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藐姑射之山(下)

 知识润无声 2017-07-02

               藐姑射之山(下)

                                             

仙洞沟在临汾城区正西60里处,四周被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所环绕。这里的姑射山又名石孔山,元朝时叫平山。清徐文靖在《禹贡会笺》里说:“平山在平阳,一名壶口山,今名姑射山。”列子和庄子所说的姑射山早有了近3000年的历史,看来当地人自诩为姑射山的正宗,有点子虚乌有的味道。据《临汾县志》记载,唐有景成子,“才器清奇,早契大道,隐居姑射洞”,后修炼成仙。每逢春归日,来此拜谒者不下数万。仙洞宋碑云:“昔有洪崖子,不惑辞家,入山访求神仙,事遇山神,引见景成子,得姑射洞为养真之灵封,故所居焉。”遂亦得道成仙。这大概就是仙洞沟的最早文字记载。《仙洞史话》说:“有关姑射仙洞最早的历史记载,就是春秋时思想家庄子《逍遥游》里的记述……由于这里群山环绕,洞幽石美,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历来是道徒僧侣追寻隐居的神山府地,当然也就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涉足之处。”由此可见,仙洞创建年代是在唐武德年间。后历代曾修葺扩建,现有建筑40余处,共有房屋庙堂120多间,石窟洞70多孔。其中的亭、台、楼、阁、庙、观、殿、宇等,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显现了仙洞沟 “奇、险、绝” 的鲜明特色。所谓奇者,奇峰异洞,奇闻异人;所谓险者,悬崖峭壁,惊险万分;所谓绝者,就壁凿洞,临崖筑庙,洞中有庙,庙中见洞,洞庙相连,洞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天下罕见。

仙洞沟离妻子的故乡尧都区河底乡就几十里路,按说早应该光顾一下了,然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这事也就搁下了。前几日我回太原在酝酿这篇文章时,才意识到我们也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人们总以为近处的风景随时可以去,遂忙着去往遥远的地方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些唾手可得的很珍贵的东西就往往被忽略掉了。想到这一点,我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在征得妻儿的同意后,决定实施这次早就应该完成的旅行。

大运高速临汾口的广告标牌上赫然写着“姑射山旅游风景区,西17公里”,我觉得挺近,心下窃喜。出高速路,往西,路牌指示逐渐模糊,只好边走边问。时值盛夏,酷日当头,一辆辆载煤卡车呼啸而过,灰尘、煤屑迎面扑来,难受至极。上车、关门,再往前行,西行东拐,弯弯曲曲。扑入眼帘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青山绿水,而是荒凉落寞的一座秃山,一片片灰白相间的裸露岩石,几乎没有植被,只有偶尔的绿色点缀其间,在烈日的暴晒下了无生气。女儿泄气地说,这种荒山野岭,连根树毛都不长的地方,怎么会有神仙来呢?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车子驶进山里,蜿蜒爬行在狭窄陡峭的山坡上,眼前的绿色开始逐渐多了起来,我的精神也为之陡然一振。方向盘下的里程表已经显示超过了20公里,可是眼前并没有仙洞沟的一点痕迹,甚至连一座寺庙都难以看见。又艰难爬行几公里,还是一无所有,我心下惶然,莫非走错了道?又试探着往前几公里,远远看见前边山崖峭壁间上下绵延黄黄的一大片。哦,那就是仙洞沟了吧?如此深藏不露,连广告指示牌都云山雾罩,我倒要看看神仙们都争先恐后地跑来住着怎样的洞天福地?汽车继续行驶在两山夹峙的半山腰里,头上是零零散散的景区北洞沟一些庙堂,孤无一人,只有那蜿蜒而上的几道“天梯”无力地依附在陡峭的山壁上,呆滞地看着它脚下的车辆来来去去。我们行驶的路旁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只听见从下面传来“訇訇”作响的水流声,沉闷,像远处的闷雷。越过百米壕堑的对面,就是气势浩大的南洞沟建筑群。那些庙宇看起来像是镶嵌在山崖陡壁上的层城瑶馆,一栋栋、一簇簇,或分或群,都醒目突兀地直扑眼底,在整个郁郁葱葱的绿色掩映中,若隐若现,恍恍惚惚,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天外来仙的感觉。

小车又迂回下绕了两个弯,沉到谷底,一条浑浊湍急的河流出现在眼前。左拐下桥,说是桥其实是从右边蜿蜒而来的河谷;左边是一直挺挺的峭壁,有四五丈深,黄浊的水流飞瀑而下,直向远处更深的谷底冲去。过河,右拐左转,爬上几道坡,就到了景区门前。

仙洞沟景区保持了原始的风貌,古色古香,没有现代修葺的豪华感觉。整个景区约有40平方公里,被刚才穿过的那条峡谷分成了南北两个景区。许是诸方神圣清静惯了,怕俗事打搅,各个庙宇就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各处,可以隔空遥望,斑斑点点,影影绰绰,有着无限的神秘感。可以集中游览的就是我们刚到达的南洞沟区,这里有凌空建筑的观音阁,有据说是尧和鹿仙女成就百年之好的的“花烛洞房”,有躲在山旮旯里的半仙洞,有凿在峭壁上的睡仙洞,有三棵传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无心栽培的千年豹榆树,等等。

