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读特稿:6月被读爆的30篇菌群文章!

 zuochachideng 2017-06-30

Wow~有个默契的靠谱IT男做合伙人就是这么任性和幸福!之前我只是在一次讨论会上随口说过,没想到他居然悄悄地给做出来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推送文章,我提前把按常规明天才可以看到的内容分享出来。

程序告诉我说,这是热心肠日报的第435期内容。呃(⊙o⊙)…时间过得真快,热心肠日报已经服务大家400多天了!热心肠先生都老了,不过也减肥成功了…

废话不多说了,就请你好好享用下面的超级大餐吧:

6月,以下这30篇菌群文献最受欢迎:

一图读懂:菌群+生化+分子,开天辟地!(超强Science文,必读)

Science[IF:37.205]

2017-06-23

① 肠道微生物对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它们将各种各样的膳食成分、工业化合物和药物代谢成不同活性、毒性和寿命期的代谢产物;② 这其中的化学机制往往与人体自身的酶有所不同,但以往人类对此知之甚少;③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相关机制的系统性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④ 对肠道微生物代谢外来化合物的分子机制的理解,将最终引导个体化医学和营养,指导毒理学风险评估并推动药物发现和研发。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xenobiotics by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DOI:10.1126/science.aag2770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外来化合物代谢,外源性物质,毒理学,个体化营养,个体化医学,新药开发,药物动力学

NEJM:一图彻底读懂肠易激综合征(IF: 72.4,超级综述)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2.406]

2017-06-29

①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慢性疾病,有时引起失能,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② 传统认为IBS无明显结构或生化异常,新证据表明其具备不同病理生理紊乱,不太可能只是单一疾病或精神(躯体感觉)障碍;③ 罗马IV标准认为IBS是与排便疼痛、粪便次数或形态相关的复发性腹痛,普遍伴有腹胀,有特定发作时间规律;④ 在美国,发病率为7-16%,女性及年轻人居多,其带来巨大医疗负担,准确诊断、减少侵入性检查、推荐有效治疗方法,都很必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OI:10.1056/NEJMra1607547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泻,便秘

40分强文:一图读懂母亲菌群&营养如何塑造孩子免疫系统!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39.932]

2017-06-12

① 未出生的胎儿暴露在大量母亲菌群的代谢产物中;② 肠道菌群组成表现出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且受到包括营养在内的环境因素影响;③ 母亲菌群可代谢饮食组分、药物及毒素,代谢产物可被传递给发育中的胎儿或母乳期的新生儿;④ 本综述讨论了营养、母亲菌群及摄入的化学物质之间的复杂互作,总结了这些因素对后代免疫系统的影响;⑤ 例如,母亲受到的压力(包括LPS、营养不良等)通过诱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而弱化后代的免疫系统。

How nutrition and the maternal microbiota shape the neonatal immune system

DOI:10.1038/nri.2017.58

关键词:营养,母亲菌群,免疫系统

暨南大学团队:可乐伤菌,长期饮用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

Cell Discovery[IF:N/A]

2017-06-20

① 长期摄入无咖啡因型高糖可乐饮料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疾病起促进作用;② 饮料通过破坏机体肠道菌群结构,使表达IL-17的致炎性Th17细胞水平显著上升,并最终加重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膜炎(EAE,模拟人类多发性硬化症)疾病的发生;③ 高糖成份是罪魁祸首,但不排除饮料里其他成份是否具有不良作用;④ 咖啡因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向中枢神经浸润从而对中枢神经起保护作用,但不抑制炎性Th17细胞的上升。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caffeine-free high sucrose cola beverages aggravates the pathogenesis of EAE in mice

DOI:10.1038/celldisc.2017.20

关键词:可乐,高糖,咖啡因

Nature Reviews:全新的益生元定义和范围!(必读综述)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IF:13.678]

2017-06-14

① 2016年12月,国际益生菌与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发布共识声明,更新了益生元的定义和范围;② 对益生元的新定义是:能够被宿主体内的菌群选择性利用并转化为有益于宿主健康的物质;③ 新的定义扩展了益生元的概念,包括可能的非碳水化合物物质,可应用于胃肠道外的身体其它部位,并且益生元的类型不再仅限于食物;④ 共识声明的目的在于促使利益相关者合理地使用“益生元”这一用语;⑤ 最后,本文回顾了益生元的发展、益生作用及相关立法。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SAPP)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prebiotics

