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髦莫过“的确良”上世纪60年代,买一块“的确良”布,要按布票打折收取

 nizijun 2017-06-29

顾客们在瑞蚨祥选购“的确良”和人造棉布

  作者:简 汐

“的确良”,这种现在看来颇为土气、也并不舒适的化纤面料,在当时引领了鲜亮、挺括的服装风潮。也正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帮助中国人结束了“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日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农业基础薄弱,大家穿的全是棉布衣裤,而有限的土地顾得了吃(种粮食),就顾不了穿(种棉花),纺织品异常紧缺。

1954年9月,全国启动实施棉布计划定量供应,各地分期按人头发放布票,布料、成衣、床上用品统统凭票购买。1956年,国内遭遇水灾,棉田减产,纺织品供应愈发吃紧,不得不强化“凭票买布”措施,“大小童装和五寸以下的布一律按实收布票;蚊帐布按二折收布票,蚊帐成品的顶布、边布和衣着用的网眼布都按实收布票”。

1957年4月,国务院通过决定,该年度第二期布票“一律按面额对折使用”,并向全国人民发出“战胜困难 精打细算 节约棉布”的号召。9月,北京市宣布新一年棉布供应计划,城市居民、大中学生,全年的布票定量由36市尺下调到24市尺。 24市尺是什么概念?一件衬衫做下来要7尺5寸布、一身棉衣要16尺布……布票不够,钱也不宽裕,穿衣必须精打细算、艰苦朴素。再加上纯棉服装容易破损,穿打补丁的衣裤、戴保护衣袖的袖套,成了那个年代的标志。一般人家的孩子一年到头难得穿身新衣裳,不是拾爸爸、妈妈穿旧了的,就是捡哥哥、姐姐穿小了的。

怎么解决老百姓穿衣难?布如何“不用从地里长出来”?根本办法就要靠化学纤维。据报道,毛主席就曾对周总理说:“我们能不能也搞点化纤?不要让老百姓穿衣这么千辛万苦。”

“的确良”,化纤的一种,上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流行,也称“达可纶”、“涤纶”,有纯纺的,也有跟棉、毛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据说这种面料最初在广东按音译被唤作“的确靓”,传至北方后变为“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了“的确良”。 “的确良”的“优良”显而易见。尽管不吸汗、不透气,可挺括滑爽、易洗快干,还比棉布结实,“经蹬又经踹、经铺又经盖”,一件顶三件。更重要的是“的确良”虽然贵,但不按实收布票,而是打折收取,对布票不够用的人家是个大好消息。

上世纪60年代初,“的确良”开始在京津沪小批量试制。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涤纶纤维来开发“的确良”,后来又靠进口聚酯切片来制造涤纶纤维,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尽量用于出口创汇,比如北京产的冰山牌漂白“的确良”、天坛牌衬衫等。少量在大城市上市或出口转内销的“的确良”料子、成衣,是排大队抢购的紧俏货。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国家决心大手笔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上海金山石化等大厂陆续建成,曾是高档商品的“的确良”才逐渐普及。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的确良”普及,姑娘们纷纷穿上小碎花裙子、带里衬的白裙子,走起路来裙角飞扬,男士们则热衷雪白的“的确良”衬衫,不少人还把下摆扎在裤腰里。

北京王府井有家益民商店专卖出口转内销服装,一下子成了沙漠里的绿洲,姑娘们为买一件衣服要在人群里挤上数小时。我曾在益民买过一件14元钱的长丝“的确良”绣花短衫,商标上绣着“精工巧制”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因为太奢华,只好把它锁进箱子里,直到1978年上大学时才拿出来穿,依然很显眼。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棉花连年增产,涤纶混纺布产量比上世纪60年代末增长了30多倍,纺织品生产已经能够满足老百姓需要。1981年11月、1983年1月,国家根据实际成本的变化,连续两次大幅下调“的确良”、腈纶毛线等化纤织品价格,过去价格高昂的“的确良”变得经济实惠。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风行一时的“的确良”逐渐没落,开始讲究穿得舒适的人们认识到化纤面料不透气、不吸汗的缺点,一统天下的“的确良”衬衫向涤棉、纯棉、丝绸、绒布格衬衫等转变。

(据6月9日《北京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