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学思乐之 2017-06-30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现在只能手机很普遍,手机的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只要手机运用得好,手机也能拍摄的出像单反一样的专业效果。

那么拍摄出一幅好的照片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是拍摄设备还是摄影技术。

给你一支梵高的画笔你也画不出梵高那样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也离不开一支好的画笔。

不管是拍照技术还是设备,这两种东西缺一不可。

你可以暂时没友好的设备,那么你暂时先练就一身好的拍照技术吧,不管怎么样你都要知道这些手机摄影常识才能更好的去拍摄。

认知你的镜头

现在市场上的手机型号多种多样,什么华为、锤子、魅族、OPPOViVO、努比亚等等。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不一样的镜头参数,所排出的照片也有质的差别。

华为P10:华为P10拥有三个摄像头前置800万像素徕卡镜头,光圈f/1.9,后置1200万像素+2000万像素双镜头(彩色+黑白双摄),光圈f/2.2,2倍远摄变焦。

努比亚Z17:努比亚Z17拥有四个摄像头,前置2000万像素+800万像素,后置1600万像素+800万像素,光圈f/1.8。努比亚在现在的摄影设备是很高端的,星轨,光绘都有,可以说是手机中的单反相机。

魅蓝note5:魅蓝note5前置摄像头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1300万像素,主光圈f/2.2+副光圈f/2.0。

手机的镜头参数在网上都是可以查到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手机的拍摄镜头的参数,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查询。

理解并掌握相关专有名词

现在的很多手机越来越专业,已经具有了很多单反相机才具有的功能,现在很多手机相机都有一个模式,叫做“手动挡”,也叫做“M档”,这个跟单反差不多。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快门速度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在说快门速度之前,首先了解一下什么交作品快门。

通俗点说所谓快门就是你按下拍照按键的那一个就是快门,更专业的点的说法就是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这个跟单反相机是一样的,当然这个解释比较简单。

所以快门速度就是快门开启的时间。这个控制着相机的进光量。例如,“1/20”是指曝光时间为1/20秒,同样,“1/40”是指曝光时间为1/40秒,1/40秒的快门是1/2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快门速度越快,进的光就越少,快门速度越慢,进的光就越多,画面看起来更亮。快门速度越短,就跟平常看见的一样,如果快门速度越长,那么拍出来的图片就不一定是你想象的那样了。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图片一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图片二

这是两个极端的对比,第一个是用的极快的快门速度(1/1000s),第二个用的是两个特别慢的快门速度(10s)。其实两次拍摄的是处于同一个环境下对同样的物体的拍摄,第一个使用的快速快门,拍摄的物体更接近物体本身的状态,第二个使用的近十秒的快门,由于速度奇慢,几乎成了一个纯白的图片。

ISO感光度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所谓感光度就是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

感光度越高的时候,胶片就会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ISO数值越大得到的图片就会越亮,这也会导致一个致命的缺点:画面质量越粗糙,在相同的快门 速度下ISO数值越小得到的图片越暗,但是画面质量却越细腻。所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可以提高ISO感光度来提高画面的亮度,但是这个提高要适度,太大就会出现噪点了。

焦距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焦距简单理解为镜头与拍摄物之间的距离。

这个规律要熟记:焦距越大,视角越小,适合拍微距。焦距越小,视角越大,适合拍人像,风景,建筑。

大焦距: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小焦距: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曝光补偿

先来说说什么是曝光。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所谓曝光就是光通过物体感受到光的过程。

曝光值有大有小,有些朋友在修图的过程中,一下子图片变得亮亮的,其中它就提高了曝光。

在亮度偏暗的时候,我们可以调高曝光值来增加亮度。

在亮度偏亮的时候,我们可以降低曝光值来减少亮度。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曝光补偿了。

下饱和度

饱和度就是物体的鲜艳程度。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可以这样说,饱和度越高越鲜艳,饱和度最低就是黑白。

用手机拍照,你怎么可以不知道这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