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4君,比周王朝还长17年。卫国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首都朝歌,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公元前254年,被魏国覆亡,卫国领地已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卫国的濮阳等地。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国名存实亡。公元前209年秦朝时,卫角君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孔子曾在卫国游学十载,因而,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苟变:战国时期卫国名将。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仲由(子路):(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鲁国卞人。 李悝:(公元前455年―公元前395年),战国时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卫康叔立国姬封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1088年 在位28年 周文王子,中国诸侯争霸时代卫国第一任君王。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后获周武王封畿内之康国,故称之为卫康叔。 卫康伯姬髡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63年 在位25年 卫康叔子,又为卫康伯,谯周《古史考》中却记作‘卫牟伯’。卫国第二任君王。其祖父是周文王姬昌,其父是卫国第一任王姬封。因他是周文王之孙,又称为‘王孙牟’,卫康伯与其父卫康叔姬封,称得上是成康时期西周政坛上的叱咤风云人物。其父薨后,他遵循周公和其父在世时的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务,使得卫国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 卫考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1062年—公元前1021年 在位42年 卫康伯子,卫国第三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一任王卫康叔姬封,其父是卫国第二任王卫康伯姬髡。后来,卫考伯薨后,其子继承王位,是为卫嗣伯。 卫嗣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83年 在位38年 卫考伯子,卫国第四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二任王卫康伯姬髡,其父是卫国第三任王卫考伯。后来,卫嗣伯薨后,其子继承王位,是为卫疌伯。 卫疌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982年—公元前944年 在位39年 卫嗣伯子,卫国第五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三任王卫考伯,其父是卫国第三任王卫嗣伯。后来,卫疌伯薨后,其子继承王位,是为卫靖伯,《世本》中又作卫挚伯。 卫靖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943年—公元前907年 在位37年 卫疌伯子,卫国第六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四任王卫嗣伯,其父是卫国第五任王卫疌伯。一般认为他有个孙子叫公孙腊,字石,是卫国的贤臣,也为石姓的起源之一。后来,卫靖伯薨后,其子继承王位,是为卫贞伯。在《轩辕黄帝至卫武公、石碏公世系表》中,列有从康叔至石碏的世系如下:康叔(武王弟,建卫国)—牟伯(又名康伯)—考伯—嗣伯—疌伯—仁(又名靖伯)—贞伯—顾侯—武公,这里说石碏为卫武公之弟,卫靖伯四世孙,也与传统说法不同。另外有些人名不见于《史记·卫康叔世家》,不知何本。 卫贞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906年—公元前869年 在位38年 卫靖伯子,卫国第七任君王。《世本》中却记作‘卫箕伯’。 卫顷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868年—公元前857年 在位12年 卫贞伯子,卫国第八任君王。