DOI:10.1038/nrgastro.2017.75

关键词:益生元

一文读懂:菌群代谢产物如何影响健康及免疫系统

Cell Metabolism[IF:18.164]

2017-07-05

① 免疫细胞的发育及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菌群代谢产物;② 肠道细菌可将饮食中的组分转化为免疫调节代谢产物:降解纤维素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具有抗炎症作用;③ 肠道细菌可对宿主的代谢产物进行生化修饰:将初级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牛磺酸可提升粘膜上皮的完整性,而胆汁酸可抑制促炎症因子的释放;④ 肠道菌群从头合成的代谢产物ATP及多糖A对免疫系统也有关键的调节作用。⑤ 本综述重点关注调控肠道-免疫轴的分子机制。

Understanding the Holobiont: How Microbial Metabolites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Shape the Immune System

DOI:10.1016/j.cmet.2017.05.008

关键词:菌群代谢产物,免疫系统

Nutrients:不同苹果显著改变菌群多样性,但效果各异

Nutrients[IF:3.550]

2017-05-24

① 本文通过体外结肠模型研究Renetta、金冠和粉佳人三个品种的苹果对肠道菌群的影响;② 三个品种苹果显著改变菌群多样性,增加放线菌相对丰度、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③ Renetta和金冠苹果显著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双歧杆菌丰度;④ Renetta苹果增加柔嫩梭菌丰度、丁酸和多酚代谢物含量;⑤ 苹果(尤其是Renetta)体外可明显改变菌群组成和代谢活动,可能与人类健康有关;⑥ 需要人体干预研究证实该结果和研究潜在的有益作用。

Effects of Commercial Apple Varieties on Human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Output Using an In Vitro Colonic Model

DOI:10.3390/nu9060533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illumina 16S rRNA基因测序,苹果,纤维,体外分批培养发酵,果胶,多酚,原花青素,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Nature:在肠道中选择性清除致病大肠杆菌(重磅)

Nature[IF:40.137]

2017-06-14

① 在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分离株中,每种不同的菌毛类型可使细菌定殖在一种宿主环境中;② 1类菌毛——黏附素FimH结合膀胱表面的甘露糖,介导UPEC在膀胱中的定殖;③ 小鼠模型中,F17样菌毛及1类菌毛促进UPEC在肠道中定殖,前者与肠道致病菌的菌毛类型类似,但只在肠道外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存在;④ 利用M4284(一种高亲和力的抑制性甘露糖苷)靶向FimH,可减少不同UPEC分离株的肠道定殖,同时可治疗尿路感染,并且不影响肠道菌群结构。

Selective depletion of uropathogenic E. coli from the gut by a FimH antagonist

DOI:10.1038/nature22972

关键词: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甘露糖苷,甘露糖,菌毛

Nature子刊:神药二甲双胍治疗二型糖尿病,靠改变肠道菌群?

Nature Medicine[IF:29.886]

2017-05-22

二甲双胍广泛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是其发挥功能的部位;① 随机双盲试验中,二甲双胍治疗初治二型糖尿病患者4个月后,对肠道菌群有很强的影响;② 安慰剂组转换成二甲双胍继续治疗2个月后,对其肠道菌群影响也很大;③ 将二甲双胍治疗后的粪便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小鼠葡萄糖耐受得到改善;④ 二甲双胍影响来自两个不同门的细菌的生物功能,并调节菌群编码金属蛋白和金属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

Metformin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of individuals with treatment-naive type 2 diabetes, contributing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drug

DOI:10.1038/nm.4345

关键词:二甲双胍,初治二型糖尿病患者

Nature医学:中国年轻人群的肠道菌群及血清代谢组

Nature Medicine[IF:29.886]

