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丹: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7-01


 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于丹教授说“国学”进入生活有三大秘密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的热播,“电视国学”热来袭,全民学国学,吟诗词的热潮也一窝蜂的兴起。和《百家讲坛》不同,国学热卷土重来,这一次改走了综艺路,而“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思想体系。



究竟“国学”该如何传承?

国学节目在今天为何会火?

孩子何时学国学?

这些问题成了媒体、家长、学校都在讨论的话题。


著名国学大师、诗人南怀瑾曾说:“为什么要推动儿童读国学?这首先基于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不会翻身。”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很多家长处于焦虑又迷茫的状态,向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求助。于丹老师从教书育人的本心到身为母亲言传身教的作风,她研究国学超过30年,针对当下的家庭沟通、孩子学习难题来求教国学。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国学? 


国学经典,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如《论语》、《大学》、《道德经》、《孝经》、《中庸》等国学之精粹,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包含有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等丰富知识,古往今来,无数孩子从中汲取知识,修养品行。


国学永不落后,孩子与家长同读,如同师从贤哲,读古之人,与圣贤为伍。国学大师牟宗三说:“少儿学习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知道怎么用。”


一、国学是一种价值认同,而不单单是一种知识。


我们提出“孩子多大开始学国学”,往往指的是国学知识,从价值认同上来讲,当孩子出生在一个家庭中,他就耳濡目染的在接受这种价值观。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是不是应该自己吃饭了?

饭粒掉在桌上有没有捡起来吃了?

他是不是能够不剩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也是国学,不仅是书本上人人会背的诗词而已。


到三四岁摔破花瓶做错了事情,孩子会说对不起吗?

什么叫“仁义礼智信”?

一个孩子能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也是国学,也不光是背《弟子规》、《三字经》。

行为上的国学能多早就多早,这是一种观念,是一个人的价值认同。


二、知识性的国学,家长跟着孩子共同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学习国学可以是趣味性的,不见得都是系统的,也不光是让孩子上兴趣班。

家长能跟孩子一起背生词吗?

家里能开个诗词大会吗?


共同成长有时候是行为的,不仅给孩子答案,而且给孩子话语权,让孩子可以反过来教家长一起成长,国学开始得早一点,会让日子过得有趣的。


三、学习国学这件事儿不见得那么早就强调标准答案。


学校的教育体系是给大家标准答案,而家庭的教育体系是强调非标准答案,解决生活里的难题,有时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有时候是殊途同归的,所以跟孩子在家商量学习这件事儿,要有民主的探讨气氛比标准答案重要得多。


于丹老师说:“很大程度上我有时候跟我的孩子说标准答案是老师的事,但非标准答案是家长的事儿。国学可能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



于丹老师一直认为

孩子的成长应

始于父母之心,始于家庭

为了与更多的父母探讨个人成长的问题

她在 喜马拉雅FM 开了一个音频专栏

《于丹:给年轻父母听的国学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