《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中记载:他在位期间,曾用重金厚赂周夷王,使其爵位由伯爵升为侯爵。 卫釐侯,姬姓,其名己失考公元前856年—公元前815年 在位42年 卫顷侯子,卫国第九任君王。 卫共伯姬馀公元前814年—公元前813年 在位2年 卫釐侯子,又为卫共伯,卫国第十任君王。卫釐侯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813年),在位42年的卫釐侯薨,其子姬馀继承王位,是为卫共伯。然而,卫共伯之弟姬和因有宠于父亲卫釐侯,所以经常得到赏赐。但姬和将所得之物又用来贿赂死士。同年,死士在卫釐侯的墓道中袭杀卫共伯,无处躲藏又无法脱身的卫共伯遂在墓道中自杀,于是卫人将他葬在了卫釐侯之旁。其弟姬和被卫人迎立为王,是为卫武公。 卫武公姬和公元前812年—公元前758年 在位55年 卫釐侯子,卫共伯弟,又为卫武公,姬和因有宠于父亲卫釐侯,所以经常得到赏赐。但姬和将所得之物又用来贿赂死士。同年,死士在卫釐侯的墓道中袭杀卫共伯,无处躲藏又无法脱身的卫共伯在墓道中自杀后,其弟姬和被卫人迎立为王,是为卫武公。即位后的他,重新整饬康叔的政务,致使百姓和乐安定。 卫前庄公姬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 在位23年 卫武公子,卫前庄公,卫前庄公五年(戊子,公元前753年),卫前庄公迎娶齐国女子为夫人,然而齐女无子,卫前庄公又迎娶陈国女子为夫人。陈女虽生子,但死得很早;陈女之妹亦得卫前庄公宠幸,并为庄公生下公子完。后来,公子完的母亲亦早卒,卫前庄公只得将公子完交由齐女抚养,并立为太子。卫前庄公另有一宠妾,生下公子州吁。州吁长大后善于带兵,十分得卫前庄公喜爱。 卫前庄公十八年(辛丑,公元前740年),卫前庄公任命公子州吁为将。当时,卫国大夫石蜡曾劝谏庄公:“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然而庄公不听,终酿成以后的卫国大乱。 卫桓公姬完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9年 在位16年 卫庄公子,又为卫桓公,卫国第十三任君王。卫桓公忠厚善良,生性懦弱,凡事没有主见。 卫桓公十六年(壬戌,公元前719年)春,卫桓公打算亲往雒邑吊贺。州吁见这是一个篡位夺权的好机会,就与心腹石厚秘密筹划,令石厚埋伏五百甲兵于朝歌西门之外,假借为卫桓公饯行之机,图谋杀害卫桓公。卫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被弑杀的国君,从此弑君成为惯例。 卫前废公姬州吁公元前719年 卫庄公子,卫桓公弟,又为卫前废公,卫国第十四任君王。卫前庄公任命儿子州吁为将。当时,卫国大夫石蜡曾劝谏庄公:“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然而庄公不听,终酿成以后的卫国大乱。 卫宣公姬晋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 在位19年 卫庄公子,卫桓公弟,又为卫宣公,卫国第十五任君王。卫宣公为人淫纵不检。早先便与父亲的姬妾夷姜有私情,并还生下二子。卫宣公即位时,夷姜所生的长子伋己一十六岁,遂被立为太子。后来,卫宣公为太子伋迎娶齐僖公的长女宣姜为妻。使者返国后,宣公闻知此女长得国色天香,于是贪其美色,又羞于改口,于是令名匠在淇水筑成新台,迎聘夷姜做了自己的妾室,又另给太子娶了其他女子。宣姜与公子朔又毁谤他,因其母死于非命,时常口出怨言,日后要以他母子偿命。卫宣公起先并不相信,无奈他母子二人整日在身边撺掇,不由得卫宣公也动了杀子之心。 卫宣公十八年(庚辰,公元前701年),卫宣公计划以出使齐国之名让公子伋离开都城,然后在半路重金买通盗贼暗杀太子伋。 卫惠公姬朔公元前699年—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8年—公元前669年 两次共在位24年 卫宣公子,又为卫惠公,卫国第十六任君王。其母宣姜原是卫宣公为太子所聘,后因见其美丽,遂占为己有。姬朔仅为卫宣公少子,按理与国君之位无缘。然而,其母宣姜深知自己本为太子之妇,怕太子继位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日夜在宣公面前说太子伋的不是。卫宣公也因夺儿子之妇,心中有鬼,遂对太子伋由爱生恶,亦欲立宣姜所生的大儿子公子寿代公子伋为太子。卫宣公十九年(辛巳,公元前700年),连丧两子的卫宣公因打击过度而薨,其子公子朔继承王位,是为卫惠公。卫惠公虽然连干掉两个哥哥成功上位,但是他的地位很不牢固。卫宣公的禽兽之行早已令卫人不齿,而卫惠公害其兄长更是激起了国人的公愤。 卫黔牟姬黔牟公元前695年—公元前688年 在位9年 卫宣公子,卫国第十七任君王。卫惠公三年(甲申,公元前697年),左公子、右公子因卫惠公害死了太子伋和公子寿之后,才坐上王位,遂作乱反叛,废卫惠公改立公子黔牟为君,而卫惠公则逃奔齐国。 卫懿公姬赤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60年 在位9年 卫惠公子,又为卫懿公,卫国第十八任君王。