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被误解的建筑专业——建筑是一种信仰

 ali梓纾 2017-06-28
建筑这个东西,随着你不断地越来越走进 它,你会不断经历修佛般的“大彻大悟”和再次迷茫。

  建筑学将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职业,而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心灵状态和生活方式。

  又是一年高考,又有一批孩子即将为自己人生打上“建筑”这个烙印。

  也许有的同学已经熟知建筑学的各种特点和信息,但更多的同学可能对建筑了解甚少,而是凭借心中一些模糊的感觉和高考分数,来决定填写下“建筑学”志愿。

  每当笔者和小伙伴们回忆往昔,绝大部分都表示当初选择建筑学是有些迷迷糊糊的。

  如果你也是“迷糊党”的一员,在你们落笔填报之前,先听听这些关于“建筑学”的常见错误认识吧。

  错误认识1:建筑学=土木工程

  建筑和土木工程完全是两个专业。这点一定要首先强调说明。因为,像下面这样的对话太常听到了:

  你孩子学啥的呀?

  学建筑的。

  哦,就是土木工程嘛。

  不是。是建筑学。

  我知道了,就是盖房子的那个嘛,土木工程。

  。。。(欲哭无泪)

  通俗讲,建筑学是研究房子内部的房间和及外部交通怎么排布、房子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使用怎样的材料、一组建筑群要怎样排列分布在一块地上等,需要考虑合理性、经济性和建筑的美感以及趣味。

  日常所谓的“装修”称为室内设计,是建筑学专业分化的另一个学科。

  当然,建筑师在设计某些房子的时候也需要充分考虑室内设计,以保证建筑设计从功能、理念和美学上的统一完整性。

  土木工程专业则是研究设计如何使建筑的结构稳固合理。土木工程还有桥梁、道路、地下工程等相关的分支。

  建筑师在设计一个房子的时候,需要以房子内部的空间布局和房子的造型为出发点,对结构进行一定的考虑。但是最终这个结构如何实现,则是土木工程师的事情。

  记得当初刚进入建筑系没多久时,老师问大家为什么选择学建筑,有小伙伴默默地说“我以为是土木呢……”


  休息中的工人

  错误认识2:高中学习就是做题,大学学建筑也一样

  建筑设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完全不同。

  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问班主任建筑设计课是怎么学的。答曰,就是设计方案啊、画图啊、做模型啊什么的。当时有小盆友图样图森破地说,那不是跟玩儿一样吗!

  是的,跟高中时候天天坐在教室里一本一本地做题相比,建筑专业的学习过程就像玩儿一样——到处参观好建筑,学摄影、素描、水彩、陶艺,然后作业就是画来画去、切来切去。

  建筑系出去旅游、逛街、拍照、看展览,不是玩儿,而是正经事,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大家玩儿过了之后纷纷表示,虽然很起劲,但是也很痛苦。

  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

  被犀利的老师否定了,你有很大的几率不知道该怎么改;被纠结的自己否定了,你也有很大的几率不知道怎么改。

  这事儿说来,有那么点讲究“天赋”的意思。

  过去经常在年级群里看见事务所或设计院的实习生招募广告,要求里有“领悟力高”这一条。那些领悟力高、设计感觉好的小伙伴,轻轻松松就做得很好;反之则是熬夜通宵也很难让自(lao)己(da)满意。

  当然,所谓天赋与灵感并不是唯一标准。

  某学院曾有一句话,建筑教学不是仅仅让未来建筑师们在有灵感的时候能做好,而是要让他们在没有灵感的时候,也能做出好建筑。


  cosplay

  错误认识3:高考已经够累人了,建筑不可能更累

  正如上一条所说,熬夜通宵是标配。

  建筑系学生因为太忙,而跟非同专业的男女朋友分手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因为人家真心不能理解你怎么会这么忙,每天就是改方案、画图、做模型,弄来弄去有那么花时间吗?

  有啊!据非正式口头调查统计,建筑系学生认为学建筑比高考累的占100%。

  不过,“比高考更累”并不是建筑系的独有现象,很多学科都有这个情况。

  高中班主任会告诉你:上了大学就可以好好玩了。果断是骗你的。不过建筑系的辛苦真的是有目共睹的。下面这张图片是“五·一”劳动节时为了与大家共勉发的。


  美国关于各专业大四学生每周学习时长调查

  每周真的只有24小时吗?!!不要再欺瞒广大群众了!大家纷纷表示,这说的是每天吧。。。

  错误认识4:学建筑更多的是关注本专业

  建筑是为人设计、使用的,所以对于人群和社会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汉宝德先生所讲,“抱着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才是正确的态度”。学习建筑需要我们留心观察人的行为习惯、需求,理解事物的逻辑原理。

  只一心钻研学科本身的人是无法学好建筑、成为一名好建筑师的。或者说,建筑这门学科本就没有其“自身”的存在,与它相关的理论学说,几乎都是从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工程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中发展演变而来。

  你会发现有很多著名建筑师都做过别的职业,比如设计CCTV“大裤衩”的那位库哈斯,曾经是个记者;日本有个很有名的叫安藤忠雄的大师,原来当过拳击手;中国著名建筑师刘家琨,中途写过好几年小说。

