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雕刻家的润刀费能够如此高(修订版)

 斗柄 2017-06-30

首先声明下,纯属抛砖引玉,不代表观点绝对正确。

正如现在大家感受到的,寿山石行业目前处于市场的底部盘整阶段,如同中国股市的走势一样,盘整必然意味着洗牌和重组,大浪淘沙见真金,海潮退去看裸泳。当然,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讨论盘整的万般生态,也不是猜测盘整的时间长度,只是聊聊雕工。



回到主题,为什么有的雕刻家工钱越收越低,有的依然坚挺,有的却越收越高呢?其实还是市场在起决定性作用,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支撑的价格总归要回到地面的,也许还会砸在大坑,停留在地平面以下。


那市场的牛顿定律在哪?一定有很多新玩家会有这个疑问。

个人认为:市场的牛顿定律始终还是工石在起决定作用的,也就是工艺好石头好的作品容易有高价格。除了完美到极致的素章,工艺就很重要了。工艺好的,作品精彩的,对石头的处理不仅是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薄意大家林清卿。套用今天的流行语:脱离工艺讲作品都是耍流氓??。因此,有些雕刻家为什么润刀费如此高,正是因为他们的工艺能够得到广大石友的认同,市场的检验。个别曲高和寡的,另当别论了。


那什么样的工艺能够是值得高润刀的呢?来看看高润刀的精品,如下:

一、结构匀称。作品印钮和章体的比例接近黄金比例风格,在视觉上,均匀和谐,不会给人以头重脚轻或者头重脚轻之感。


二、视觉冲击力强。很讲究俏色的应用,以及装饰的搭配。


三、也是最重要的,讲究印钮形体的造型,精神的表现。每一件作品的瑞兽,都是一种精神昂扬饱满的状态,彷佛它就是世界的主宰。身体造型则都有一种外向的张力,丰富的层次下,你仿佛可以看见那无穷的力量。陈为新先生的作品辨识度无疑是极高的,稍有接触的玩家几乎都能一眼辨识,每一件都是他想传达的精神的延续。



上面的都是成品。空谈结果,不讲过程,应该也是耍流氓。让我们继续往下。先看看几件粗胚,如下图:


(以上是在陈为新工作室随手而拍,认真看看,满满的刀痕)所用器具如下:


(上图的叫手凿。看多了牙机雕刻的朋友可能对这玩意会很陌生,是的,这是最传统的工具,寿山石雕刻的本源技法就是由此刀具衍生出来的。如果说石雕技法是绝世剑法,那手凿就是绝世宝剑之干将莫邪。)


为什么要看上面这么一大段图片和介绍呢?因为前面说了型感和造型,那胸中乾坤有了,也不能纸上谈兵不是,还是需要一步一步的去实现的。万丈高楼,也是平地一层一层建起来的。


如上图,这就是满满纯手工手凿的效果,牙机雕刻是出不来这个效果,那怕照着这个样子慢慢的抠,慢慢的磨。为什么呢,这里就是雕塑艺术中块面、型感等概念了,三言两语很难一下子讲清楚。简单的举例下,凿刀的刀是如上图尖的,用力所过,刀痕是一个个平面,打胚造型是一层一层往下雕的,所以能雕出那种特别有层次感和线条感的感觉;牙机是齿轮带动转头,表现出来必然是弧面的效果,很难出来这样层次和型感的感觉。也许有些人觉得有弧面效果也不错?是的,有部分作品也确实如此,他的型感风格比较拙和柔。但是,对于那种需要表现挺立精神的型感,也许就只有手凿才能完美的表现出来。手凿的每一刀都是一道精美爽利的线条,特别是一些需要角度比较小的线条和表现,会显得很凌厉,很给力;而牙机再怎么磨都磨不出来那种感觉。有写字的朋友拿以前临摹的经验就知道了,临摹的再好,认真看下,总能找到一些生涩的笔痕,临摹的再好的作品都是骗不了人的。看看下图前右腿,是不是觉得特别有层次感,而且肌肉特别有味道。


再往下:


