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出分那天,闺蜜把我拉黑了。

 梦流水 2017-06-30

本文约 2800 字,阅读时间 10 分钟。



「编者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林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本文系执笔者在采访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1」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一切都已为时太晚。


而我至今都不明白的,则是如何挽回一段断裂的关系。即使责任不在我,甚至不在彼此间的任何一方。


告别就是这么难。



「2」


2015年夏天,我高考失利。


高考,诚然是人生的一道坎。无论家长、老师还是我们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无非是为了去掉所有借口,让我们能够在面对结果时求个踏实、说句无悔,别无选择地把成败与自身实力挂钩。


可我没能得到我想要的。


我不是个很信命的人,但我也同意高考是实力与运气的双重考验——不幸的是,我可能就是运气不太好的那一批。


那年的6月7日、8日,天气闷得惊人,我还偏偏得了感冒,在考场上头昏脑胀,密密麻麻的小字儿在眼底投下一轮阴影。


十几天后下分,果然成绩比平时水准差了很多,我强撑着完成了报考,最终只落得湖北省的一所二本院校。


家人不满意,我也不满意。


我的成绩通知单被翻了又翻,窗外工厂的烟囱排出又一轮黑烟。



「3」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城市。


我一直以来的理想,就是去北京上大学。


一方面是由于离家近,另一方面是那里优厚的教育资源,在我心里为好大学和北京的大学画了个等号。


想去一所好大学的愿望,在我看到那所二本院校的录取确认网页时愈演愈烈。我知道在北京读书对以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不想从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就低人一等。


于是我跟我妈说,我想复读。


复读的艰辛我考虑过,但如果我不复读,以后只会过得更艰辛。我想再试一次,赌上这辛苦的一年。最后的结果无论是好是坏,起码我尽力了。


人生这条路,我不想将就;所以复读这条路,我从未犹豫。



「4」


我仍然在我原来那所高中复读。


也就是在那个新班级里,我认识了小何,我讲到的“闺蜜”。


复读班的学期开学很早。在确定了复读意愿和办完手续后,一个拼凑起来的班级诞生。


我头一次觉得熟悉的教室是那样狭窄,因为里面塞满了三十几个不甘于命运的灵魂。


人有面善之缘。大家都喜欢眼睛大大的可爱的女孩子,我也不例外。小何就是这样的人,也是我的复读班的同桌。


她也是不认命,一心想去北京,或者其他地方也好,但一定要是个好学校。从前环境的局限带给我们一股子艮劲儿,非要跟现实一争高下。


相似的价值观和相似的背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如果有人想拍一部有关校园生活的电影,要寻找两个女生间友谊的元素,我们那时候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样本。


复读的这一年,她住校我走读,她不想在学校住的时候,我还经常偷偷地把她带到家里住。


当时我妈对她比对我都好,因为小何的父母都在北京上班,只有她自己在河北上学。我妈很心疼她,天天让我给她带水果。


我有辆电摩托,我们经常在吃饭的时间骑出校门,在大街上兜风。每天晚上上自习之前,都一起去学校小超市买零食。每次考完月考,我们都躺在操场的假草皮,数着勉强可见的几颗星星,聊的是高考和大学。


有一次她发烧,要留医院打点滴。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她听不到,等她回来时,我就全部给她再讲一遍。


……


总之所有的过往,都是最平凡也最真诚的往事,都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剧情。


那时,我们设想了好多高考完要做的事。我们想一起去打工挣钱,然后一起去台湾吃小吃,再慢慢地从南方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玩回来。


——可最后,我们什么都没做。



「5」


我和小何的关系,在第三次模拟考试后悄然改变。


在一年复读的过程中,我们历次考试的成绩其实相差不多,你追我赶。但在三模时,我考了全班第一,她不知道什么原因,排到了倒数。


那几天小何特别不开心,跟我也不像从前那样。我感到一道无形的幕布把我们隔离开来。我们不再一起吃饭、一起消遣,并在一起的书桌间好像隔开了几十米。


从这之后到高考的一段时间,我和她都很少交流,基本上就没说过什么话。


这种微妙的僵持,持续到了高考的前夜。那时我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要加油、稳定心态之类的。


小何只回复了一个“嗯”


6月7日很快来临。


第一次高考是紧张,第二次反而很平静。


考试前几天下了大雨,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我身体状态也不错,翻翻黄历的话可能是“万事皆宜”。


48小时,6张试卷,我就这样结束了一年的辛苦。出了考场,我和妈妈热烈讨论了一会儿,就马上要来手机给小何发了消息。


我说:你感觉怎么样?


直到深夜她才回复我:不好。


后来的事情表明,这两次尴尬的交流还不是我们关系的谷底,只是风暴的开端。



「6」


我又享受了一次从考完到出分的清闲。


第二次拿到成绩通知单,我觉得还算满意,至少发挥到了应有的水平。那几天我忙着查学校、填志愿,也觉得小何当初可能只是一时心情不好,就没再多问。


6月底,录取情况公布了,我被林业大学一本录取,如愿来到北京。我很开心,终于没有白费两年的功夫。


欣喜之余,我又赶紧去问小何。小何回答我说,“我报上了一所三本,在南方”。


我本想回复她一些平常的鸡汤式的话语,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发出,就看到这句消息的后面,紧接着一句:


“以后我们不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再见。”


等我再发消息过去,发现她已经把我拉黑。



「7」


我和小何的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没有下文。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曾试图联系她,但也从未有回音。


我像回放电影一样,检视过我们相处中的每个细节,却总是想不通我在何时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伤了她的心。



「8」


我曾认为,小何只是个比较悲观的特例,成绩不够理想就失去了希望,因此她说“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只是出于自卑和愤怒。


我也曾认为三本和一本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同,好的大学也不一定代表着好的人生,往后还要靠在社会的奋斗,没什么差别。


可来到大学,我却常听别人说起,高考不是“人生节点”,而是“人生起点”


“好高考就是好大学,好大学就是好文凭,好文凭就是好工作。”高考又似乎真的把我们放进了不同的世界。都市或县城、一本或三本、好专业或坏专业,都是天壤之别。因此——我们的一生就已经定型了吗?


孰是孰非?我感到困惑。





「后记」


2017年5月8日,我策划了「高考倒计时:这是我的青春。」主题互动,在留言板上获得了60多条留言。


在我认为那条推送早该偃旗息鼓的近一个月后,5月30日晚上,我又突然接到了一条新留言,内容如下。



这是我读过的最简短而戳人的故事之一,于是我联系到了留言的那位读者,听她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执笔完成了这篇文章。


我能理解,有些读者的高中一本率高达90%以上,因此对于“小何”的表现,可能你的第一反应是“戏多”,或者“别人考得好,她在多想什么”


但小何代表的群体确实存在,在面对这样的心理落差时,谁都很难平衡。同桌考上清华而你来到211,和复读时的同桌考上211而你在三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记录这段故事,不是为了抱怨命运,也不是在强调三本和一本的不同,更不是嘲笑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在高考中达成自己愿望的人。


谁也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能让未来少一些遗憾。


还是那句话,奋斗终归未晚。



---   END   ---


今日互动

「你在哪里读书?你对你的高考成绩满意吗?」


本期作者丨锦岩

故事来源丨橙子

音乐丨海阔天空 - BEYOND


邀你发现,属于年轻人的小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