在我看来,仙洞沟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是神居洞。神居洞是仙洞沟的一号大洞,隐藏于南洞沟群的最上面,在洞前转身远眺,对面山峰赫然在目,中间的天堑更像是一条透明的天河,有薄雾笼沙,还能隐约听见从谷底传上来“轰隆隆”的水流声。俯瞰,却是白云缭绕,雾气腾腾,深不见底。诸神仙聚集到这里,应该是神清气爽,仙气袅袅,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了。收回视线,转身迈进洞内,不觉吃了一惊。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男男女女、红红绿绿的各路神仙塑像从前往后、从下往上呼啦啦一大片,足有八九十尊之多。让我震撼的是,所有塑像,都是各具神态,竟没有一列重复,或坐或卧,或站或倚,或笑或怒,或遐思或呼啸,或庄重肃穆或捧腹嘻哈,或挥斥方遒或眼神迷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塑像高大威猛,足有一人高,有的塑像小巧玲珑,仅婴儿般大小。我走过看过的寺庙不在少数,但像这么密密麻麻、精雕细刻的神仙群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妻女惊呼过后,忙着“咔嚓咔嚓”前后拍照,我凝神端详起他们的身份来。呵,我不禁莞尔,这简直是一个三教九流的大杂烩,有道教的太上老君,有佛教的释迦牟尼,有儒教的圣人孔子,还有面色慈祥的帝尧、神情威严的玉皇大帝、蠢蠢欲动的孙悟空、张牙舞爪的十殿阎罗……真是群仙荟萃、济济一堂。中国人想象力丰富得可怕,哪管他天上地下,哪管他门别教派,哪管他出生在什么年代,只要对我有用,我就通通把他们请到这里,顶礼膜拜——其实是他们来为“我”服务的。看着想着,禁不住有点啼笑皆非了。

              藐姑射之山(下)

                                             

临汾人总把仙洞沟当做姑射山,其实,仙洞沟只是众多姑射山系的一景,而且还谈不上最好的景观,把庄子先生的寓言用到这里,对后人的无限想象力,是个不小的打击。

“藐姑射之山”的精华在乡宁、新绛和稷山交界处的云邱山。

在云邱山遗存的诸多历史文献中,称它为“姑射山”的随处可见,俯拾即是。譬如稷山和新绛两县历代记载的著名景观“姑射晴岚”就都在云邱山上,再譬如《吉州乡宁县姑射山多宝灵岩禅寺重修宝塔记》记载:“马头山之西北有山,曰姑射。峰峦气色,松柏齐天,古有石洞,乃多宝如来之所应世也。”

云丘山坐落在吕梁山南端河汾的夹角地带,危崖绝壁,峰峦叠嶂,绵延起伏达210平方公里,古名“昆仑”,俗称“北顶”,享有“河汾第一名胜”之美称。古人曾这样描绘她绮丽壮观的景色:

 

大峰小峰牵瓜蔓,无数儿孙罗膝前。

 

这里古木苍天,林荫覆盖,曲径通幽,流水潺潺;这里飞檐斗拱,漫山遍野,名胜古迹,触目皆是;这里伏羲画卦,女娲造人,帝尧访仙,羲和观天;这里老君炼丹,玄武升天,龙门滥觞,三教纷然。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最有观赏价值的季相观叶植物枫叶山、柿子林,秋季到来,红叶漫野,层林尽染。这里全覆盖式的植被像是从天庭宫阙里不慎掉下来的一块披锦纂绣的地毯,祥云缭绕,仙气弥漫。这是一座清幽秀丽的自然之山,有着最原始的森林之貌,多达2300多的树木种类,让游客仿如进入了南美的热带植物王国,而多达数十多种国家2级植物、2000多种的中药材,和无数奔波嬉戏于其间的金钱豹、野猪、山羊、马鹿、狍子、麂子、山狸猫、兔子、黄鼠狼、狐狸、猪獾、松鼠等更让我们感喟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云邱山峰高林密的自然风光虽然奇绝诱人,但她深沉的文化底蕴更让我折服。在这座山林的几乎每一处,都迸射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熠熠的光芒。

在鸟鸣水绕的中和广场上,我们能看到神秘玄奥的太极图,能看到主石雕关于伏羲和女娲的人首蛇身交尾图,这是我们东方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每一个稍微懂得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在此唏嘘不已,喟叹良久。

在五龙宫,被香烟缭绕的真武大帝,传说是在这里被五条巨龙捧着升天成仙的,他由此摇身一变成为道教诸神体系中 “龟蛇合体”、 掌管北方的“玄武”真神。

在圆大正,我听到的是古先民在此测天时、定分至、定节气的古老传说。该山顶,有一个天然形成的三角形,一个角正对着北方,在三角形底边的中点竖立着一个表木,智慧的先民就是用这个表竿根据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测出了周日、周年的运行轨迹,测出了南北东西,测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测出了二十四节气。帝尧派人赴全国各地,观天测象,敬授民时,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历。这座弥漫着远古气息的山峰为夏历的研究提供了可见的实物证据,说明了云丘山天文测量系统存在的悠久历史,也展现了云丘山华夏文化摇篮的历史地位。由这里向下经过1722级台阶就是祖师顶,向上攀登1099个台阶后才能到达云邱山的第一主峰、是为道教领袖的玉皇顶。

