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圈真乱!美的、兴业银行纷纷遭遇10亿理财骗局...

 敬亭山168 2017-06-29

如果有一天,你买到了假理财产品,不要忧伤,不要焦急,因为绝对不是你智商不够,而是造假太厉害了。

这不,连银行和上市公司都中招了...

事情是这样的,6月29日,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称,美的集团10亿元理财资金遭“骗局”,其中:

美的集团旗下的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的7亿元理财资金,由“农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随后,美的发现无论是银行出具的兜底函,还是资金流向的公司授信资料,均为伪造。

除此之外,美的集团另有3亿元理财资金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涉案银行为“重庆银行贵阳分行”。

Word 天,有银行出具的保本保收益的增信措施,都还能中招?

咳咳,现实就是这么匪夷所思,因为银行出具的保函是假的,借款材料是伪造的,这骗子怎么这么会玩啊...

说到这,有网友发问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难道美的没有自身的风控?

其实还真有,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当美的方面的负责人拿到理财产品全套资料后,向其上级领导汇报,随后与其风险管理部同事前往成都当地银行调查,在查看并提问了3个“授信客户”的资料,然后对盖了公章的《承诺函》进行核对、拍照留存。

而在正式放款以前,美的集团内部对这一笔涉及7亿元的理财计划进行了内部论证和审批。

尽管有人曾对业务中作出“本笔投资的主债权相当于没有担保措施,我们唯一的保障在于农行出具的承诺函,该风险请予以特别注意”的提示,但至少两名决策者均以“美的集团此前曾有过多次类似操作”为由,认为“风险相对可控”。

对此,美的集团紧于今日急发布声明,称主要涉案人员正在或已抓捕归案,公司已收回部分委托理财资金,预计整体损失可控。

同时,按照美的的说法,这10个亿都是美的冰箱于2016年3月购买了理财信托产品,期限为2年,预期年化收益为6.7%,该委托理财经过了美的集团的授权许可。

可仅仅2个月后,就是在2016年5月,美的通过内控日常核查,发现该委托理财事项存在诈骗风险。随后公司第一时间报案,并由公安机关及时采取资产冻结及控制相关人员等有效措施。

也就是说,美的是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今天不是被媒体曝出,可能美的还是不会出来回应的吧。

但是,美的为什么不在购买理财产品前更加详细地核实理财产品呢?明明已经有人提出有风险,为什么不再细心一点呢?

话说回来,美的作为市值2800亿的大公司,10亿理财哪怕都追不回来,损失也是能整体可控的。

而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也不止美的一家。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6月份以来,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资629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实自2012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认购金额都呈现几何级数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今年沪深两市已有737家上市公司涉足理财产品,而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轻工制造、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机械设备4个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的热情最为高涨。

另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显示: 2016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52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约20万只,累计募集资金约168万亿元。

看来银行也玩的不亦乐乎嘛~

说完上市公司,再来说说同样被骗10个亿的兴业银行

6月26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把建行咸宁分行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兴业银行买到了10个亿的假理财产品。

你没看错,就是银行告银行。

2015年,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通过通道方东吴证券购买了10亿元建行咸宁分行的理财产品。

该产品为两年期存款保本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6.3%(同期同类存款保本型理财产品在其他银行的收益率在4%-5%之间),将于2017年4月21日连本带息兑付。

可当理财产品快要到期时,兴业银行兴高采烈向建行咸宁分行发函要求兑付,可建行咸宁分行却一脸无辜说:

并没有签署这种协议,合约是肖俊(建行咸宁分行潜山支行行长)签署的,是他个人行为,建行咸宁分行完全不知情!

兴业银行此时此刻也是一脸懵逼啊,本来以为买的自家兄弟的产品,肯定安全无忧,谁知道理财产品、合同、公章统统是假的,这是“杀熟”啊!

而且,甩锅的理由也不换换,用的竟是银行惯用的套路:这些假理财都是银行员工私自的行为,与银行无关。

这个逻辑,兴业银行能信几分呢?

哎,话说回来,这兴业银行也是大气,单笔理财产品一出手就是10个亿,如果小财女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全国最大的单笔假理财了吧...

与早前发生过的“飞单”、“萝卜章”事件相比,这一次假理财玩得更深。

因为,三方之间是真的存在真实的账务往来,不然追回的1.37亿是怎么来的。

据《财经》杂志援引了解内情的人士表示,这10亿元被交易关联方违规用来放贷给了当地的企业,已经有一些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控制。但是,如今距离这笔理财产品的最后兑付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剩余8亿多资金仍然下落不明。

事实究竟如何,目前,三方仍然是各执一词,除了当事人,谁都不知道真相。但是,小财女知道的是,这次“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的假理财事件到最后一定会和平解决,这几个亿说不定也就被当做一笔坏账销掉了。

无论是美的,还是兴业银行,本来都可以避免这样的理财骗局,只要它们老老实实去核实理财产品的真实性。

金融圈的老司机,小鲜肉都知道,全国正规的理财产品都在中国理财网上,事先只要上这个网站核实一下,就不会跳入理财骗局这个坑。

看来,公司银行以后可以雇一个实习生专做这项核实工作。

想赚钱没什么不对,可是机遇与风险永存,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普通老百姓,投资理财前,都要摸清理财产品的底细,要知道天下也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不要被高年利率给蒙蔽了双眼。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风控机制,让我们的金融环境更加健康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