新。从创新角度看,括号内,还可以补充人物的神态、动作,如:妈妈的神态,动作,我的心情、动作。这样人物形象就会更突出了。 你说,是吗? No.2烦恼 已知:今天天气38度,非常炎热 求:可以去买支棒冰降降温吗? 答:嘻嘻,当然可以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一定会同意的。 批阅: 订正:好吧,太后老佛爷,我不去就是了。(一脸痛苦) 运用数学作业格式,来写自己的烦恼,是一种创新写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颖性。 妈妈同意的理由,你要写出来,不要让读者去猜。这样内容也更丰富了。 “嘻嘻”两字用得不当,这批阅的语气,与妈妈的担心有矛盾。当妈妈有了担心时,决不会这样的语气,应该是严肃的。 而这“嘻嘻”两字,用到你的“答案”中去,那是满适当的。 我的订正,幽默语气,很好。 如果在括号里,写出妈妈的神态,我不去的表现动作,一定有“如见其人”的感觉。 No.3烦恼 已知:今天是暑期第一天 求:晚上可以看看电视,玩个通宵吗? 答: Yes , it 批阅:绝对不能玩通宵。我给你报了暑期奥数班,明天是第一天上课呢!看会课外书,早点睡吧! 订正:哦。。。。。。。(无语中,面无表情) 运用数学作业格式,来写自己的烦恼,是一种创新写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颖性。 我的“回答”理由很充分,写得很好,比上面两都更好! “玩个通宵”这个谁也不会同意的,要改为“玩个痛快”才不合理。而且,你想表达的,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如果妈妈的“批阅”,括号出她的神态,语气,会更妙! 总评: 奕铭,你的这篇文章写得真棒!可以得“优秀作文”的称号。 从事情看,你是写我的烦恼,分三个小事件,写出了你的烦恼。每个烦恼运用运用数学作业格式,很有意思,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新颖性。三个事件,很平均分配,在分部,给人一种均衡美。 从中心来看,你有紧紧围绕着“烦恼”来写。开头有点出小小少年,烦恼很多,后面运用三个小标题,写出三个烦恼事件,写出了在沉重的学习生活中,想寻觅快乐不到的烦恼。中心明确。 从语言表达看,你用词生动,准确,凝练,意思表达清晰,完整,没有废话,没有啰嗦,语言干净有,整洁。这一定是写后有认真修改,斟酌词句。你有养成这个好习惯,真是太了不起! 不足部分,文中已指出,请修改。修改后可发我。 218-9 第9课 鲍奕铭 《戎马倥偬的一生》 戎马倥偬的一生 ——岳飞访谈手记 六年级 鲍奕铭 岳飞,南宋人,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一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我与岳飞相对而坐,话题由“精忠报国”切入。 一、“精忠报国”立决心 记者(我):岳飞将军,我从小就特别崇拜您,今天见到您,我斗胆问一句:“您的母亲,是怎么想到在您的背上刻‘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呢? 岳飞:唉,记者先生,您真的过奖了,什么斗胆不斗胆的,您不用这么客气。您刚才问我‘精忠报国’的事,其实是这样的。那年,金兵大举南侵,一路烧杀抢掠,给我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国难当头之际啊,我的母亲深明大义,十分支持我参加爱国行动,因此在我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记者(我)【笑咪咪】:原来如此,不过,将军,听说您的母亲在刻‘国’字的时侯,故意少刻了那一点,这又是为何呢? 岳飞【和蔼】:哈哈,记者先生,您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问我这件事的人啊。好吧,那我就偷偷告诉你,我母亲当时是这样跟我说的,这个国家已经没了一国之君,你不要忘了靖康之耻,要立志恢复中原。 记者(我)【敬佩得竖起大拇指】 二、战,战,战! 记者(我):那么,岳将军,在后来与金军的一次交锋中,您是怎么想到用“长杆斧、钩镰枪“大败金兀术的呀,您这招也太神了。 岳飞【憨笑】:呵,其实是这样的。那一次,是在朱仙镇,金军的主将兀术用上了他们的新式武器:铁塔兵与拐子马,当时,我军部队便被他们那汹汹气势给吓住了,我为了鼓舞士气,只好仔细观察他们的新式武器。直到研究了三四天后,我才想出了个奇招。吩咐士兵把军斧绑在长杆上,打仗时不骑马,就专门步行作战,专砍敌人马腿,等到敌人从马上掉下来时,再砍了他们的脑袋,这样一来,便大破了他们的“拐子马“,之后,又吩咐士兵们带上一把有钩子又有弯镰的长枪,在打仗时可以先用钩子钩下敌人的铁盔,再进一步用弯镰割下敌人的脑袋。这样,便大破了他们的‘铁塔兵’。 记者(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这计谋真不错!岳将军,我现在可是越来越崇拜您了,但是,将军,您几乎屡战屡胜,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您从小就有当将军的天分? 岳飞【自信】:也许是吧,不过多数原因还是那一个口号的作用:“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深得民心啊。但是除了这个原因还要做到熟读兵书、爱护每一个士兵。若是谁真正做到了这三点,那么谁都可以当将军,也能每战每胜了。 ( 说完,岳飞拂袖而去。。。。。) 导师点评: 奕铭,你好,抽空点评你的作文。看到题目《戎马倥偬的一生》,感觉很有吸引力。再看副标题,是写岳飞的。顿时对你佩服起来。 在现代儿童小说的冲击下,在网络世界的冲击下,像《岳飞传》这样的书,的确很少有人去读。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影响深远。