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70111西去寻仙

 闲人品悟 2017-07-02
今天,2017年7月1日上午11时一位善良,忠厚,平和,才华横溢,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仙逝了。去者已矣,生者追思。


  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在眼前;是那样清晰,那样慈祥。我不想打扰,只想默默的,静静的让其多停留些时间,想听到他说未了的心愿,听他说: 对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对事业的忠诚,对艺术的热爱,对家人的呵护,等等等等。

  我确实感到才殊学浅,虽有千言万语,实难以假有限的文字表达。但想想,还是用编年体表达自己的哀思,以化解未能听到最后遗言之憾。


  老人生于民国时期——动荡的三十年代的江南鱼米之乡。那里人杰地灵,是人才辈出的沃土。儿时深受长辈厚爱,家风熏陶。少年苦读,惜时如金,热爱诗文国学,常秉读达旦。功底扎实,深厚。


  青年时以科技兴国为己任,求学于上海,不以教材课堂知识为满足,以自强不息,执着追求完美的精神,迫求科学知识,自修更高层学业并掌握若干他科技能。

  毕业后,他以国家建设需要为己任,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心胸志向服务于国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惜辛劳,汗水浸润大半个中国。攻坚克难,自觉忘我奉献,不图回报,不事张扬是那一代人至上至高的精神追求,他无愧是其中的一员。


  五六十年代为新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奉献过青春,为留下的丰碑挥洒过汗水,奉献过知识才华,献出过力量。

  七十年回京都至九十年代初,仍然一直秉持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态度。无论设计施工都一丝不苟,常在国图,基层工地,设计部门间奔波,受到各方面的赞誉。

  他一生获得过不计其数的荣誉,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基层,各种赞誉几乎时时盈门。他都淡然处之,视之为身外之物,常不挂齿。漠然视之。


  九十年代后,他离开工作岗位,颐养天年。开始再拾其热爱的中医学知识,强调中医养生,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对生命有独到的见识。他更执着于艺术后半生,对国画痴迷的追求,常于案几前执笔墨,由达旦至通宵,经常忘我的地步是常事。每日画作不缀,廿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实难不易。他不但精通笔墨,且求教于书籍,务求理论本源。画作送给至亲好友无数,给后人留下了优秀的国画作品。


  老人今天已驾鹤西去,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您一生的真实写照。您胜于言教的品行,带出的良好家风和廉正风范,早已根植于儿孙的思想信念,融于他们的血脉,定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放心吧。


  好人定有好报,您在人世间积存的善德定会为前行除障,福荫后代,如您所愿。也愿您像最后走时留下的表情一样祥和,平静。

  为您永远祈福。

  以此文为念,寄托哀思!


  写成于2017年7月2日凌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