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中国文化】酒文化之繁复的酒礼文化(三)

 RK588 2017-06-29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自三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古代的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中国素有“礼仪之帮”之称,其中尊大敬老,尊师敬贤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表现最为突出和最常见的恐怕要属酒礼。

远至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初期的酒礼。到周取代商更是从酒着手,制定了维护国家统治宗旨的礼乐制度,从那以后就逐渐形成了“酒礼”、“酒德”、“酒文化”。

古人在摆筵席时很讲究礼仪,礼节。古人处事多主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只有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柄,以日月为纪,则人间一切事物必须理成章”。因此古代筵席礼仪列其位,定宾主,序尊卑都是以此为重要依据的。

比如,若主人敬酒,先斟满杯,双手捧送到宾客手中,客人双手接过一饮而尽。接着客人借酒回敬主人。也有佳人敬酒,歌舞助兴。因为有酒,有了酒礼,历史上便有了一幅幅美酒与佳人、佳人与英雄的动人故事。“贵妃醉酒”更是成为历史佳话,千古美谈。

其实,在古代礼仪中要属敬酒最为繁琐、复杂,最讲究敬酒的次数,快慢、先后。由何人先敬酒,如何敬酒都有礼数,马虎不得。如有差错,重者撤职,轻者罚喝酒,同时也会让别人觉得你不懂礼数,没有教养,由此可见酒礼在酒席中的重要位置。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见礼而知俗,闻乐而知政。”说明古代酒与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各地风俗不同,各地的风俗人情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拜天拜地拜祖先等各种仪式过后,族人会向族长敬酒,小辈向长辈敬酒,儿女向父母敬酒,相互祝福,叙亲情等等。酒席过后,各族能人表演节目助兴,大族人家还请戏班唱戏、杂耍,热闹非凡。借助集体活动、宣扬礼仪,使之起到代代相传的作用。

 

时至今日,大凡宴客,主人先敬嘉宾、客人、朋友,而嘉宾、客人回敬主人。大家互相敬酒时还要说一些大家都爱听的好话,讲一些幽默的语言,甚至把风花雪月的故事也搬到酒桌上来,让大家乐上一乐。 

酒德,即酒行为的道德,它是与酒礼互为表里的。龚若栋先生认为:“如果说礼是中国酒文化内核的话,那么酒德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外壳。”此话很有见地。

古人认为,各人饮酒的多少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限制,以饮酒之后神志清晰、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

除此之外,酒德还反映在酒的酿造和经营行为上。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酒的酿造,要严格的按工艺程度和质量标准去做,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酤酒必须货真价实,不缺斤少两。我国许多传统名酒之所以千百年盛誉不衰,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保持重质量、重信誉的高尚酒德。

中国酒史如此之长且尚酒之风又如此普遍,但酗酒之害却并不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从周代就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并设有酒官,强制限酒,把禁止滥饮、防止酒祸法律化,从而保证了中国酒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发展。

综观中国酒文化的酒礼和酒德,固然有许多必须扬弃的东西,如等级尊卑观念、酒仪中的繁文缛节,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但客观地剖析,酒礼和酒德仍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如尊敬父兄师长,行为要端庄,饮酒要有节制,酿酒、酤酒要讲质量、重信誉等。

在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仍应该认真地吸收传统酒礼和酒德中的精华,扬弃其糟粕,这对于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