你会写这样的人物,足以说明你对古代英雄人物,民族英雄是尊敬的,欣赏的,更在传承着祖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戎马倥偬的一生 ——岳飞访谈手记 六年级 鲍奕铭 岳飞,南宋人,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一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我与岳飞相对而坐,话题由“精忠报国”切入。 开头介绍人物的背景,采访的时间,地点,很有真实感。 话题由“精忠报国”切入。这个切入点很好! 从时间上来讲,你写得并不准确。可以这样改动:二千零一十六年的一个深秋之夜采访到了他。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一、“精忠报国”立决心 记者(我):岳飞将军,我从小就特别崇拜您,今天见到您,我斗胆问一句:“您的母亲,是怎么想到在您的背上刻‘精忠报国’四个字的呢? 采访语言简略,崇拜一词,拉近了“我”与“采访者”的距离。“精忠报国”一词,确定了本节采访的主题。很好! 岳飞:唉,记者先生,您真的过奖了, 这里讲述刻上“精忠报国”一词的原因。意思写得明白。 如果加写文中提示的两个句子,更能充分表达出岳飞和他母亲的爱国之心。 记者(我)【笑咪咪】:原来如此,不过,将军,听说您的母亲在刻‘国’字的时侯,故意少刻了那一点,这又是为何呢? 这个问题,把采访深入了,非常好! “笑咪咪”一词不合适,态度不严肃。应该是很恭敬,很敬佩这样的感情和神态。 岳飞 记者(我)【敬佩得竖起大拇指】 这一个细节,真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呢。你给大家补上了一节课,很好! 从人物情感讲,这时岳飞的回答,不应该是和蔼的,哈哈笑的情景,而应该是:明亮的目光变暗了,变深了,脸色也严肃起来,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沉痛地说,或是悲痛地说。 人的表情、动作,情感,一定要呼应人物的语言。 二、战,战,战! 记者(我):那么,岳将军,在后来与金军的一次交锋中,您是怎么想到用“长杆斧、钩镰枪“大败金兀术的呀,您这招也太神了。 采访问题,直接提出来,瞬间过渡这一具体事例中。 小标题的段落,就有这样的优势,过渡神速,不受其他语言环境的约束。 这个采访问题,把焦点从大战的范围,缩小到一个战术。这样的采访技术真是高级技术,以后你一定会成为名记者。 岳飞【憨笑】:呵,其实是这样的。那一次,是在朱仙镇,金军的主将兀术用上了他们的新式武器:铁塔兵与拐子马,当时,我军部队便被他们那汹汹气势给吓住了,我为了鼓舞士气,只好仔细观察他们的新式武器。直到研究了三四天后,我才想出了个奇招。吩咐士兵把军斧绑在长杆上,打仗时不骑马,就专门步行作战,专砍敌人马腿,等到敌人从马上掉下来时,再砍了他们的脑袋,这样一来,便大破了他们的“拐子马“,之后,又吩咐士兵们带上一把有钩子又有弯镰的长枪,在打仗时可以先用钩子钩下敌人的铁盔,再进一步用弯镰割下敌人的脑袋。这样,便大破了他们的‘铁塔兵’。 这里用“憨笑”是可以的。写出岳飞的憨厚朴实。 这段话写得真棒!把这样复杂的两件事,写得这么清楚,交代这么明白,可见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强的。太棒了! 你先叙述破拐子马,后叙述破铁塔后,叙述很层次,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即不啰嗦,也不拗口。非常棒! 文中用词,很准确,很好! 记者(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这计谋真不错!岳将军,我现在可是越来越崇拜您了,但是,将军,您几乎屡战屡胜,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您从小就有当将军的天分? 呵呵,“记者”都迷迷糊糊了,可见上一段叙述信息量是多么大呀! 从崇拜,到再提出一个问题,你的采访很有计谋呀。呵呵。 岳飞【自信】:也许是吧,不过多数原因还是那一个口号的作用:“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深得民心啊。但是除了这个原因还要做到熟读兵书、爱护每一个士兵。若是谁真正做到了这三点,那么谁都可以当将军,也能每战每胜了。 见解真高。 毛爷爷带兵就是这样的,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你小小年级,有这么高的见解,真不是不得了。未来的大将军啊! ( 说完,岳飞拂袖而去。。。。。) 这一句不适合。拂袖而去,表示是生气离去的意思。 要改为: 岳飞站起来,意气风发,目视远方,似自语,如誓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岳飞的诗歌作结尾,更能表现岳飞的爱国之心。 总评: 奕铭,这篇作文同样写得非常精彩,可以获得“优秀作文”的称号。 从事件看,你采访了岳飞两件事,一是刺字之事,二是战术之事。两次采访,两件事,两问两答,写得很清楚,很明白,很有层次。非常好! 从中心看,岳飞是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因此,本文要表现的,也是爱国精神。第一个事例有充分体现,第二个事例,讲战术,如何消灭对方骑兵,也是爱国的表现。 配上修改后的结尾,把岳飞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语言表达上,老师不得不佩服你的表达能力。用词准确,生动,凝练,词汇量丰富,不啰嗦,不拗口,叙述清楚,明白,层次清楚,可见的文字功底深厚啊! 当然,文章也有不足之处,点评中已经说明,请修改。 2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