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陟文化】青龙宫祈雨大典

 马韩mh 2017-07-02
武陟青龙宫

青龙宫原名青龙祠,俗称“龙王庙”,位于武陟县城西北万花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旨重修,更名为青龙宫。占地50余亩,现存主要古建筑有戏楼、拜殿、更衣殿、玉皇阁、东西厢房等。

青龙宫历经几百年沧桑,经道光、光绪年间几次增修,成为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群。宫内现存的道光二十五年碑、明代关公造像碑、光绪皇帝御笔之宝“惠普中州”匾额、清代地方官员撰写三幅楹联等附属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延续数百年的从武陟万花庄到修武青龙洞的祈雨仪式,规模盛大,礼仪繁琐,两县沿路数十村庄悉数参加


安保力量

后场准备

准备表演

大典开始

来几个特写


场边的伙计真卖力啊

老百姓看的也很认真啊~~


美女献花

开始祈雨,当天真下雨了,别问我为什么,小编也不知道

上佛像

历史上的传说

传说一

传说明初永乐年间,青龙原居天上,因一次行雨有误,被玉帝贬到武陟万花庄,并入赘本村高员外家为婿。贬谪期满,玉帝封他居于修武县北山区青龙洞,继续掌管北方降雨。青龙王和龙王奶奶飞升后,高员外在梦中得知自己的女婿是条青龙,就在青龙居住的山区购买了一处山地作为女儿的陪嫁,所收租谷作为每年祭祀之用。久而久之,这里渐成村落,得名陪嫁妆村。相传此为之事。

传说二

1994年,陪嫁妆村民自发重修青龙王庙,传说完工之时已近中午,修庙的众人纷纷收拾工具回家吃饭,但有位村民到家后忽然想起青龙王和龙王奶奶的牌位尚未归位,就赶紧下到青龙王庙,把青龙王和龙王奶奶的牌位摆正。在他下山之前,天还是晴空万里,待他下到庙前,忽然有朵黑云从东南飘来。他刚把牌位放好,黑云正好飘到庙的上空,霎时下起瓢泼大雨,但没多大会儿,就云散雨收。当地村民都看到了这一奇观。

传说三

2001年9月29日是青龙峡风景区开景之日,这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整个青龙峡景区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开景仪式所在的山门前更是人山人海、旌旗飘扬。开景仪式正在举行之时,天气忽变,竟然下起了大雨,但也同青龙王庙牌位归正之时一样,雨来得快,收得也快。这场雨不但没有影响开景的喜庆气氛,反而被山民们附会成青龙王显灵,喜看山区百姓从此走向富裕之路。

传说四

在清光绪三年河南大旱时,当地官府慕名到青龙洞求雨,竟喜得甘霖,此事奏到朝廷,光绪皇帝亲笔御书“惠普中州”两面牌匾,分赐武陟万花庄青龙宫和修武青龙王庙。



青龙宫文化

万花庄和青龙峡一带周边村庄对青龙极为崇拜,并怀有一种自家神仙的特殊感情。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即民间所谓的龙抬头之日和十月初六的龙王奶奶生日以及春节,万花庄都要举办重大祭祀活动,而且要组织迎神队伍,抬着供品,一路点铳放炮,提前到修武的青龙洞恭请青龙王和龙王奶奶回到万花庄享受祭典。春节,要在年前腊月十九这天来请;二月初二,则提前在正月十九来请;十月初六龙王奶奶过生日,提前来请日期不固定,一般在九月下旬的某一天。陪嫁妆村及周边村庄的重大祭祀活动主要在农历二月二这天,陪嫁妆村和双庙村过去每年的二月二都有庙会,平时如有难医之疾或要求子祈福,也到青龙洞前的青龙王庙烧香祷拜。


历史上的青龙宫

青龙宫远景


龙圣宫前琳琅满目的供品


瓜果供品,看看中间的花生造型,大家都感到很新奇


造型别致的油炸供品

现在很少能够看到的全羊供品

拜殿

戏楼前正在演出的豫剧,此戏为还愿戏,山门前有预告

自发的民间演出

龙寝宫前烧香的人们

龙寝宫后镶在墙上的祈雨路线图,从武陟万花庄,到修武青龙洞,要走一百七十七里

村里组织的民间文艺演出


重建的玉皇阁


出了青龙宫,向东不远即到青龙入赘的高家,现在被称为青龙故居


青龙之妻高氏的坟墓


绕墓祈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