卫懿公嗜好养鹤,并在宫廷定昌、朝歌西北鹤岭、东南鹤城(今封丘县合城即鹤城)等处,均大养鹤。其鹤如官有品位俸禄:上等竟食大夫禄,较次者士禄;他外出游玩时也必带鹤,载于车前,号称‘鹤将军’。由鹤乃人:凡献鹤者给以重赏。卫懿公好鹤成瘾,每年都耗费大量资财用以养鹤,为此老百姓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卫懿公九年(辛酉,公元前660年)冬,北方翟(狄)人从邢国夷仪(今山东省聊城西南)攻卫。卫国经过此次变故后,其地位由大国沦落成为一个小国。 朝歌沦陷后,卫大夫弘演前往荧泽为卫侯收尸,但见血肉模糊,尸体零落不全,只有一只肝尚完好。弘演大哭着对肝叩拜说:“主公一世风光,如今无人收葬,连个棺木也没,臣仅且以身为棺吧!”说毕,拨刀剖开自己的肚子,手取懿公之肝纳入腹中,从者只好把弘演的尸体当作懿公之棺而草草掩埋。 卫戴公姬申公元前660年 在位1年 姬顽子,又为卫戴公,卫国第十九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十五任王卫宣公,其父是卫宣公之子昭伯顽。 卫懿公九年(辛酉,公元前660年)冬,北方翟(狄)人从邢国夷仪(今山东省聊城西南)攻卫,卫懿公惨遭翟人杀害。卫人思复立卫宣公之子为君,然而卫宣公的四个儿子俱死,遂立昭伯顽之子姬申为君,是为卫戴公。此时,公子申带着出逃的卫人男女700余人,又益共、藤之民共5000人,在野外造草庵暂住曹地(今滑县口镇东),史称‘庐于曹’。然而,卫戴公在位不久即薨,于是逃至齐国的公子毁(卫戴公的弟弟)归来,被立为卫君,是为卫文公。 卫文公姬毁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35年 在位25年 卫宣公孙,又为卫文公,卫国第二十任君王。卫人诛灭了卫惠公的后裔,立公子申为卫君,是为卫戴公。然而,卫戴公不久即薨。于是,逃至齐国的公子毁归来,被立为卫君,是为卫文公。文公在位期间,节约训农,通商惠工,劝学任能,力求恢复。初年仅有革车三十乘,晚年增至三百乘。 卫成公姬郑公元前634年—公元前632年公元前631年—公元前600年 两次共在位33年 卫文公子,又为卫成公,卫国第二十一任君王。 卫君瑕姬瑕公元前632年—公元前630年 在位2年 卫成公弟,又为卫君瑕,卫国第二十二任君王。卫成公二年(戊子,公元前633年),卫大夫元咺将刚即位不久的卫成公赶出卫国。卫成公遂逃至陈国,元咺改立其弟公子瑕为君,是为卫中废公,又称为卫君瑕。 卫君瑕元年(己丑,公元前632年),在温的盟会上,晋人扣押卫成公送至周王都。晋文公请求周襄王将卫成公杀了,但周襄王没有答允。于是,晋桓公遂使人毒害卫成公,成公私於周主鸩,令薄(减轻毒药剂量)而得不死。晋人于是放卫成公。卫成公回到国复位后,诛杀元咺,卫君瑕出奔。 卫穆公姬遬公元前631年—公元前600年 在位11年 卫成公子,又为卫穆公,卫国第二十三任君王。 卫定公姬臧公元前588年—公元前577年 在位12年 卫穆公子,又为卫定公,卫国第二十四任君王。 卫献公姬衎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59年公元前546年—公元前544年 两次共在位21年 卫定公子,又为卫献公,卫国第二十四任君王. 卫殇公十二年(甲寅,公元前547年),甯喜与孙文子因争宠结仇,卫殇公遂令甯喜攻打孙文子。孙文子逃奔晋国,想复立卫献公为卫君。齐景公听说此事后,将卫献公送到了晋国。晋国出兵伐卫,诱导卫殇公出城与之订立盟约,结果被晋平公拿下。就这样,在外逃亡十二年的卫献公回国复位。 卫献公后元元年(公元前546年),卫献公诛杀甯喜。 卫献公后元三年(丁巳,公元前544年),吴延陵季子使经过卫国时,对蘧伯玉、史?说:“卫多君子,其国无故。”经过宿时,孙文子为他击磬,季子说:“不乐,音大悲,使卫乱乃此矣。” 卫殇公姬秋公元前558年—公元前547年 在位12年 卫定公弟,又为卫殇公,卫国第二十六任君王。 卫献公十八年(壬寅,公元前559年),大夫孙文子、甯惠子因对卫献公不满,起兵造反。战败的卫献公只得逃往齐国,被齐景公姜杵臼收留、安置在聚地。就这样,孙文子、甯惠子拥立卫献公的之弟姬秋继承王位,是为卫殇公,而孙文子因拥立有功,被封在宿地。 卫殇公十二年(甲寅,公元前547年),甯喜与孙文子因争宠结仇,卫殇公遂令甯喜攻打孙文子。孙文子逃奔晋国,想复立卫献公为卫君。齐景公听说此事后,将卫献公送到了晋国。晋国出兵伐卫,诱导卫殇公出城与之订立盟约,结果被晋平公拿下。就这样,在外逃亡十二年的卫献公回国复位。 卫献公后元元年(公元前546年),卫献公将卫殇公诛杀。 卫襄公姬恶公元前543年—公元前535年 在位9年 卫献公子,又为卫襄公。 卫襄公六年(癸亥,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会诸侯,卫襄公称病不往。后来,襄公宠幸了一个贱妾,结果贱妾有了身孕,她梦见有人说:“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贱妾很惊异,问孔成子这是怎么回事。