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进 | 学霸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

 tywqz 2017-06-30



编者注:施勇为2015年考生,这篇总结文章,既是过来人的反思,也饱含一位兄长的赤子之心。志愿填报在即,希望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


2015年高考,我考出了641分的成绩,然而,填志愿时我家却吵翻了天,志愿填报截止前还在吵。我身边的许多同学也经历了这样的情况,导致大家的心情都不愉快。下面我结合自己和他人的一些经验,给大家提一些建议,供参考。


志愿填报启示1


家长应该扮演好解答疑惑的角色,不该过度干预孩子的志愿填报。要知道家长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孩子不一定喜欢。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的高考志愿经历了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岐黄班(本博连读)到山东大学的口腔医学5+3,再到华中科技大学的药学的变化。虽然最后我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了,但我既没去成自己喜欢的城市南京。也没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心情十分郁闷。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和同学去一些大学进行实地考察(没有条件则通过网络查询),了解相关的专业,这样能更好地选择。


志愿填报启示2


志愿填报启示2: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不要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挑更好的城市和学校。一所二流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分数可能和985的冷门专业差不多,但是很多大公司和互联网企业会更愿意招一个名校冷门专业的学生,之后再着手慢慢培养。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大学转专业抱有太大的期望,因为转专业困难重重。在填报志愿时。你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做好计划。


志愿填报启示3


志愿填报启示3:不要以对专业名称的第一印象来选专业。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了解专业的内涵,如有的人认为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天天跟尸体打交道,但其实法医学有毒物分析、司法精神鉴定、物证分析等许多专业方向,只有法医病理学才与尸体有关:学金融学专业并不意味着你毕业后就能在商场叱咤风云,它是搞理论研究和分析金融的,虽然有些金融精英薪水高,但这个专业对你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要求很高。


志愿填报启示4


志愿填报启示4: 除去985,211的名校,选城市比选学校更重要,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和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第一序列,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其次,互联网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及很多公司校招基本上只去这几个城市。西安和哈尔滨因为大学聚集的优势,也受到招聘企业的垂青。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志愿填报启示5


志愿填报启示5:选二本院校,最好别出省。许多上了二本线的学生一心想远走高飞,想离家远点,殊不知省外的二本院校招生人数少,相较于省内的同水平二本院校,它们的录取分数更高。其实,离家近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


志愿填报启示6


志愿填报启示6: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读哪个专业,不妨选择基础学科而不是热门学科。热门冷门专业不停转换,毕业四年后到底什么是热门专业谁都说不准,其次很多学校跟风热门新专业,但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团队,毫无特色和个性,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虽然看似冷门,但在许多重点高校特别是“985工程”大学中,却往往是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强的地方。与应用性较强的“短线专业”相比,貌似冷门的基础学科专业通常能走得更远,发展空间更广阔。在理工科,数学、物理就属于这种基础专业,在文科,中文也是如此。


志愿填报启示7

志愿填报启示7:切忌急功近利。我一直希望自己大学毕业后能获得较高的收入,于是填报志愿时只挑毕业后高薪酬的专业看,其他专业则很少去了解,更别说深层次挖掘自己的兴趣了,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悔。不管学什么专业,成才周期都长,至于能不能赚到钱,主要看你学得好不好,是否有十足的热情去投入、钻研。



微博选编:填报志愿的那点事儿


@揣着怀表的兔子:选学校和专业是人生仅次于选第一份工作和婚姻的事情,因为那会决定你去哪个城市,认识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甚至决定你未来长长的一生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真的,选择永远比行动更重要。


@mm:填好志愿真的很重要啊,相当于高考多考50分呢。首先在选学校时,得参考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提档线以及平均分,千万不要报离你实际成绩差很多的学校,那样很浪费第一志愿。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最好跟你分数相差不大,第二志愿的分数线则要低于你的实际分,依次下去,不能盲目。另外,在选学校时还得看看该学校的基础设施、硕士点博士点等,为你以后深造打下基础。


@岁月流光:填志愿就好比师徒四人到了西天,回去还有一难,并且不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一家人的吵闹。记得当时我填的时候,家里人这也反对,那也反对,这个专业不让选,那个专业不让选,志愿改了一遍又一遍,不过我还是用眼泪征服了他们。未来的路是我们自己的,自己的选择,跪着也会走完。不希望永远活在家人的安排中,即使本意是好的。


@暖小皖: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是我始终坚持的观点。如果花几年时间,学自己不喜欢或无趣的专业,难道不是一种煎熬?何苦呢?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人的精神状态和学习动力肯定是较高的,学习起来也会很愉快。虽然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本专业工作,但快乐的大学时光不是随便就有的,也许因为感兴趣而钻研本专业,学得也就更深入,没准毕业后真的就往这方面靠拢。如果光因为专业热门而随大流,大学几年学起来会比较痛苦,即便毕业后从事这样的工作自己也不快乐,要是不从事专业又等于白学了。这是一个追求快乐的时代,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让自己快乐,何尝不可呢?


@景维隆:大学最重要的就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受到一定的锻炼,至于专业学习往往处于次要的地位。所以,我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大城市和一个好的大学。为什么?因为大城市的各种资源丰富,见的世面会更广,层次高度摆在那里,怎么着都能提升人生的高度。好的大学也是这样的,拥有丰厚的各种资源,大学期间的成长和进步与这些资源有很大关系。诸如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聆听各路专家讲座,拓宽了视野,革新了理念,见多才能识广,这些成长、阅历、收获,要比单纯的专业知识对人的影响更具有长期性,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人生高度以及人生志向和目标的追求有很多帮助。


@小鱼:当年没想要读大学,志愿也就填得很随意,然而误打误撞进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其实,我觉得,填志愿是要有些技巧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以一颗怎样的心去对待专业。有多少人自己不上进,然后怪在专业上?这个专业我不喜欢,所以我学不好,真的吗?如果你不能选择你喜欢的,何不去喜欢你选择的?


@dream one day:填报志愿时,当初我们那里还算是落后的,不知道什么是贴吧,什么是学校群,选择比较狭窄。现在不同了,没有你找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渠道,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全方面了解你感兴趣的学校,根据你的分数筛选相应的学校,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觉得最好是服从调剂,这样比较灵活,也很少会有录不上的情况。即使专业选好了,也还会面临诸如教学质量不好等问题,即使专业没选好,也可以后天培养兴趣,或许会发现新大陆呢。


@安然: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想要选择的专业,可以优先填报综合性大学,之后辅修一门专业,如此让你的大学更有选择性。


志愿填报关键时刻总渴望身边有高手能一眼洞穿真相,助你科学决策。我们为各位考生和家长邀请来一位高考名师和一位高考状元他们将从最容易被误解的专业、最容易被坑的大学院校两方面入手,为听众分享高考志愿的盲点与黑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