2017-06-19

① 在中国年轻人群(包括瘦子与肥胖者)中进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② 鉴定出肥胖相关且与循环代谢产物改变相关的肠道菌群物种;③ 多形拟杆菌(一种可发酵谷氨酸盐的共生细菌)的丰度在肥胖者中显著降低,且与血清谷氨酸盐浓度负相关;④ 给小鼠喂食多形拟杆菌可降低血清谷氨酸盐浓度,并缓解饮食诱导的体重增加及肥胖;⑤ 减肥手术可部分逆转肥胖者的肥胖相关菌群及代谢变化:包括增加多形拟杆菌丰度并降低血清谷氨酸盐的浓度。

Gut microbiome and serum metabolome alterations in obesity and after weight-loss intervention

DOI:10.1038/nm.4358

关键词:肥胖,减肥干预,血清代谢组

Gut:喝酒伤菌害肝,补充Akk菌或可缓解

Gut[IF:16.658]

2017-05-26

① 与健康人相比,酒精性肝炎(ASH)患者的粪便Akk菌丰度降低,间接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② 酒精灌胃野生型小鼠可显著降低Akk菌丰度,口服Akk菌可恢复酒精诱导的Akk菌损耗;③ Akk菌可预防性减少肝损伤、脂肪肝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防止酒精诱导的肠泄露,增加肠道黏液厚度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④ Akk菌可治疗性改善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肝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Recovery of ethanol-induced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depletion ameliorates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DOI:10.1136/gutjnl-2016-313432

关键词:AKK菌,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炎,肠道屏障

JAMA子刊:剖腹产与后代较高的肥胖风险相关

JAMA Pediatrics[IF:10.251]

2016-11-07

① 选取1996-2012年间15271名孕妇及对应的22068名后代,其中4921名婴儿是剖腹产出生的,从后代的9-14岁开始,跟踪随访至20-28岁;② 在随访期间,后代的总体肥胖率为13%,剖腹产后代的肥胖风险显著高于顺产后代;③ 曾经进行过剖腹产的产妇,其通过顺产出生的后代患肥胖的风险,相对于连续剖腹产的产妇的后代降低31%;④ 在家庭内的分析中,剖腹产后代的肥胖风险比顺产后代高出64%。

Association Between Cesarean Birth and Risk of Obesity in Offspring in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6.2385

关键词:剖腹产,肥胖

Microbiome:所有疾病,或都可见变“坏”的菌群!

Microbiome[IF:8.496]

2017-06-24

① 人类和动植物都是和菌群互作的共生体,菌群高度多样、精妙的生物地理分布、精密复杂的分子交流,维持共生体相对稳定;② 当菌群失衡,原本温和且非致病的内源微生物,或是凶猛的外源传染性微生物,都可能侵袭宿主;③ 宿主特定基因突变、菌群和环境因素,联合促进疾病发生,除少数遗传性疾病,大多数疾病已与菌群建立关联;④ 或可大胆假设,共生体所有疾病(不论急性/慢性、感染性/非感染性、局部/全身),都可见健康菌群转变成致病菌群。

How holobionts get sick-toward a unifying scheme of disease

DOI:10.1186/s40168-017-0281-7

关键词:病原功能体,共生体,健康菌群,致病菌群

Cell:促进长寿的肠道细菌分子靶点和代谢产物!

Cell[IF:30.410]

2017-06-15

① 通过筛选3983个大肠杆菌突变体,发现删除其中29个基因,促进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而许多突变体还阻止肿瘤生长和淀粉样β蛋白积累;② 突变体通过多糖可拉酸(CA)来调节线粒体动力学和未折叠蛋白响应(UPRmt),这促进长寿;③ 纯化的CA聚合物则通过响应UPRmt的转录因子ATFS-1以显著促进宿主的寿命,这样的效果在不同物种中均呈现;④ 这是首次发现促长寿微生物的分子靶点以及相关细菌代谢产物。

Microbial Genetic Composition Tunes Host Longevity

DOI:10.1016/j.cell.2017.05.036

关键词:长寿,可拉酸,线粒体动力学,未折叠蛋白响应,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益生菌

Cell:肠道细菌向宿主线粒体发出长寿信号!

