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器 | 保养秘籍

 提婆多罗 2017-06-29

中国明清时期的众多竹刻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于书房,既能收藏,也可以用做装饰。作为有机材质,竹子有易霉、易裂、易虫蛀的缺点,所以竹刻艺术品的养护显得非常重要。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保养竹雕作品吧。

清代金元钰所著《竹人录》曾载将竹器安置于纹密坚致的文木匣内,方予适当位置,间隔二三年取出,用生桐油细刷一次,刷后用棉布揩净,重新放入。在风日燥烈或湿大伏天的日子里,不可取除玩赏,以防受燥损裂。这些方法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实用的。

除了古人所介绍的保养方法外,我们还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于老竹器的清洗,要清洗掉必须用肥皂水,但是不要经常清洗,会影响美感,如果必须清洗,可在清洗后上核桃油,这样就不易生虫。
  其次,老竹器要用带壳的生核桃轧的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轧油。带壳核桃轧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不伤竹器。熟核桃仁轧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竹器易开裂。

  然后,保护油不可多,多了易潮。同时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笔筒上的附着物,以免损坏老竹器的原貌和品相。

  最后: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老竹器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存,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湿。此外,也可放在木质格子柜中保管。专用保管柜温度在20°C至35°C,相对湿度在35%至40%,柜子下部放瓷器及其他物品,离地1米处放竹雕件。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节时要常看,若发现发霉长毛,需及时用鬃刷清除。

名士玩赏竹刻曾云:“每日摩挲,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月之手摩与藏之被窝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一也。”因此赏玩竹刻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非俗者能得其中情趣,当下的藏家,对于竹刻的辨伪鉴定和保养,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收藏。

岁寒不改,虚怀惟竹!




| 编辑整理:嘉定竹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