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江之恋

 山水书阁 2017-06-30

  香江清流,一碧如练。今日,我又来到你的面前。传说很早以前,岛上有溪水自山间流淌,芬芳的泉水清香甘甜,为海上来往的水手和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淡水,久而久之将过往的船只染香,而那些飘香的船只又把迷人的香气带到了远方,有一批英国人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由香江出海的港口被称为“香港”,从此声名远扬。

  清晨,我伫立在香江之滨,雨雾来自遥远的天空,厚厚的云层像一只大鹏鸟小憩在香江的水面,一时间两岸的巨轮、高楼仿佛都依偎在她柔软的翅膀下。

  我早早从下榻的酒店起身,想去江边看看两岸的风光,没想到,当我拉开窗帘,窗外的雨帘挡住了视野。这样的天气,路是看不远的,但只要往前走,就会有风景。雨雾像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人的前面,边走边为你撩开一段帘幕。我迈着匆忙的步履前行,一路上,树林里鸟儿的欢唱,从雨中传到耳边,久违这些悦耳美妙的音符,没想到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香港,居然可以听到留在儿时记忆里的、那亲切又陌生的鸟儿吟唱。此时此刻,好像人生又回到了过去。从前,那些鸟语花香的清晨;从前,那些每天都怀揣的梦幻憧憬、每天都期盼着的美好时光。

  萧乾说过:“人生就是一次不带地图的旅行。”的确,人生就是这样,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到达。每一次出发就是梦想的发芽,而每一次到达就是心灵的洗涤。人生是一次时光与地域的交织,情感与经历融汇的旅行,每个人都期待着这样的旅行精彩而绚烂。在我眼中,香港这座灯红酒绿的国际化都市,绝对是人在旅途中不可错过的风景,是一个人在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时,需要停下脚步放松心情,来欣赏、来感悟、来享受的地方。这块有自然、历史、人文沉积汇聚而成的福地,是人们期待已久、寄放在心灵的梦幻之地,是召唤生命拼搏奋斗的理想之地。

  记得第一次来香港是一九九七年,特殊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在我的印象中,香港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港城市。阳春三月北京的春天乍暖还寒,而来到香港生机盎然满眼春色。漫步在香港,无论是公园里还是在校园中,在马路上还是在住宅区,随处可见青青的草坪、绿树浓荫,姹紫嫣红的鲜花竞相绽放。来到九龙最繁华的地方,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算很宽,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两边护栏将车道和人行道隔开,没有城市绿化的空间,然而一个个盛满泥土的花篮挂在栏杆上,五颜六色鲜花盆景的装点,使得拥挤不堪的街道变得美丽有序,香港人热爱生活的审美观可见一斑。

  冒着霏霏细雨,行走在尖沙咀海防道,眼前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榕树令我感慨:它见证了香港沧桑的历史。“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这一天,离开祖国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的上空,无数的中国人流下了欣喜的热泪……”在香港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卫先生说出了发自内心的话。

  香港是上帝赐予的一块宝地,地处亚热带,加之海洋的调节,温暖宜人,使这座国际都市花枝不断、四季常青。陪同我参观的文卫先生告诉我,香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很高,在世界名列前茅。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别忘了为香港城市管理者和夜以继日辛勤劳动的园丁们记上一功,没有他们匠心独具的管理和默默无闻的奉献,就没有今天美丽的香港。

  说到香港城市的规划建设,真是堪称一绝。香港是面积仅为一千多平方公里、却有七百万人的弹丸之地。记得我上次来香港时,曾到居住在马鞍山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她告诉我,马鞍山的规模相当于国内的一座中等城市,整个城镇依山傍海,临海的平地并不宽敞,有一半人口居住在马鞍山上。我沿着山脚拾级而上,两旁是遮天蔽日的林木。当我登上一百多级台阶时,只见一座山城展现在眼前。朋友神秘一笑:“智慧聪明的香港人,把马鞍山开发成许多台阶,然后一级一级精心修建城市和居民小区。”果然,眼见为实。如果不是朋友的热情邀请,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马鞍山上是半座城市,这里高楼林立生活方便。车站、学校、超市、餐厅、茶楼、花园、运动场等各种设施非常完善。

  走上一级级台阶,穿过一条条街道,登上山腰置身于葱茏的公园,只见许多人在散步健身,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面积不算大的马鞍山临海平地,虽然寸土寸金,但管理者首先考虑到的是,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所以公共设施占了很多面积,修建了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游泳馆、香港体育学院…… 眼前这一切,的确是这座香江之畔世界名城令我兴奋的原因。

  我在想,香港人一定是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出奇特创意与绝妙灵感,才使得来到这里游览的观光者,尽情领略到香港这座城市独特的风采。作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至今依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根脉,且代代相传。在这里人们能看到精致的英式花园、时尚的现代园林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让人惬意地欣赏,尽情地享受,随意在闹市中的高楼大厦间穿梭闲逛,于名店或露天市场尽情地购物……香港的每个角落总是充满惊奇的乐趣。

  香港的夜景让人留恋, 维多利亚港的海风阵阵吹来,魅惑撩人。港九两岸夺目的海灯,是她为自己抹上的光眼影,维港忽明忽暗的眼波,不似奢华妆容般张扬,港岛半壁江山灯火通明,像烟花在半山中绽放,迷离了我的双眼。细细品味维港文化代表的东方大都会,东西合璧左右共存,城乡兼胜南北交融,古今并陈沧桑荣辱……

  这座繁华的不夜城,似乎没有一刻安静下来。入夜,维多利亚港两岸灯火辉煌,奔忙的车流、购物的人群,还有餐厅、酒吧、大排档的霓虹灯彻夜闪烁。夜幕下漫步兰桂坊,仿佛让人一头扎进那活色生香的世界。

  张爱玲曾经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写道:“比我较有诗意的人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在香港山上,只有在冬季里,北风彻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味。”这是她对电车的眷恋,也为叮叮车打上了文化的标签。

  我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有轨电车、经历百年变迁的叮叮车,视为香港这座城市的“时髦物”。但是香港这座高速运转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至今完好无损地将百年古董保存下来,可见这座城市的怀旧情结。坐上古老的叮叮车,微风拂面,叮叮车清脆的铃声在耳边回响,一种莫名的怀旧情绪油然而生。我好像穿越时空,触摸到了时光岁月的痕迹。

  叮叮,叮叮……随着双层电车缓慢驶入上环,我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港片中那个熟悉又陌生的香港,夹杂着海味杂货气息的海风扑面而来。多年生活在香港的女企业家徐蒂告诉我:“香港迷人的独特魅力来自她的文化气质,这使她地方虽小却多姿多彩,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特殊的背景让她恍如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绚丽的万花筒,一座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大都市。回归二十年了,如今香港依然保留着她原本的模样,香港还是香港的样子,香港人喝早茶吃夜宵的传统生活方式没有改变。”

  清晨的香江水,大约也是闲来无事,轻轻拍打着堤岸,潮起潮落发出低沉又渺远的声音,犹如呢喃,犹如吟唱。眺望远方,巨轮的鸣笛声让我感知到这条大江的古老,让我感知到它来之悠悠,去之遥遥。

  香江之恋,在我心头。

(2017年06月29日  来源:求是网-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