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界别称“杏林” 你知道由来吗?

 莹火虫990 2017-06-29

医界别称“杏林” 你知道由来吗?

  • Normal Standard
  • 2017年 6月 23日
  • 77 查看

    没有评分

“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面有一段关于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的故事。

“杏林”作为医界的别称由来已久。但是为何将“杏林”作为医界别称呢?这里面有一段关于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的故事。

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于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董奉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相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株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株。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人称“董林杏仙”。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子。于是,每年董奉用杏子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穷苦的贫民百姓。大家都非常尊敬他、爱戴他。

可是吧,总有一些动歪心思的人,他们往仓中放的粮食少,摘走的杏子多,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传说每次一旦有这种现象出现,林中的猛兽便出来伸张正义了。有一次,就有这么一个人动了歪心思,结果一只老虎出来了,朝着他一边吼一边驱逐。这人十分害怕,赶忙逃走。等到他逃脱老虎回到家中,才发现袋子里的杏子刚好跟他往草仓里放的粮食的数量相差无几。也曾经有人直接就去偷杏了,虎不肯放过他,一直追着他,直到将他啮咬至死。家人知道他去偷杏得罪了老虎,便赶忙把偷的杏子还回去,叩头谢过,等到董奉原谅了他,这人也就活过来了。

数年之后,董奉驾鹤西归了,“杏林佳话”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十分敬佩董奉,就模仿他,居山下,种下千余株杏树。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树园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

“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丰富的内涵,其灵魂是“道”与“德”。凡习医药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为“杏林中人”。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