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蕴含的阴阳

 济蒼之梅兰竹菊 2017-07-01


问汗 以查人身之阴阳


《伤寒论方法案汇参》、《左季云证治实验录》、

《证治汇补》、《医述》、《中医诊断学讲义》、《四诊择微》。)

+ 概要·(问汗查表里;邪已入里之汗;阳虚自汗;阴虚盗汗;黄汗;绝汗;脱汗。内伤之汗,外感之 汗。)

+《四诊择微》·卷三·十问篇·2·问汗:

#问汗者,亦以查表里也。凡表邪盛者,必无汗。而有汗者,邪从汗去,已无表邪,此理之自然也。

故有邪尽而汗者,身凉热退,此邪去也。

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此非真汗也。

有得汗后,邪虽稍减,而未得尽去者,犹有余邪。

又不可因汗,而必谓其无表邪也,须用脉证而详查。

#凡温暑等证,有因邪而作汗者,有虽汗而邪未去者,皆表证也。总之表邪未除者,在外则连经、故头身或有疼痛;在内则连脏,故胸膈或生躁烦。在表在里,有症可凭;脉紧脉数,有脉可辨。须查其真假虚实,孰微孰甚而治之。

凡全非表证,则或有阳虚而汗者,须实其气,阴虚而汗者,须益其精。火盛而汗者,凉之自愈;过饮而汗者,清之可宁。此汗证有阴阳表里,不可不查也。

(阳虚而汗,自然取象?)

+《中医学概论·第八章·诊法·问诊·193页》

,主要注意,1.有汗无汗。

2.汗的多少。

3.出汗时间。

如,表证无汗→表实。有汗→表虚。

~汗出恶寒止而热不退的,是邪已入里。

~阳虚自汗,动辄气乏汗出;

阴虚盗汗,寐则汗出,醒即汗收。

~湿热之汗,汗色多黄.

~阳虚气脱,则为额汗。

汗出如油,则为绝汗。

汗出粘腻,则为脱汗。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二章·第三节·问诊·56页》1964版

(2).问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

所以阳气亢盛,汗出必多;此为邪气有余

卫阳不固,汗出亦多;此为正气不足

~内伤汗出属虚:1.阳虚不能固表。

2.阴虚不能摄阳。

~外感:1.腠理闭密而表实无汗。

2.腠理松疏而表虚有汗

外感表实证,经发汗后:?邪随汗解。热退身凉脉静,舌苔渐退而痊愈,此正常现象。?但是汗出不一定邪已消退。也有汗出后,热势稍减,而脉数舌苔渐厚,热仍续发的。所以外感暑湿等证,常有汗出而邪不去的,不能认为外邪已解。

自汗、盗汗:汗自出,分自汗与盗汗两种。

1.自汗,多属阳虚。日间汗自出。

2.盗汗,多是阴虚,睡后汗出醒时即止。

3.亦有阴阳两虚相间为病的,须合脉证以分析。

头面出汗

1.上焦热蒸:头面出汗兼有烦渴、舌黄、脉浮数等证。

2.湿热郁蒸:有身重、怠倦、舌苔黄滑等证

3.阳虚所至:肢冷、恶寒、苔白滑、脉沉等证。

4.阳脱之兆:额汗而喘。

绝汗:当病危重时,汗出如油如珠,淋漓不止。此阴阳离决,阳气奔散于外。

战汗:先见战栗而后汗出的,名叫‘战汗’,多是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邪正相搏,便成战汗。战汗是邪正相争,为疾病的转折点。

若汗出热退,身凉脉静,为邪去正安

若汗后身凉脉燥,为正不胜邪。

+《伤寒论方法案汇参·左季云·桂枝汤类·15页》

第二节·桂枝加附子汤·十:本证 漏不止与自汗用芍药甘草汤似同实异之点。(附,医医病书自汗论)

1.伤寒漏汗。治以桂枝加附子汤

2.中风自汗。治以桂枝汤。

3.风温自汗。治以辛凉,佐以苦甘,如桑叶、连翘之类。

4.中暑自汗,治以白虎。狂汗不止、脉芤者,加以人参,亦有用生脉散处。

5.阳虚自汗,轻则用人参、黄芪。重则桂枝、术、甘。

6.肺虚自汗,用沙参,麦冬、五味子、双桑叶之类。

7.心虚自汗,用秋小麦、人参、枸杞、柏子、龟板之类。

重者用龙骨、牡蛎救逆汤。

8.阴虚不受阳纳之自汗,即盗汗,治以介属潜阳,大固肾气。

9.湿家燥家自汗,均以护阳为主。

10.痰饮咳嗽自汗,即用发汗之麻黄,单用其根,以收太阳归纳之气。

《伤寒指掌自汗论》

1.伤风则恶寒汗出。

2.伤湿则身重自汗。

3.中暑则脉虚、烦渴、自汗。

4.湿温则妄言自汗。

5.风温则鼾眠自汗。

6.柔痉则抽搐自汗。

7.阳明则潮热自汗。

8.劳倦则身倦自汗。

9.亡阳则漏,不止自汗。阳明胃土虚,中寒,脾不约束津液,横溢四肢,犹如阴淫盛雨滂沱、故汗出而冷也。

+(附。1.《经方躬行录》9页有“右侧出汗左侧无汗案” 又2.某人食海鲜,寄生虫卵入脑至半身汗案。可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