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翰,号童轩,1947年生,诗人、学者,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兼治诗词与史学,曾任学术名刊广东《学术研究》主编和广州《诗词报》总编辑,出版有《曲江集校注》、《海绡词笺注》、《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史与诗》、《诗海禅心》,以及唐宋诗人李贺、孟郊、贾岛、温庭筠、杨万里诗选注等共十余种,著有词集《童轩词》一卷。 赏析 姜夔词选评上 刘斯翰 杨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蒄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轩 曰 “过春风十里”二句,补解鞍少驻,又暗启下片杜郎俊赏,针线无痕。荠麦青青,既写实,又寓黍离之悲,“自胡马窥江”数句亦由此生发。“废祠乔木”与“黄昏”、“清角”相映,一线飞渡。“都在”句煞住,力透纸背。借“杜郎”,较自抒其情更见沧桑,此词家用心也。“波心”二句,于清角空城之后,更加一笔。“念桥”二句,始由桥(杜)阑入自己。红药用《诗》“伊其相谑”,映写扬州当年士女之盛,及如今之空寂,为“无声”作勾勒也。全词以“小杜扬州”作地,以古来之盛映写今日之衰,针线开合终始不离,为用典作比兴开一创格。 浣溪沙 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十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轩 曰 怀旧之作,重在写情。枯草夕阳,配以霜鹘,意境清峭,则人情亦自傲兀不凡,此白石之特色也。序甚佳,能补词描述之不足,非可或缺者。或谓白石在合肥,有姬善琵琶,故有“恨入四弦”句云。按,此非丙午作也,乃追忆当年与甥在沔之乐耳,否则下片不可解,谱编年盖误。或谓时身在合肥(故词序末云“凭虚怅望”),似宜系于三十七岁(依谱)。 探春慢 予自孩幼随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姐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轩 曰 上片起写离沔所见,转忆与诸子交游,然后写与诸友重逢。一是今,二是昔,三是今昔之间。下片起句感叹,遥应“漂零久”,再说此行(离沔赴霅),“重访”数句预想扬州冷落,一个“老”字,以年龄为夸张,以心情(久客)为加倍。以下再伸一笔,以“霅溪月”写将由苕霅向湖州,愈去愈远,暗用贾岛并州诗法。最后预想重来作结,以“梅花”句点染,有余不尽。此词离沔赴霅为一篇纲领,而“离沔”之记,“游霅”之记,均断而复续,作双线交错,时空跳跃,使几二十年事聚于一时。如此章法,可谓纳须弥于芥子。是亦南宋婉约派长调写作之意外创获。 翠楼吟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予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轩 曰 为武昌安远楼落成作。序纪后事,非为此词作序者,当是编集时补入也。上片写楼落成庆典,捨日而说夜,亦示由朝而至夜也。下片借王粲《登楼赋》故事,抒思乡怀抱。“西山”数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珠帘暮卷西山雨”,盖姜氏江西人,因又借滕王阁比美此楼。 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湖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轩 曰 此怀念合肥人也。上片“鸳鸯”一点,“桃叶”再点,然后少驻兰桡,其依依不舍可见。下片先写莺燕无情,后写“潮水”有情,日暮移舟,四顾茫茫,情思转深。上下片尾处皆用散文笔法,而情味隽永,是最宜赏处。小序补词之未及(北望淮楚)。 点绛唇 丁未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轩 曰 起冬令也,次地点也,三四遇雨也。“无心”,不留心,此句意同“衡阳雁去无留意”。清苦、商略,与“晚蝉说西风消息”皆拟人法,而每为后人激赏,盖亦白石所创写景手法耳。下片在第四桥边暂避,因追怀昔贤,结句兼寓己况。清苦、残,是冬景,亦心境。天随,陆龟蒙,唐末隐士诗人,居松江,自号天随子,为“吴松三高”之一。按,此词亦七绝作法,神理皆同,尤在寥寥数笔写出吴淞冬景。 夜行船 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轩 曰 上片写沈氏圃赏梅。起句谓无人来游也,以末句勾勒之。中间数句写坐船赏梅,寥寥数语,使人如身在其境。下片起句推开,由近景转远大,笔力遒劲。以下抒怀,连用数典而不著痕迹。结句赏之惜之慰之,语短意深,耐人寻味。 雅集文化 微信号:yajiwenhua |
|
来自: 泮溪别馆 > 《古诗词荟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