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价值:“熊猫35”隐形萌猫(含高清图片)

 红豆居士 2017-07-01

说到双面隐形雕刻工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种工艺在普通纪念币中应用的较多,比如2017贺岁普通纪念币正面图案,隐形雕刻防伪技术。在面额“10”中间有“R M B”字样;将纪念币换一个角度,隐形雕刻文字“R M B”就变成了3个“10”。



其实,早在2001年央行发行的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普通纪念币中就已经应用了这一工艺。在纪念币的右侧边缘,不用角度可见“五十”字样和“三个五角星”交替出现。(下图是两种效果的对比)



在我国贵金属纪念币中,首次运用隐形雕刻工艺的是1997年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金银纪念币(第1组),币面右下角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飞行姿态的海鸥。



下面是澳门回归祖国金银纪念币(第1组)1盎司银币实物图及局部放大对比图。



而隐形雕刻工艺最出色的代表作品还是中国民俗系列“中秋节”纪念银币,这枚精制纪念银币的背面图案是一幅古朴典雅的“花好月圆图”,画面正上方的圆月,就采用了纪念币的隐形雕刻技术,粗眼一看,只是一轮圆月,但从左右不同角度观察可看到卧兔和奔兔两个图案,左右连续不断交替观察则兔子仿佛动了起来。



“隐形雕刻”

 纪念币制作工艺中的隐形雕刻技术事实上就是运用计算机编程将两个不同的图案处理后分别表现在同一部位的两个侧面,由此所形成的效果就是从某一个角度能看到一种图案,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到另一幅图案,隐形雕刻艺术本身是一种双重的图像雕刻工艺,它可以使同一凸纹图案中产生两种不同图像的视觉效果,在技术层面来说,难度较大,是比较理想的防伪技术。



不过以上列举的纪念币都是小局部的应用,而在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中的15克银币上,双面隐形雕刻工艺是首次在我国纪念币主图上大面积的应用。




相信很多微友已经收藏到了这枚15克银币,下面让我们通过镜头来近距离欣赏一下这只会“动”的小熊猫。(以下图片均可点击放大查看)


正面
北京天坛祈年殿,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熊猫金币发行三十五周年纪念”字样。


从以下实物图片中可以看出15克银币正面采用了镜面、喷砂等工艺。虽然熊猫币的图案几乎每年都有变化,但正面图案北京天坛祈年殿却逐渐被定格。币面中祈年殿的雕刻突出了整体的威严,庄重。



背面
卡通大熊猫剪影图形,衬以年轮线条及年份数字组合设计,并刊“15g Ag .999”字样及面额。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外观赢得大众的喜爱。为了突出表达这种形象,设计时在币面中间勾勒出一只体态丰满的幼年大熊猫的轮廓,悠然自得的伸着双脚,笨拙中显出温柔,栩栩如生,为整个币面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之美。轮廓的线条简洁而突出,特别注意熊猫头部、身体、四肢的比例的精准性。在右侧采用一枝适当大小的竹子平衡了画面,保持两边的力均匀平稳,这是一种静态感与动态感之间的微妙平衡。(李飞)


右图为设计稿


15克银币背面图案中在年轮曲线的不同方位,按顺时针头对头、尾对尾的连接方式,嵌入熊猫币发展过程的数字年号。与年轮优美婉转的曲线一致,保持了币面的协调性,表现了时光如流水的流畅与连贯。(李飞)



这枚15克银币背面图案中大面积应用了双面隐形雕刻工艺,到底是多大的面积呢?看看就知道了。



当然,这样是看不出其中暗藏的玄机的,不过只要稍加变化角度,就可以看到一只奔跑的的小熊猫——



再换一个角度,就变成了一只坐态呆萌的小熊猫了——



再来一张对比图就更加直观了。



会“动”的熊猫来了!


奔跑的和坐着的两种姿态都很可爱


微微的侧着头,憨厚中透出灵敏,带领我们感受它的思想活动,走进它的内心世界。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和平的使者,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



虽然中国熊猫币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但它在广大猫迷心中将永远年轻,朝气蓬勃!



点击下图欣赏更多


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30克金12克银圆形双金属纪念币


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5周年金银纪念币5克圆形金质纪念币


设计理念解读:李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