  做建筑设计,只有通过不断的体验和思考,才能形成和提升出自成体系的建筑观。

  曾有两个朋友相互嘲笑,说彼此有段时间没做过建筑设计了,都在做一些别的事情。然后两人又正经说道,不过哪怕这一段时间没碰,但是再去做时一定比之前做得好。

  因为建筑设计师经历过了更多对人和社会的思考,对于设计该执着与不该执着之处,心里更加明白。


  当过拳击手的安藤忠雄“大爷”

  错误认识5:建筑系男生多

  建筑系男女比例基本就是1:1,你们YY的那些男多女少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土木、桥梁、汽车等专业。

  建筑学的艺术性吸引了不少“小仙女”,而且还不乏形象好、气质佳的姑娘们。不过,她们在几年的建筑学生涯中不断跟熬夜通宵作斗争,难免有些憔悴。

  建筑行业确实有男生更具优势的情况,原因在于男生身体好、熬夜加班不担心安全问题、雄辩强势看起来更合理等。

  但是建筑学妹子们也在才华四溢和保持美丽之间不断努力,在建筑界舞台上bling bling~


  建筑女魔头扎哈大婶

  错误认识6:建筑设计是一门技术活

  很多人学了建筑才发现,原来设计做得好不好不仅是设计能力本身的问题,“会不会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简单地说,一栋房子无论做成什么样子,只要能用都没问题,那么,为什么出钱的甲方要采纳你的方案呢?

  这时候,就需要建筑师拥有够强的说服能力。一方面,需要通过专业的设计图和分析图来展示设计方案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在讲解方案和反复沟通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

  笔者本科时的老师曾这样评价一位学姐:设计做到80分,但是能讲到90分。说的就是这种素质。

  建筑师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很重要。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是出了名的善于交往、好人缘,人脉是成就他诸多著名作品的原因之一。

  作为服务行业,建筑设计绝对不单单是一门技术活,不过小伙伴们纷纷表示,建筑行业总体来说还是算比较单纯的。


  人缘爆棚的贝律铭老爷子

  错误认识7:建筑这行就业已经不行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专业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大部分建筑专业的毕业生根本不知道找工作有改简历、海投、一面二面终面、暑期实习、return offer这些事情,求职论坛他们也不看的——因为他们找工作真的不需要那么麻烦。

  设计院和事务所会不断地向建筑学院发实习招募,有空去实习一段时间,说不定就留下来了。学长、学姐也会时不时帮自己公司来挖人。

  真到了校招季,你想去且能去的公司大概不会超过五六家,然后去考考快题,一般你就进了某家。

  总体来说,建筑设计这行的收入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从应届生年薪上能明显看出它的优势。

  至少从全国建筑专业排名前十几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差不多都是这样。不过捏~几年以后的情况也是说不准滴~


  2017届秋季校园招聘行业需求排行榜

  错误认识8:学建筑出国就业比较好

  一些建筑学领域的世界名校确实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如果你想在建筑行业有所发展,中国才是最好的战场(之一)。

  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已经到达80%、90%,城市建设已经发展得相当到位。而中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正是大兴土木的时候。

  近10年来,中国成为国外建筑师们的试验场。一些欧美建筑师在中国做三五年的项目量,相当于在自己国家做三五十年的总量。

  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就业情况也比中国差,建筑师工资不高且需求量不大,而且不少都还做的是中国项目。

  在国外有著名事务所确实可以积累不错的经验,但是要有更大发展,还是在中国更加有机会。


  认真听交流的密斯

  错误认识9:学了建筑就是做建筑师

  建筑学科本身就有很多的分化,偏大来讲可以是城市设计,偏小可以是室内设计,偏技术可以是建筑声环境、光环境或建筑生态,偏研究可以是建筑历史。

  建筑师转行做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鲜花定制、开咖啡馆等也都大有人在。

  再说宽泛一点,建筑学是你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一个不错的出发点。

  它兼具技术性与创意性——建筑学足够的技术含量使你能在进入社会之初稳稳立足,而建筑学带给你的创造力使你总是保持一颗充满活力、发现不同的心。

  当你经过了一定的历练,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想向其他行业过渡转型时,你会发现并非难事。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交流方案

  错误认识10:“建筑”仅仅是一个职业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职业。

  当你选择了建筑,跟它经年累月地朝夕相处,它会给你的眼睛和心灵戴上了一副再也摘不去的眼镜。

  从此以后,你看待世界就有了建筑师的角度,这个角度有点偏执,有点奇怪,但是挺有趣,有它特别的意义。

  即使多年以后你不再做建筑设计,在你跟它缱绻的那些年,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早已被它潜移默化。

  台湾建筑师黄声远说过一句很棒的话:

  建筑是一生的邀请。只要本着善意,莫忘初衷,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能结出好的果实。

  即将加入建筑学大家庭的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够用心接受这份邀请。因为一旦你选择了它——

  无论你做,或者不做建筑,

  它就在那里,不言不语。

  你已在它怀里,

  或者,

  它已住进你心里。

  默然 相伴,

  此生 不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