成子曰:“康叔者,卫祖也。”等到孩子出生后,果然是个男孩。襄公了解这件事后,认为这是天命,给儿子取名‘元’。卫襄公夫人无子,遂立姬元为太子。 卫灵公姬元公元前534年—公元前493年 在位42年 卫襄公子,又为卫灵公.他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以其爱好男宠、多猜忌、脾气暴躁而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然而,卫灵公的作为也有双面性,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由于他提拔的三个大臣仲叔圉、祝鮀、王孙贾相互合作,才使得卫国能够正常运转。 卫出公姬辄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0年 两次共在位20年 卫庄公子,又为卫出公,卫国第二十九任君王。 卫灵公三十九年(公元前496年),还是太子的姬蒯聩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事泄后出逃。 卫灵公四十二年(戊申,公元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但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卫灵公薨,南子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卫出公后元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贵族褚师比等联合工匠暴动,卫出公逃亡宋国,并向越国求援。卫出公的叔父公子黔赶走出公之子自立为君,是为卫悼公。同年,越、鲁、宋三国出兵护送出公返卫,因卫国大夫坚守,卫出公不敢入城,最终死于越,但君位仍被承认。 卫后庄公姬蒯聩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78年在位3年 卫灵公子,又为卫后庄公,卫国第三十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二十七任王卫襄公姬恶,其父是卫国第二十八任王卫灵公姬元,其子是卫国第二十九任王卫出公姬辄。 卫出公十二年(庚申,公元前481年),蒯聩与姐姐伯姬合谋,将卫出公赶至齐国后,坐上王位,是为卫后庄公。即位后的他,抱怨大夫以前不迎立自己,欲尽诛大臣,群臣欲作乱,乃止。 卫后庄公三年(癸亥,公元前478年),卫后庄公上城,见戎州说:“戎虏何为是?”戎州病之。同年十月,戎州告赵简子,简子围卫。十一月,卫后庄公出奔,卫人立公子斑师为卫君。卫后庄公出逃后,被结仇的己姓戎人所杀。 卫斑师姬斑师公元前478年 在位1年 卫襄公孙,卫国第三十一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二十七任王卫襄公姬恶,其堂兄是卫国第三十任王卫后庄公姬蒯聩。 卫后庄公三年(癸亥,公元前478年),卫后庄公被仇家、己姓戎人所杀后,卫人遂拥立公子斑师为卫君。同年,齐国伐卫,将卫君斑师俘虏,改立公子起为卫君。 卫后废公姬起公元前477年 在位1年 卫灵公子,又为卫后废公,卫国第三十二任君王。 卫后庄公三年(癸亥,公元前478年),卫后庄公姬蒯聩被仇家、己姓戎人所杀后,卫人遂拥立公子斑师为卫君。同年,齐国伐卫,将卫君斑师俘虏,改立卫后庄公的弟弟公子起为君,是为卫后废公。然而,卫后废公在位仅一年,卫国的石曼尃谋乱,卫后废公只得逃奔齐国,而出奔在外两年的卫出公,从齐国返回卫国复位。 卫悼公姬黔公元前469年—公元前465年 在位5年 卫灵公子,又为卫悼公,卫国第三十三任君王。 卫出公后元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贵族褚师比等联合工匠暴动,卫出公逃亡宋国,并向越国求援。此时,身为卫出公叔父的公子黔,赶走出公之子后自立为君,是为卫悼公。 卫敬公姬弗公元前464年—公元前432年 在位33年 卫悼公子,又为卫敬公,卫国第三十四任君王。 卫昭公姬纠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6年 在位6年 卫悼公子,又为卫昭公,卫国第三十五任君王。此时,三晋实力很强,而卫国国小势弱,成为三晋中魏家的附庸。 卫怀公姬亹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15年 在位11年 卫昭公子,又为卫怀公,中国诸侯争霸时代卫国第三十六任君王。 卫慎公姬穨公元前414年—公元前383年 在位32年 卫悼公子又为卫慎公,卫国第三十七任君王。慎公在位之时,孔子的孙子孔伋曾向他推荐苟变。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属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里是慎公与孔伋的一段对话,而卫侯就是卫慎公。