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安市十一五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doc

 暗卫七 2017-07-01
1概况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内,东经118°51′~119°52′,北纬29°56′~30°23′。东临杭州、西接黄山,是连接浙皖的省际边界市,是浙皖相邻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境域东临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市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邻安吉县及安徽省的绩溪县、宁国市,总面积3126.8km2,杭昱公路(02省道)穿境而过。市政府驻地锦城,东距杭州市区46km。1.1.2地形地貌临安市地形与华夏式构造有深刻联系。西北山岭起伏连绵,向东南渐趋低缓,形成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相向排列,交错分布。境内陆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三面环山,向杭州湾开口,形成一个东南向的马蹄形屏障。西北部天目山脉和西南部昱岭山脉呈北东—南西向,构成西北和西南崇山峻岭、沟深谷幽的侵蚀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多集于此,西部清凉峰海拔1787米,为市境内最高山峰。中部、东部山体渐趋低缓、地貌破碎,以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为主,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相向排列,错落其间。东南部地势低平,主要溪流中、下游,多为海拔100米左右冲积平原和河谷盆地,低山丘陵相间。东部(来源:淘豆网[http://www./p-63381189.html])南苕溪下游为杭嘉湖平原,西南边缘,汪家埠海拔9米,为境内最低点,东西部海拔高差1778米。1.1.3地质构造临安市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Ⅰ)级钱塘台褶带(Ⅱ)级。元古代后,地层出露较全,中生代火山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复杂。新生代后造山运动趋向缓和,地壳相对稳定。境内出露地层较齐全,除古生界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其余均有出露,分布面积2929.8km2,占全市总面积93.7%,以古生沉积碎屑和中生界火山岩分布最广。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南苕溪、中苕溪、天目溪及昌化溪等河谷地带,面积197km2,占总面积6.3%,以全新统冲积砂砾石层为主,中、上更新统洪积、冲积层零星分布。各时代发育地层总厚度约7800~15600米。临安市境内陆质构造,经印支,燕山运动,构成以北东向为主体的褶皱与断裂。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载,市境属东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属地震相对稳定区。1.1.4河流水系临安市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天目山脉横亘全境,溪流多,源短流急。南苕溪、中(来源:淘豆网[http://www./p-63381189.html])苕溪、天目溪、昌化溪和分水江为主要溪流。南苕溪东流余杭区通济桥入东苕溪;中苕溪东南流至余杭区汤湾渡左岸汇东苕溪,注入太湖,两岸均属长江水系。昌化溪与天目溪于紫水与紫溪汇合成分水江,流经乐平、七坑出境,注入富春江,属钱塘江水系。东南部三口水独流入渌渚江,西南部青坑溪独流入分水江,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溪流均发源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脉,平均坡降9~21‰。上游段多峡谷,坡陡谷深流急;中、下游段处低山丘陵,多河谷平原,地势平坦,除部分河谷狭窄外,溪面开阔。在汛期,洪水峰高量大,暴涨暴落。1.1.5水文气象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受地形、气候诸因素制约,4月至7月上旬有梅季暴雨,7月中旬至9月有台风暴雨,易洪灾;夏秋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高、雨量少、易伏旱,或伏秋连旱。临安市属中亚热带温润型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匀,集中于汛期4~10月。境内多梅季暴雨和台风暴雨。4~7月上旬梅暴雨、历(来源:淘豆网[http://www./p-63381189.html])时长、范围大,强度较小。7月中旬至9月台风暴雨,历时短,强度大,范围较小。1.1.6土壤植被临安市的土壤总体上分为山地土和水稻土两大类。山地土中黄壤土占22.5%,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山区;岩性土占12.2%,是山核桃的主要产区;红壤土分布在海拔650米以下低山丘陵;是境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占山地面积65.3%,其中黄红壤亚土占98.7%;潮土分布于南、中苕溪、天目溪及昌化溪下游的河漫滩上。临安境内林业用地386.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82.66%,其中生态公益林184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7.6%。林业用地中以树林为主,分布有松、杉、阔叶林、竹林、经济林等。1.2社会经济概况临安市全市总面积3126.8km2,全市总人口51.888万人(2005统计年鉴数、余同)。临安市下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分别是锦城街道、玲珑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三口镇、高虹镇、横畈镇、太湖源镇、於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潜川镇、昌化镇、龙岗镇、河桥镇、湍口镇、清凉峰镇、岛石镇、大峡谷镇;板桥乡、西天目(来源:淘豆网[http://www./p-63381189.html])乡、千洪乡、横路乡、乐平乡、马啸乡、新桥乡。总计26个乡镇、街道。其中玲珑片乡镇9个,於潜片乡镇8个,昌化片乡镇6个,昌北片乡镇3个。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14.9%和16.7%。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43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发展。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生产已改变了过去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业为主的格局,形成了以电缆、电子、纺织、药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详见表3-9各水资源分区的基本情况。根据临安的现状基础及发展条件,临安市近期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临安市“十一五”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2规划目标与标准2.1基本任务全面分析、客观评价临安市水资源、水环境现状,总结“十五”期间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就,剖析作为要素资源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水环境对临安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与制约,明确“十一五”期间水资(来源:淘豆网[http://www./p-63381189.html])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达到的目标,提出“十一五”期间水资源保护、节约、开发利用的实施计划,为临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满足人居用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安全、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2.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临安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实施“生态强市、文化名城、休闲胜地”战略,建设平安临安,树立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开发保护并重,开源节流并举,不断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临安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