Cell[IF:30.410]

2017-06-15

① 介绍同期杂志“微生物遗传组成调节宿主寿命”这项研究;② 研究者利用秀丽隐杆线虫,鉴定出肠道细菌影响宿主线粒体动力学和衰老的特殊机制;③ 这是突破性的进展,是通过类似方法调节人体肠道菌群以调节衰老过程的历史性第一步;④ 未来,可能可利用特殊的“益生菌”或多糖可拉酸(CA)来调节哺乳动物的寿命,这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⑤ 文中通过简单明了的示意图,说明这项新研究的主要发现。

Microbiome and Longevity: Gut Microbes Send Signals to Host Mitochondria

DOI:10.1016/j.cell.2017.05.048

关键词:长寿,可拉酸,线粒体动力学,未折叠蛋白响应,菌群-宿主相互作用,益生菌

Lancet子刊:视肥胖为病,势在必行!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IF:19.742]

2017-06-07

① 根据WHO于2017年5月发表的报告,欧洲成年人肥胖的流行性持续增加,该报告显示年轻人肥胖的流行程度高于中老年人,推测是越来越多儿童肥胖导致的;② 2017年5月20日发表的意见书中,世界肥胖联合会主张,“儿童肥胖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应等同于疫苗管理”——通过积极的政策预防疾病;③ 为实现有效的预防方法,须将肥胖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肥胖已符合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疾病的定义;④ 政府应采取行动,改变饮食环境、建筑环境及促进锻炼。

Should we officially recognise obesity as a disease?

DOI:10.1016/S2213-8587(17)30191-2

关键词:肥胖,预防,疾病

Oncotarget:肠道菌群中的癌症杀手

Oncotarget[IF:5.168]

2017-04-21

① 本研究旨在识别并鉴定具有广谱抗恶性肿瘤(包括实体肿瘤及淋巴瘤)潜能的肠道细菌;② 从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中收集粪便样本,检测其对癌细胞的影响,并获取具有潜在抗恶性肿瘤活性的细菌;③ 大多数具有抗癌活性的细菌属于放线菌门,也有一些属于变形菌门或厚壁菌门;④ 在癌症动物模型中,细菌的培养上清可高效地抑制肿瘤生长;⑤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产物可抑制肿瘤的转移,并可清除远离肿瘤部位的癌细胞。

Cancer killers in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diverse phylogeny and broad spectra

DOI:10.18632/oncotarget.17319

关键词:抗癌作用

TEM:肠道菌群、内分泌干扰物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综述)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10.893]

2017-05-29

① 内分泌干扰物是现代工业化国家糖尿病流行的重要因素;② 本文综述了砷、镉、铅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盐、BPA、领苯二甲酸盐、人工甜味剂,乳化剂、消毒产品等内分泌干扰物可显著改变肠道菌群;③ 并影响脂肪代谢、糖异生和糖原分解;④ 鉴定菌群、酶和代谢物可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可能方案;⑤ 粪便菌群移植等基于菌群的治疗方案有望防治糖尿病,其效力和耐久性需进一步研究。

Gut Microbiota,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and the Diabetes Epidemic

DOI:10.1016/j.tem.2017.05.001

关键词:内分泌干扰物,糖尿病

SR:不同类型的肠道菌群利用纤维的能力存在差异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2017-06-01

① 根据主导菌群的不同,将肠道菌群分为2类:普氏菌属主导、拟杆菌属主导;② 对于普氏菌属主导的肠道菌群,三种纤维(低聚果糖、高粱及玉米中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均显著促进了单一普氏菌属OTU的生长,并产生相同水平的以丙酸盐为主的短链脂肪酸;③ 对于拟杆菌属主导的肠道菌群,上述三种不同的纤维使不同的OTU富集,并导致不同的短链脂肪酸水平及比例。

Fiber-utilizing capacity varies in Prevotella- versus Bacteroides-dominated gut microbiota

DOI:10.1038/s41598-017-02995-4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纤维,普氏菌属,拟杆菌属

BJ:人体肠道菌群入门介绍

BIOCHEMICAL JOURNAL[IF:3.797]

2017-05-16

① 人类肠道菌群的复杂、动态变化,对宿主的内稳态和疾病产生显著的影响;② 婴儿期多种因素影响肠道菌群的建立,现认为膳食是一生中肠道菌群形成的主要驱动之一;③ 肠道细菌在维持免疫和代谢稳态和防止病原体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细菌组成改变(菌群失调)与许多炎症性疾病和感染的发病机制相关;④ 此类研究的解释基于较全面地理解个体间差异、贯穿胃肠道的菌群的异质性、从菌群失调状态中鉴别病因的功能冗余和必要性。

