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7

 柳星星 2017-06-29

△ 香港,节日里的女孩们。? Allan Myles(英国)

购物圣地之外,香港也是摄影师的创作天堂。

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这座有着“东方之珠”美誉的繁华大都市,吸引了大量外国摄影师蜂拥而至。他们选择长居于此,在这里生活、工作,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并记录下它的发展与变化。

一座有着非凡生命力的城市,有着千万种解读的视角。不同摄影师的镜头下,香港有着不同的性格、属性和命运。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香港

本组作品 ? Michael Wolf(德国)

提及记录香港的外国摄影师,Michael Wolf或许是大多数人第一个会想起的。他的系列作品“architecture of densitiy”(建筑密度),展示了香港住宅令人抓狂的高密度,以及排列组合般的建筑风格,火遍全球。

20世纪90年代,这位曾辗转于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摄影师,最终将关注焦点锁定在了香港。相较于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题材,他更愿意关注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

本期展示的照片精选自他的系列作品“100×100”(该系列共有100张)。

本组作品 ? Xyza Cruz Bacani

“我没有想过以此为职业,毕竟因为工作的关系肯定会对创作产生限制,只要能单纯享受摄影,我就已经很快乐了。”

这是近几年来最具话题度的摄影师之一,“菲佣”、“马格南”和“香港”,是附着在她身上三个最显著的标签。

Xyza出生于1987年,中学时期开始接触摄影,后来跟着妈妈来到香港当佣工。忙碌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她对摄影的热情,而且幸运的是,雇主一直很支持她追求梦想,并且帮助她买下第一台单反相机。

从此,只要一有时间,Xyza就会走上香港的街头巷尾“扫街”。后来,她获颁了马格南基金人权奖学金,并且得到了去纽约大学进修摄影的机会,因此在摄影界声名鹊起。

本组作品 ? Romain Jacquet-Lagrèze(法国)

“当时间定格在黄昏的最后一刻,天空就会呈现出一种深蓝色的调调,然后反射到下面的一切事物上。整个过程一般只持续一到两分钟,在这短暂的瞬间,蓝色的面纱笼罩着香港,释放出一种神秘的气氛。

在白天和黑夜的交界点拍摄这些风景,会让人产生一种超现实感。”

摄影师试图通过系列作品“The Blue Moment”(蓝色时刻),展示一个完整的香港愿景。一方面,高密度区及其建筑的疯狂,另一方面,无所不在的自然包围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本组作品 ? Miguelitor(西班牙)

“我的摄影是坦率的、没有计划的,主要集中在人们的表情上,我喜欢看到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美,喜欢这种真实的感觉。我会坚持拍下去,因为我十分热衷于想象明天自己会拍到怎样的照片。”

自从几年前买了一台小型相机后,摄影师就疯狂地爱上了“扫街”。他用镜头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尤其喜欢观察每天在街道和公共交通上活动着的形形色色的人。

他的作品,透着街头真实的情绪,镜头中写满了对比、巧合,以及决定性瞬间等。

本组作品 ? Jonathan Van Smit(新西兰)

“我特别喜欢大城市、拥挤的人群,但更喜欢边缘的地方,喜欢在这些领域里发现的人性、幽默、身处逆境的斗争等。我并不想揭露什么,更不想批判什么,只是想单纯地讲故事罢了。”

摄影师的作品,多是记录香港九龙区底层人民的生活,包括收入微薄的打工者、疾病缠身的瘾君子、街头揽客的站街女等。

他的镜头下,充满了厌倦、悲伤、孤独、忽视和抗争,是繁华都市的另一番图景。

本组作品 ? Harold de Puymorin(法国)

“几何图形的魅力,鲜明的色彩和幽默的场景,当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就会呈现出一种丰富的视觉效果。我觉得,亚洲是最理想的创作地,尤其是香港。因为,一座快节奏的城市从不‘睡觉’,有着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摄影师的系列作品“木偶”,专注于使用移轴效果展示香港的城市日常。那些缩小了的街道、仿佛被按下暂停键的都市丛林,时常让他反问自己,“我们生活着的这座城市,是真实的吗”。

除了专题式的创作,摄影师也衷情于街拍。在他看来,当摄影师出现在事情发生的地方,捕捉到某一个瞬间,其实就是在与这个世界、这座城市共享那个时刻的感受。那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一个永恒的维度。

一位摄影师,一张照片,

更多外国人眼中的香港。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K”(香港)? Edoardo Pasero(意大利)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ong Kong”(香港)? Irena Walania(波兰)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Walking In Hong Kong”(行走在香港)? Bernd Schaefers(德国)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ong Kong Portraits”(香港画像)? Alessio Forlano(意大利)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Street Photography Now 2015”(街头“快拍”2015)? Mina Daimon(日本)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The Self Promenade”(自拍长廊)? Luisa Dorr(巴西)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ong Kong Now”(香港现状)? Mindy Tan Huimin(新加坡)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ong Kong”(香港)? Sascha Rheker(德国)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Smokers of Hong Kong”(香港烟民)? Ova Hamer(阿根廷)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Hong Kong streets”(香港街道)? Susan Hajer(匈牙利)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Cell-City”(细胞的城市)? Jaap van den Beukel(荷兰)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Life in Hong Kong,Bejing-China”(生活在中国的香港和北京)? Henny Boogert(荷兰)

△ 选自摄影师系列作品“The charm of Hong Kong in the rainy season”(雨季香港的魅力)? Ekaterina Busygina(俄罗斯)

- The End -

本文综合自网络

编辑:小麦

拍者主题征稿活动

拍者日常投稿方式

(2)投稿至官方邮箱:ipaizhe2016@yeah.net。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小型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设计图片小办公室装修专业办公室装修办公室装修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