那眼神,锐利的要人命,太给力了。这眼神就是手凿这种刀路才能体现出来的效果。牙机那怕用再细的转头,都很难出来这种效果。为什么呢,旋转的弧度,里面无论深浅,表现一定是圆润弧度的,如前所述多显的比较圆润,容易出来一种钝的感觉,显胖。而很多老作品为什么多有瘦的感觉呢,主要就是前述的工具以及技法的原因。

另一方面,纯粹手工的作品,还有两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

1.需要有强烈的“工匠精神”。沉的下心,静的下气,愿意踏踏实实的进行创作。特别是广受推崇的雕刻家,这点坚持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毕竟越是有名市场越好,追捧者越多,应酬交往也往往越多。

2.必定有强烈的艺术追求。要知道,现代机械最厉害的作用就是提高了生产效率,牙机于寿山石雕的应用亦是如此。纯手工手凿,一道道雕琢而过,固然更有层次感更凌厉,但无疑也更耗时,更需要耐心。同时,单件作品的工期长了,从经济上而言,无疑也是有损失的。愿意如此的雕刻家,必然有强烈的艺术追求,更追求作品的艺术效果。


有了很高的艺术休养,对造型具备强大的掌控力,并愿意潜心而为,不受外界干扰,所以作品才能够如此精彩生动,独树一帜,自成一格。或者正如众多专家对陈为新大师的评价:汲古“为新”,这充满感性与气场的名字,也许恰恰是陈为新雕刻事业的宿命预言,预示一代雕刻大师的诞生,亦是对其一生艺术追求的生动写照。师从潘惊石,宁根固底,取法乎上,深造自得,以其对寿山石雕艺术独有的天赋和痴情,远绍古代玉器纹饰、秦汉印钮法乳;近挹现当代名家妙绪,旁涉美术、篆刻,博采众长,遗貌取神。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推陈出新,再学习思考再推陈出新,陈为新先生的作品跳开了传统清宫风格的束缚,走向更深邃的高古,充满了特有的型感及艺术语言。其作品涉猎广泛,无论是钮饰、圆雕、拉丝、透雕、薄意皆擅;古兽、龙凤、龟禽、博古俱精;尤其是古兽钮雕,巧思妙构,形态各异,神完气足,栩栩如生。上追汉唐石刻古风,下能融传统东、西两大流派于一炉,造型浑朴,刀法洗练,以形传神,意蕴深邃。




陈为新,字宇石,1973年生,福建罗源人,福建教育学院雕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又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师从治钮艺术家潘惊石,又得书法篆刻家林健的悉心指导,致力于研究“四灵” 神兽艺术,将其融于文玩清供创作之中,作品《螭虎穿环》被福建博物院收藏、《太狮钮》被长乐博物馆收藏。国家级职业资格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工艺美术名艺人,现为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福建省罗源县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 ,著有《陈为新刻石》。

2011年9月28日《螭虎戏环》被福建博物院收藏。

2011年10月《十二兽首》获第五届中国福建寿山石艺术家作品展金奖。

2011年12月《玺印春秋》获福州市第二十一届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如意奖大赛金奖。


2011年11月11日首届福建省工艺品(寿山石雕)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
2012年5月15日《赐福》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2012年10月28日《春华秋实》获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工艺美术最佳创意金奖。
2012年5月1日《十二生肖(把件)》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金奖。
2012年3月30日经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3年1月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特聘为研究员。
2013年5月13日《砚池墨雨》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金奖。
2013年10月25日《芙蓉(对章)》获第九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金奖。
2013年3月获福州市人民政府二级名艺人荣誉称号。
2014年8月22日《太狮钮》被长乐市博物馆收藏。
2014年10月26日玉石雕类作品《“丝路”吉祥物》获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精品奖”金奖。
2014年12月31日《十二兽首(12件套)》获首届“秀美罗川”福建省玉石雕刻艺术展“优秀奖”。
2014年4月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高级技师。
2014年9月获首届中国寿山石雕新秀创作大赛金奖。
2015年10月被评为第六届中国民间艺人节“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
2015年5月《印八仙》获第八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金奖。





陈为新大师部分专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