Introduction to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DOI:10.1042/BCJ20160510

关键词:菌群失调,免疫,稳态,炎症,感染

TM: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失调(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020]

2017-06-08

① 断奶是猪的生活史中的关键事件,通常与严重的肠道感染及抗生素过度使用相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及公共健康问题;② 本综述解释了饮食及环境的改变引起的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失调,为何会成为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以及尚未明确的背后机制;③ 并关注了使用非抗菌药物(例如氧化锌、香精油、益生元、益生菌等)的代替方案,可用于重建肠道平衡,并让仔猪更健康地度过断奶后的过渡期;④ 最后讨论了仔猪肠道的体外模型可用于相关研究。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Postweaning Piglets: Understanding the Keys to Health

DOI:10.1016/j.tim.2017.05.004

关键词:断奶仔猪

Nature Reviews:人体肠道宿主、细菌及噬菌体的互作(综述)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IF:26.819]

2017-05-02

① 肠道菌群中包含细菌、古细菌、病毒、真菌及其它真核微生物;② 噬菌体作为肠道中的一大成员,具有调节细菌群落从而影响人体健康的潜能,但缺乏相关研究;③ 研究肠道中的细菌与噬菌体群落,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肠道稳态及肠道菌群的系统功能;④ 例如,对肠道中的细菌、噬菌体、宿主免疫细胞的研究,可提供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信息,并指导治疗;⑤ 理解噬菌体复制周期的调节,有助于利用肠道菌群改善疾病结果;⑥ 噬菌体是个性化医疗中的重要内容。

Ménage à trois in the human gut: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bacteria and phages

DOI:10.1038/nrmicro.2017.30

关键词:噬菌体

Nature Reviews:肠道细菌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综述)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IF:26.819]

2017-06-12

① 肠道共生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通过建立、维持和补充某个人菌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而促进健康;② 广谱性的抗感染方法(如卫生设施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在预防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的同时,也改变了正常共生菌的传播,反而影响人类健康;③ 本综述介绍了不同宿主之间肠道菌群传播的机制及影响因素;④ 共生菌及致病菌的传播机制类似,是否形成孢子影响了细菌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机制,共生肠道细菌的传播受到供体宿主健康状态的影响。

Transmission of the gut microbiota: spreading of health

DOI:10.1038/nrmicro.2017.50

关键词:益生菌,共生菌,多样性,菌群传播,致病菌

Microbiome:在微生物组研究中优化方法和规避误区(必读综述)

Microbiome[IF:8.496]

2017-04-21

① 本文旨在传达关于优化微生物组相关的实验设计、规避已知误区的建议;② 综述实验设计中最好的方法,介绍动物研究中常见的年龄、膳食、抗生素使用、宠物饲养、纵向不稳定性和共住期间微生物分享等,并对几种样品类型提出了最好的储存方法;③ 讨论应配合实验样本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的设计和分析,介绍了可用作阳性对照的大容量分析非生物DNA序列;④ 总结了通过多重比较的严格控制,及比较发现和验证性队列的方式提高实验稳健性的方法。

Optimizing methods and dodging pitfalls in microbiome research

DOI:10.1186/s40168-017-0267-5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猎枪”宏基因组,环境污染,方法,研究设计,最优方法

Nutrients:饮食通过肠道菌群影响过敏性疾病(综述)

Nutrients[IF:3.550]

2017-05-24

① 本文综述了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过敏的影响;② 大部分研究表明母乳可预防婴儿和儿童患过敏性疾病,未经高温灭菌的生牛奶可预防生命早期发生过敏;③ 膳食纤维和COPD风险呈负相关;④ 高膳食纤维可预防小鼠发生过敏性呼吸道炎症和花生过敏,其机制可能为膳食纤维和短链脂肪酸通过GPR43和GPR109a受体发挥作用;⑤ 高脂膳食可能通过肥胖或营养成分增加对过敏的易感性;⑥ 了解环境对菌群组成的影响,可开发靶向菌群的新型治疗方案防治炎症性疾病。

Diet Hypotheses in Light of the Microbiota Revolution: New Perspectives

DOI:10.3390/nu9060537

关键词:西方饮食,过敏,营养

PLoS One:4周“肠道大改造”,改善身体状况!

