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国家卫计委:我国现有短缺药品130多种

 轻风的起点 2017-06-28


6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实施意见》发布会。

国家卫计委透露,近期通过各地的监测哨点上报的数据分析,我国短缺药品也是重点监测药品有130多种,患者反应比较突出,《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出台是要在市场调节局部失灵的部分,由政府干预来解决短缺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短缺药的清单肯定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这需要综合分析我国的疾病谱变化重点人群临床用药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需求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审批等情况合理界定临床必需药品短缺标准建立国家、省两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监测哨点监测信息,及时研判,所以它是动态的。建立网络和哨点就是要保障清单是及时的,能够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


曾益新指出,既要用六大措施解决当下问题,同时还要兼顾长远,就是要对这些造成短缺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特别是对一些急抢救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药物使用判断出一个趋势,然后相应建立起一个药品常态储备制度。通过储备,一旦有需求,就不会出现药品短缺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刘健 摄)



导致部分药品短缺的四方面主要因素



1
生产性因素



现在出现的药品短缺状况大都是由于某些局部、个别因素导致的,比如说有一些生产性的因素可能会引起药品短缺。


就像鱼精蛋白,这是一个心脏手术要用的必备药品,原料药取自鲑鱼,供应有很强的季节性,可能会造成短缺。



2
政策性因素



比如有时候各个地方在药品集中采购时有一个良好愿望,希望价廉物美,让老百姓尽量少一些负担,愿望是好的。


但是有时候价格压得低,企业虽然中标了,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企业生产多但是盈利不多,难以持续。



3
机制性因素



比如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有一些医疗机构还没有完全转到公益性定位中来,低价药的采购使用动力不足。



4
投机和垄断因素



有一些药品可能全国就两三家企业生产,为了抬高价格就控制供应,串通一气把价格抬高,出现人为短缺现象。所以药品短缺因素也是比较复杂的。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将给老百姓带来多方面实惠


1

通过一系列措施让医生和患者不为无药可用所急、所困。解决临床急需药品的短缺,解患之困、解医之困,让医患不用为了药给困住。


2

让企业不为利润和发展所忧。有的药品因为价格因素或者材料供应因素,或者临床用量小且不稳定,导致了短缺现象。


通过制度调整,能够保障企业有基本合理的利润,保障正常的生产和供应,企业不用担心生产药亏本。


3

让行业不为违法违规所扰。六大措施中有一条是专门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企业囤积居奇、抬高物价,干扰行业的健康发展。


让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状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整个行业风清气正的氛围。这对医生、对患者、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好事情。




内容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