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白手记|同学,也许你要学会适应大学外的世界了

 yang102 2017-06-28



最近正值毕业季和暑假将临,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们可能马上就要尝试接触学校外的世界了。


相信你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聪明、能干、充满热情,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的优秀大学生。


但是,令人非常惊诧与遗憾的是,在与许许多多的「你们」有过沟通交流后,我也在你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大学生们共同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让你们在适应校园外生活的时候,显得非常的笨拙、恐惧甚至无所适从。


这些问题并不怪你们,而是框架过于僵化的象牙塔教育你们没有意识到学校外面世界的游戏规则。


你们本该在职业生涯上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却很可能被这些问题拖了后腿。


同学,也许你要学会适应大学外的世界了。



最近,师兄的一家公司招聘了一个刚刚毕业的小女孩。小女孩很努力,也很拼命,非常希望能在工作上证明自己。


她花了一周的时间准备给客户汇报的 PPT ,但却被客户撂下一句「连 PPT 都做得这么丑,你们的产品能好到哪里」。


她花了三天的时间策划一个执行方案,但最后被负责的同事因为过于复杂并且难以执行砍掉,被领导一阵痛骂。


然后,这个女生隐忍着一次又一次的挨骂,顶着黑眼圈,喝着咖啡,一遍又一遍地改方案。


师兄跟我说,这个女孩子曾经为了一份方案一连通宵三天,最后开会汇报的时候,还是被苛刻的主管骂得狗血淋头。


这个女孩子终于扛不住了。在总监骂完她之后,她在会场上嚎啕大哭,边哭边喊:「你们凭什么这么对我?我已经三天没睡了!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努力、我有多用功、我有多拼命吗!」


她的总监冷冷地说,「在结果出来之前,你的努力不值钱」。


同学,你的努力没有错。


只是,学校外面的世界,再也没有人会因为你在熬夜就给你倒上一杯热牛奶;与此相对,大家只会在你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你开一瓶香槟,而你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因为这个世界只看重结果。没有结果,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公司最近新招了几个实习生。刚来公司的时候,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想要好好学习 VC 投资的基本功,将来毕业后在这个行当好好干。


可是,这种热情没有持续多久,我就收到了其中一个实习生给我发的微信。她觉得自己不够被重视,没有学到她想要的东西。


我把这条微信转给了直接负责这个实习生的同事,同事给我回复了这样一条信息:


「这个女生很热情,但是基本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我问同事,平时她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同事说,整理创始人的联系方式,写写会议记录,打 cold call 。这些工作进行得都乏善可陈。


我给小姑娘回了一条信息:「谢谢你的热情和主动请缨,但是考虑到你的工作状态,请你还是更专注于现有的工作吧。」


小姑娘很生气地回复我:「我是来学习怎么做投资的!不是来做 dirty work 的!」


第二天,小姑娘辞职了。


同学,你想学习没有错。


但是,离开学校后,再也不会有人有义务教给你任何东西了。公司就是根据你的能力来分配给你工作,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只够做 dirty work ,那他就只能这么做。


不要试图幻想有人会像学校和老师一样,手把手地教给你应该怎么工作和怎么适应这个世界,你能做的就是自己主动地、偷偷地学。



我们公司的规矩是把实习生当作正式员工对待,所以实习生可以旁听晨会,可以参与到正式的工作群里。


有天晚上,我们在群里讨论怎么帮一家被投企业吸引流量。经过两个小时的讨论,在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大家达成了一致,准备睡觉。


这个时候,一位实习生发了一条很长的微信过来。微信的内容大概是批评我们的方案不靠谱,成本太高。


一位合伙人回复了一句,那依你看,应该怎么办。


那位实习生很耿直的说,我不知道,但是你们定的方案绝对不可行。


三天后,公司开月度总结会,我们依旧让实习生参与了。


会议进行到一半,我们让大家谈谈对另一位同事写的教育 3.0 研报的改进意见,之前那位实习生第一个举手,抢着说到:「非标准化产品不可能标准化!教育信息化不是未来的大趋势,因为中国没那么有钱!未来的教育也不能 AI 化。」


写研报的同事悠悠的问了一句,那你觉得教育 3.0 时代是什么?


实习生又一次被问住了,说,我不知道。


第二天,这个实习生被我的合伙人开除了。


之后,他给我写了一封邮件,邮件的大概内容是说我们公司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希望我们能好好反思,尽快改正,变得更好。


同学,积极思考没有错。


但是,学校外不像是学校内,连一个小组作业都可以让你发表意见。毕竟,公司花钱是雇你来给公司工作的,不是让你像上级领导一样来挑毛病的。


你要记得,离开学校之后,没有改进意见的批评毫无意义,这个世界就是一个「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的世界。



人的一生

要经历三次成长


第一次

是发现自己

不是宇宙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

是发现自己

并没有自己以为的

对别人那么重要的时候


第三次

是发现很多事情

自己无能为力

但仍然愿意拼一把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