PLoS One[IF:2.806]

2017-06-14

① 肠道大改造(The Gut Makeover)主要措施:4周内限制精制糖/谷物/豆类/酒精/咖啡因/奶制品,足量(每天7杯)且多样(每周20-30种)蔬果,适量蛋白+橄榄油等脂类,不关注热量(细节请看下图或原文);② 用MSQ问卷评估21名健康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干预后体重明显下降,消化、认知和身心健康相关负面症状显著下降,类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减少,焦虑、抑郁等也显著减少;③ 这种特殊的饮食干预方法可能改善肠道菌群并进而给身体带来有益影响。

Microbiome restoration diet improves digestion, cognition and physic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DOI:10.1371/journal.pone.0179017

关键词:身心健康,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消化功能,膳食

CPB:抗性淀粉如何调节肠道菌群(综述)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5.104]

2017-05-25

① 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表明,抗性淀粉(RS)具有调节肠道菌群、肠道肽、循环生长因子,循环炎症介质等多种功能;② 本文综述RS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RS的结构、生化性质及细胞信号对营养的影响,突出了RS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效应;③ 膳食RS提高肠道菌群中布氏瘤胃球菌数量,增加短链脂肪酸的浓度、改善菌群的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④ 需加速研究RS的实际应用,如预防人类代谢性疾病、生产高品质肉制品等。

Resistant Starch Regulates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Biochemistry and Cell Signalling

DOI:10.1159/000477386

关键词:抗性淀粉

Cell子刊:肠道菌群不同,对面包产生的血糖反应不同

Cell Metabolism[IF:18.164]

2017-06-06

① 开展一项随机交叉试验,进行为期1周的饮食干预,受试者分别食用:通过酵母发酵的传统方法制作的全谷物面包、工业化制作的白面包;② 两种不同的面包对多项临床指标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③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保持着个体的特异性,并且在饮食干预下表现出可恢复性;④ 对不同类型的面包表现出来的血糖反应呈现出显著的个体间差异;⑤ 可单独利用菌群数据来预测个体会对哪种类型的面包产生较低的血糖反应。

Bread Affects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Induces Gut Microbiome-Associated Personal Glycemic Responses

DOI:10.1016/j.cmet.2017.05.002

关键词:全谷物面包,白面包,血糖反应

Microbiome:现有证据不足以支持子宫内有菌(必读综述)

Microbiome[IF:8.496]

2017-04-28

① 大众公认,人类胎儿环境是无菌的,生产过程中和出生后需要新生儿菌群,近期分子技术的研究揭示,健康妊娠过程中,胎盘、羊水和胎粪中存在菌群;② 本综述对支持这两个相反假说的证据进行关键性评价,支持“子宫定植假说”的证据非常微弱;③ 相关实验所使用的分子学方法不足以检测“低生物量”的菌群,没有污染的适当对照,无证据支持检测到的细菌仍具有活力;④ 通过剖腹产分娩的动物是无菌的,强烈支持哺乳动物胎儿环境是无菌的。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DOI:10.1186/s40168-017-0268-4

关键词:子宫无菌,子宫内定植

Nature Reviews:一文读懂真菌失调(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39.932]

2017-06-12

① 真菌失调及稳态是一个动态性过程,相比于实际的真菌感染可能更为常见,因此不断塑造宿主的免疫反应;② 本综述总结了特定的真菌区系模式与真菌失调相关;③ 并讨论了粘膜免疫如何进化出能够分辨真菌感染及真菌失调的能力,以及如何对两者产生不同的反应;④ 提出假设:肠道菌群失调是原核微生物群落及真核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复杂互作所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可影响宿主的免疫、健康及疾病。

Fungal dysbiosis: immunity and interactions at mucosal barriers

DOI:10.1038/nri.2017.55

关键词:真菌失调,粘膜免疫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热心肠先生,沈志勋,Miss Y.,花开,Archie,桃李不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