当时,孔伋推荐苟变做将领,但慎公却因苟变过去为官收税时吃了百姓两个鸡蛋而不用他,孔伋遂用‘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说明,选人任官不可求全责备,而应‘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为我所用的道理’,从而说服慎公,使苟变得以重用。 卫声公姬训公元前382年—公元前372年 在位11年 卫慎公子,又为卫声公,卫国第三十八任君王。 卫成侯姬不逝公元前371年—公元前343年 在位29年 卫声公子,又为卫成侯,卫国第三十九任君王。 卫成侯六年(公元前356年),卫成侯因见本国国小势弱,自行贬号曰侯。 卫成侯十九年(戊寅,公元前343年),卫成侯被魏惠王强行废除君位,改立卫灵公的后代姬劲为卫侯。 卫平侯姬劲公元前342年—公元前335年 在位8年 卫灵公少子,又为卫平侯,卫国第四十任君王。公子郢是卫灵公的幼子,当时太子蒯聩因想谋杀卫灵公的宠姬南子,计划失败后出奔在外,卫灵公遂要立公子郢为嗣,但公子郢坚辞,这才改立太子蒯聩之子公孙辄为卫出公。因公子郢字子南,后来其后代则以子南为氏。公子郢传子南弥牟,子南弥牟传子南固,子南固传子南劲,即卫平侯。 卫成侯十九年(戊寅,公元前343年),卫成侯被魏惠王强行废除君位,改立卫灵公的后代子南劲为卫侯。 卫嗣君,其名己失传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3年 在位42年 卫平侯子,又为卫成襄侯,卫国第四十一任君王。其父是卫国第四十任王卫平侯姬劲。 卫平侯八年(丙申,公元前325年),卫平侯姬劲薨,其子继位,是为卫嗣君,亦作卫成襄侯卫嗣君。 卫嗣君五年(辛丑,公元前320年),卫国更加微弱,因此不敢称侯,再自贬号称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韩非子》中记载卫嗣君:小聪明过剩而缺乏大智慧。卫嗣君的与众不同,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迹,不过是些‘聚敛计数’的小动作。卫嗣君在位时,曾有一个县令整理内务时露出破旧的席子,没想到第二天,卫嗣君居然亲自送给他一条新席子,这位县令大吃一惊。卫嗣君曾派人在通过市场管理处时,悄悄给管理人员使银子,然后又召见这位管理人员前来讯问,是不是收了某某人的小钱,并令其退还贿赂,这个人当时吓了个半死。当时,卫嗣君很看重大臣如耳,为了不被其蒙蔽,就有意识给另一位大臣薄疑升官职,使他二人互相牵制。以上三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卫嗣君是个比较喜欢玩心眼的人,他不但在朝廷上爱耍心眼,在生活中也乐此不疲。史书记载,卫嗣君明明喜欢宠姬泄姬,却故意把夫人魏妃抬得高高的,以此平衡。 卫怀君,其名己失传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52年 在位39年 卫嗣君子,卫国第四十二任君王。其祖父是卫国第四十任王卫平侯姬劲,其父是卫国第四十一任王卫嗣君。 卫怀君三十一年(己酉,公元前252年),卫怀君前往魏国朝觐,被魏安釐王执杀。魏安釐王遂立自己的女婿,也是卫怀君的弟弟为卫君,是为卫元君。但据杨宽先生考证认为,卫元君并非卫怀君的弟弟。 卫元君,其名己失传公元前253—公元前230年 在位1年 卫平候子,卫嗣君弟,卫国第四十三任君王。 卫元君十二年(庚申,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东部领土后,在这一带设置东郡。而卫元君只得率其宗室迁徙至野王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史此一小城,苟延残喘。尽管如此,卫国却成为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很多人对此觉得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 卫君角姬角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9年 在位33年 卫元君子,又为卫君角,卫国第四十四任君王。 卫君角九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秦王政称始皇帝,但卫国独存,成为秦始皇称帝后唯一存在的一个周朝诸侯国。对此种现象,有多种原因:第一,卫国早已成为秦的附庸,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因国小而独存;第二,商鞅对秦国有大功,他原是卫国贵族,到了秦国后,因得罪秦惠文王惨遭灭族,故在秦国无后。秦始皇为报答商鞅,故不灭卫国。 卫君角三十三年(壬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自此,卫国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