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保】《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出台,土壤修复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高原bttpsrz42a 2017-06-28


土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一年前,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一计划的发布被业界视为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近日,继“土十条”后,新修订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已进入审议阶段,土壤修复行业有望迎来爆发。


土壤防治政策持续加码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各种形式的污染物排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最终受体,也受到明显影响。根据测算,目前全国污染地块超过50万块,有待修复的土壤污染面积近4亿亩。


土壤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截至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刚刚起步,需要从环境评估、环境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修复效果的评估等环节,构建和完善整个产业链条,需要形成若干综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来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


业内人士曾指出,如果要实现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至少需投入资金1.7万亿元。且由于环境治理具有长期性,土壤修复行业有望长期热度不减。与此同时,一些细分领域也在创造市场机遇,土壤可持续修复与园林景观、流域治理、垃圾填埋场治理等呈现融合趋势。仅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财政预算大约146亿元,用以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触目惊心的华北渗坑


东方园林环保专家表示,现在土壤污染严重,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面,除了持续加码防治政策外,在财政上也设立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污染防治法》即将进行一审,目前已形成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草案,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进行分组审议,土壤修复市场将加速启动。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污染治理还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尚无完整的产业发展链。


刚刚起步也意味着市场空间很大。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



业内预计,政策法规完善之后,将带动数以万亿的投资市场空间。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空间可达1.3万亿元,其中,耕地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3960亿元,城市场地修复规模约为7600亿元,油矿区治理规模约为1700亿元。


本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审议,是针对土壤污染这一细分子行业的专门立法,这彰显了国家对于土壤修复领域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强制性政策的推出将显著提升违法成本,明确各方责任,直接倒逼行业需求在短期内集中释放。从时间点来看,该方案有望在2017年底、2018年初推出,届时将直接推动行业订单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土壤污染的危害逐渐显性化,秉承“遏制污染最危险的源头”的初心,东方园林环保集团也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聚焦于环保装备技术以及第三方服务等领域,致力于土壤治理和修复,还自然一片纯净的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