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wodedoc910 2017-06-28

    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市川海老藏与他的妻子小林麻央的爱情故事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心和同情,短短的3天时间,我在喜马拉雅FM“徐静波频道”中所做的节目的听众人数已经超过了8万人,而相关博客的点击率也超过了30万人。一位网友在我的“静说日本”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自己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和小林麻央一样,才30多岁,也得了癌症。听了小林与病搏斗3年的故事,很感动也很感慨,人生无常,但是活下去的希望是一样的,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小林麻央那样,活着的时候好好爱家人,走的时候,也能够有家人好好陪伴。看到这一条留言,我给她回了一句话:“我陪伴你一起与病魔搏斗!”

    小林麻央这一位日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播,一位美丽贤惠的女性,留下4岁和5岁的孩子已经走了。我们在关注小林最后人生的同时,也关注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小林去世后没几个小时,她的丈夫依然登上舞台,为观众演出歌舞伎。而在办理丧事的这几天,市川海老臧从没有中断过一天两场的演出。妻子去世了,作为丈夫为什么不中断演出,在最后时刻好好陪伴妻子呢?对此有许多人不理解。但是,作为一名歌舞伎演员,在妻子的葬礼与歌舞伎的演出之间,市川最终选择了演出。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市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自己为什么不中断演出回家办理妻子丧事的原因,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演出是早定下来的事,票都已经卖出去了,而且全国各地的观众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赶来东京观看我的演出,我不能违背大家的热情,不能让热爱歌舞伎的观众失望。麻央走了,我很悲痛,也很想在最后的日子里,多陪陪她,多看她一眼。但是,我想麻央在天之灵也一定希望我能赶到剧场认真地为观众演出,因为没有比服务好观众更为重要的事。

    市川的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到了一份职业道德的珍贵。而这一份珍贵的背后,是日本社会的一种铁规则,那就是:个人的事永远都是小事,客人的事永远都是大事。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我在前天晚上,匆匆结束与客人的聚餐,赶到东京有乐町的一家电器量贩店,叫ビックカメラ(必酷)帮国内的朋友买两只单反相机。赶到店里时,已经是晚上9点半,店里是10点钟关门。因为朋友要求带的相机有特殊的镜头配置要求,而必酷公司出售的相机,大多是机体配标准镜头的那一种单反相机。为了能够满足我的要求,店里的营业员,尤其是一位姓金的中国人店员,帮我想了一个办法,让我先买下标配的相机和我所需要的特殊的镜头,然后他们再以回购那相机的标配镜头的方式,实现我的愿望。但是这样做,需要主管人员批准,还要填几张单子。结果时间一拖再拖。等我办完所有的手续,店员送我从地下二楼走到一楼时,已经过了关门时间45分钟,但是,整个店上下7层,依然是灯火通明,一楼的店员纷纷向我鞠躬致谢,店的大门还为我开着。虽然在日本20多年,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依然为必酷公司如此延长时间来保证我这么一位普通客户的购物需求,真的很感动。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在日本社会,职业道德是一种约定,是一份信誉,是一种守护。我的朋友来日本,想从日本的一家公司进一批货。他找到了这一家公司,向对方提出了进货的要求。这一家日本公司表示十分感谢,但是介绍他到一家经销公司去进货。我的朋友很不理解:我人都已经到了你的公司,为什么不直接把东西卖给我,而是打发我到经销公司去进货?日本公司告诉他:我们的产品都是委托这一家公司销售的,如果你一定需要直接从我们这里进货的话,我们给予你的价格必须比经销公司给你的价格略高一些。我朋友大惑不解,问他们为什么?日本公司回答说:如果我们把产品以低于经销公司的价格卖给你的话,我们就破坏了与经销公司的关系,损害了经销公司的利益,这在日本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我的朋友到最后还是无法理解日本厂家的这一做法,他觉得,中国好多的企业都绕过经销商直接通过淘宝、京东等渠道销售给客户。日本厂家为什么这么死板呢?我给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我说,日本这一个社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有严格的社会分工,生产的管生产,流通的管流通,销售的管销售,配送的管配送,每一个环节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因此能够保证整个社会有序的运转。你去进货的这一家工厂,它的商品一定是与经销商签约,委托经销商销售。如果他以出厂价把产品销售给你,那就破坏了他与经销商的信赖关系,也许它从你的生意中赚了一笔钱,但是它将会失去最可靠的销售渠道,因小而失大。如果它给予你的价格如果不比经销商高,那么,客户都跑到厂家地方来,经销商会没有饭吃,等于是你破坏了这一商业的游戏规则。因此,虽然日本的许多厂家明明知道直销有利可图,但是他们认为,维护整个商业的游戏规则,比自己单独获利更为重要。除非你是小企业,没有固定的经销商,你可以自己开网店直接销售。即使是大企业,它开网店直接销售的话,它在网上销售的价格,也绝对会比经销售的批发价来得高。

     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商业道德,也是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那么在日本,你如果不遵守职业道德,会是一种怎样的结局呢?我来举两个例子。

    京都有一家十分高级的日本料理店,叫“船场吉兆”。这家饭店创业于1930年,但是在2008年,被人发现伪造食品的产地,也就是说,给客人说这个牛肉是神户牛肉,其实是日本别的地方的牛肉。同时还把客人没吃的烤鱼回收后加工,再端给别的客人吃。就这些看起来不大不小的事情,被员工告发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哗然,人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如此信赖的一家名店,居然会做出如此丧失职业道德的事情来。结果,这一家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著名老店,因此破产,因为没有人再愿意上他们家去吃。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还有一个案例,是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日本有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设备的公司,叫TAKATA,汉字写作“高田”,这也是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创业于1933年。高田公司以生产安全气囊而出名,全日本所有的汽车制造商无论是丰田还是日产,都使用该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因此高田公司也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设备制造商,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地开设了许多的生产基地。但是,从1999年开始,不断有安全气囊产品质量出问题的报告。高田公司一年生产几千万只安全气囊,对于其中的几只出现质量问题,高田公司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作出认真的对应。最后在2013年,美国的一位司机驾驶汽车在遭遇车祸时,安全气囊弹了出来,但是因为气囊上有一个破洞,结果气囊没有鼓起,导致这一位司机的死亡和诉讼案的发生。最后日本和美国的许多汽车制造商纷纷中止采用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导致该公司经营陷入困境,负债总额达到了1万7000亿日元(约1065亿元人民币)。6月26日,高田公司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一起制造业的破产案。而浙江宁波均胜电子公司,通过美国的子公司,以大约11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间接收购了高田公司。


日本人为何将职业道德看得比命还重?

    我想,如果高田公司在发现安全气囊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立即做出对应,而不是隐瞒。如果早早地对所有的产品实行召回检查的话,就不至于陷入破产的境地。职业道德看起来是一件道德上的事,但是,有时候违背了,却会成为要命的材料。高田公司破产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此。

   【特别PR】计划想去日本留学,或者已经在日本留学工作的网友,该如何在日本立足?对于这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我在喜马拉雅FM电台中,推出了徐静波频道“立足日本”的特别专辑,专辑分13个节目,全面解答大家在日本留学和工作将遇到的各种问题。专辑的链接在此http://www.ximalaya.com/39200626/album/455519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