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伊朗的必修课 – 伊朗政治、文化和波斯商人研讨沙龙成功举办

 安然如狮 2017-06-29
 

2017年6月27日下午2点,“投资伊朗的必修课– 伊朗政治、文化和波斯商人研讨沙龙”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798东街D08号的波斯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二十多家企业、协会、媒体的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沙龙的交流活动,其中也包括《走近伊朗》纪录片的摄制组。

中国驻伊朗前大使华黎明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波斯语人,与大家分享了如何与伊朗人做贸易和到伊朗投资。

华大使观点精华:

- 伊朗过去38年来稳定的根基是伊朗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政权模式,宗教领袖是最高领导人(president),总统仅是一个“manager",能够实现半民主的全民选举。

- 伊朗的两个部队是伊朗的一个重大隐患;

- 尽量避免在伊朗当地诉讼,出现争议后,争取获得伊朗合作伙伴的理解;

- 但是,如果争议必须通过诉讼或仲裁才能解决,尽量不要在伊朗当地,而且一定不要退缩;

- 了解伊朗的文化和历史是与伊朗人打交道和到伊朗投资的必修课。

.......(华大使的干货太多了....)

Hassan先生的观点:

- 信任,是两个国家商人必须想方设法建立起来的商业基础,必须选择正确的伊朗合作伙伴,并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 信任建立的基础是要了相互了解对方的历史和文化,中国需要了解伊朗,伊朗也需要了解中国;

- 伊朗对中国企业的不信息更多是源于中国劣质商品流入到伊朗市场,给伊朗的印象是中国制造的所有东西质量均低劣,现场参会人员的讨论中提到的实际情况也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当然,他也提到,波斯商人只进口低价产品也有一部分责任;

- 伊朗人not efficient as Chinese。中国人需要适应这个特点。另外,政府部门的人员更换也比较频繁,这也给效率带来了不利影响。

李治国律师观点:

- 举行此沙龙的初衷是,在一些伊朗业务中,越来越体会到文化是影响到双方企业家互不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有的问题当追根溯源时,都会在文化和历史层面获得解释。而法律,作为一个硬性工具,尽管是必不可少且要充足准备的功课,但是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可能更会有利于双方商业往来;

- 目前中国企业到伊朗投资或开展贸易,更多用的是代理人模式,现在这些代理人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活跃而且人数正在增多。但是当回头去看一些不太成功的案例时,大部分问题出在代理身上,因此大家在选择代理人是,一定要选择可信任的、有信用的,详细的尽职调查是必须的做的(包括对代理人及代理人介绍的合作伙伴),否则后患无穷;

- 制裁是中国投资者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但是恰恰是制裁,对中国企业到伊朗投资非常有利,能够避免与欧洲的企业竞争。而且,当研究清楚了制裁的机制之后,你会发现,只要你的交易结构经过精心设计、相关尽职调查做得充分,会很大程度上避免许多风险(当然要具体项目分析);

- 伊朗与中国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两个政权模式比较特殊的民族,有更多的相似基因使双方建立起信任。

提问环节,许多参会的微友进行了积极踊跃的提问。

用华大使的一句经典语句:伊朗人很精明,但不一定聪明。

我们将于近期再举办伊朗项目专场推介会,到时通过此公众号发布邀请信息,欢迎关注和参加。

再次感谢华大使对此次沙龙的精心准备和真诚分享、感谢波斯文化和艺术中心的天龙和哈桑先生为此次沙龙提供的场地和精心准备,也真心感谢各位微友的关注和参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