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宁路街道首发“记忆江宁”文化地图

 王林正水晶牛 2017-07-01

老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江宁路街道辖区曾是上海的公共租界区,辖区内历史建筑资源丰富,既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小校经阁、龚式住宅)、红色印记(中共中央阅文处、聂耳故居)、花园别墅(太平花园、康定花园)也有戏院学校(美琪大戏院、时代中学),这些都是江宁弥足珍贵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积淀。

设计共和办公楼,原为戈登路巡捕房

江宁路也曾是民族工业企业的聚集区,许多著名的民族厂牌诞生于此,华义毛刷厂、国棉四厂、南洋电机厂等等,见证了上个世纪上海商业的繁荣繁华。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很多厂房已经消失,很多老街坊的居民已经搬迁。然而,这些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生活过的江宁居民对老厂房、老街坊依然还留存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他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建党96周年来临之际,“记忆江宁”作为江宁路街道“七个一”的重点项目,推出了文化地图。文化地图最大亮点在于地图中的插图全部来自于社区居民和单位的绘画作品。

据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介绍,在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社区居民、辖区学校的师生、社区单位的白领积极响应,用不同的画风和形式展现出他们曾经或正在居住、生活的老建筑、老街坊、老厂房。活动中共收到投稿作品108幅,经过专家的评审,选定58幅作品入围评选,最后挑选出了20幅优秀的作品。“天河居民区的黄剑华曾经在国棉四厂工作,他现在居住的小区就是他曾经工作的厂区,这次他凭借记忆用画笔饱含着对老厂的怀念创作了‘国棉四厂’,收入在地图中。”

国棉四厂 作者:黄剑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