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宝典】老中医眼中的消暑高手 竟是这些常见食物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6-30



    夏天是最“难熬”的季节,一桌山珍海味却难有胃口,满眼青葱却热得不想出门,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威胁身体健康。


    其实,在饮食上稍加注意,选择具有清热、利尿、消水肿功效的食物,就能防暑降温。



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效,是夏季解暑佳品,凡暑热烦渴、小便不利、伤酒等人群均适合食用。西瓜尽量不要冷藏,以防伤脾胃。


小贴士


用西瓜皮(又名西瓜翠衣)煎水饮,其解暑效果很好。

西瓜全身是宝,瓜瓤是防暑降温佳品,就连果皮也可入药焙干,研末外用还能治口疮,而且瓜皮利尿作用更强。中暑的人气短乏力,建议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粳米、西瓜翠衣、甘草搭配的“清暑益气汤”可以补气。



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锅里加水煮沸后放入绿豆,盖上锅盖三分钟后关火,这时清热解毒效果最强。但是绿豆性寒,容易腹泻的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小贴士


绿豆汤好喝,但要熬得酥烂却很难。

推荐三个方法能熬出一锅“开花”汤。将绿豆泡入沸水中焖煮20分钟,然后撇去上面浮壳,再煮15分钟,就开花酥烂;也可将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一下再煮,绿豆很快煮烂;或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放入冰箱冷冻4小时,取出再煮,绿豆很快酥烂。



荷叶味苦性平,气清香,善清暑邪以化浊。夏日如以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之功,对中暑、痢疾、恶疮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可炒食、凉拌、煮汤,若配以温中散寒、除湿开胃的食物,可起到制约苦瓜苦寒的作用。



绿茶或花茶最适合夏季饮用,能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止渴消暑。实践证明,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大量出汗后喝绿茶还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喝绿茶时,最好现泡现喝。



热天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易烦躁伤心。莲子芯的味道虽苦,但可清心火,还有降血压作用,适宜体质虚弱、心慌、失眠多梦的人。可以取莲子心2克,开水冲泡,当茶睡前饮用。



黄瓜爽口、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夏天生吃解渴,烧黄瓜蛋汤也宜。黄瓜性凉,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肺寒咳嗽者应少吃。黄瓜不宜高温加热,凉拌生吃最好。



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菊花可以泡茶饮,配枸杞补肝肾,加桑叶治感冒。


小贴士


在家自制降火“凉茶”

用菊花、葛花、槐花、金银花、玫瑰花各取1克直接泡水饮服。这个方子不仅能清热解暑、行气解郁,而且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很适合女性夏季饮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早起后,喝一大杯温蜂蜜水,有助于化解暑热。



海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力透支。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海带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海带可焯水后凉拌,也可短时间清炒或用来熬汤。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热、养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适宜脾胃虚弱或病后体虚者食用,并能防治便秘。



鸭为水禽,其性寒凉。据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炎热的夏季,若体内有热,易上火,表现为低热、虚弱、食少或水肿者,清炖鸭子,吃肉喝汤,有“清”与“补”的功效。



姜、醋不但能够调味,还有杀菌功效。夏季吃凉菜时,适当加姜、醋、蒜,能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