玉皇顶上的玉皇阁是一座建在无梁殿上的重檐十字歇山顶的阁楼,四周有汉白玉围栏。玉皇大帝端坐此处,居高临下,每天氤氲在仙风雨露中,可想而知他那巍然、浩然、壮然、豪然的仙风道骨,羡煞了多少来此凭吊游览的帝王将相、文人骚客。

在三官洞,我再一次听到了由帝尧始创的中国古代民主禅让制度的美好传说。早期道教信奉的三位天神是天官帝尧、地官虞舜和水官大禹,其尊仅次于玉皇大帝。天官帝尧被尊为紫微大帝、地官虞舜被尊为清虚大帝,水官大禹被最为洞阴大帝,分属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间俗称三官为三界公,即掌管天、地、水三界的神明,三官信奉是从自然崇拜而来,后来被人格化,成为类似灵魂崇拜的神明。

在神塔和圣母崖上,一种悠悠的古朴之风迎面拂来。远处傲然挺立的那方巨石,像一个大大的“且”字,又像正昂首挺胸的男性生殖器。“且”是汉语词汇里典型的象形文字,就是男根的象形。为什么乡人称之为神塔呢?据说,久婚不育的妇女,在庙会期间只要虔心朝拜这尊象征男根的巨石,就可以得遂所愿、怀孕得子。另一边山崖上有一个不规则的长形窟窿,很像女阴,这就是圣母崖。史料记载,云丘山是上古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所以老百姓也叫它王母崖。每年中和节庙会时,有许多人不远千里、纷纷扰扰地赶到这里祭拜求子。夫妻俩在求子殿拜完神灵之后,再到窟窿崖与神塔处祭祀,并摄取两处的一点泥土带回喝下去,就可以得愿所偿。

在云邱山,古老的生殖崇拜随处可见,还有诸如婆婆缝、媳妇缝和姑娘缝等山峰都被当地人演化成了女性生殖器。生殖崇拜是古代人类对大自然认识不足造成的一种虔诚的神灵崇拜,遍行于世界各地,虽然形式不同,风俗殊异,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周礼·地官》云:“中春之明,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在新春二月,万木复苏、大地氤氲之际,让男女相会,那种爱河泛滥的野奔性交行为是不被禁止的,而且合乎礼制。这种行为在《诗经》中也有记载。《出其东门》就是记录这种仪式的诗歌: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是先民时期临时的性解放,是一种古代社会自然纯朴的性游戏。乡宁民歌中所唱的“留只花篮在树梢,等着哥哥鞭杆挑。挑着了,妹妹伴你度春宵”,就是这种性爱活动的历史留传,也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情感的自然流露,是远古生殖文化难得的历史再现。

云邱山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多达几十处,环境清雅,古意悠悠,集中体现着“藐姑射之山”那“千峰排戟,万仞开屏”“岚光锁翠,黛色含青”的人文自然神韵。清乾隆年间邑人王瀣遍游江浙闽粤等地名山大川后感喟:

……几乎阅尽东南,而喟然叹兴也。名胜之地以人传耳。云邱者,姑射最秀之峰也。其山绵亘数百里,全晋所瞻,何殊于河南嵩岳,至襟汾带河广矣、大矣!彼金、焦者,水中孤屿耳;又进而苏、杭,其山修饰过之,浑雄磅礴不及也;又进而闽岭,吴芮、赵佗之所居,求大汉之一大郡不可得,乌足与吾云邱颉抗哉?……余昔从盘道曲折而上登绝顶,西望龙门,怀夏后之明德;东则平阳,放勋光被之表;南则蒲坂,重华风动之区,又岂与蛮荒万里、故圣王声教所不及、少人而多石者比也? 

云邱山西接大禹治水的龙门、东滨光被之表的平阳、南邻舜都蒲坂,如此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蛮荒万里、故圣王声教所不及、少人而多石者”的所谓名山大川又岂能与之“颉抗哉”?

              藐姑射之山(下)

                                           

庄子向往“藐姑射之山”,不但是因为那里“有神人居焉”,恐怕更关键的还是其中隐居过曾经让帝尧佩服得五体投地四个名士,这“四子”据史书记载是方回、善卷、披衣、许由。庄子说尧在“平海内之政”后,遂“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但没想到,四子德行之高洁,知识之渊博,远超乎帝尧的想象之外,他“窅然丧其天下焉”。帝尧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像个学生似地甘居下位,听他们高谈阔论。帝尧心下叹服不已,就要把天下拱手让于善卷。善卷哑然失笑:“我生于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种秋收,有劳有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满意足,我要天下干什么!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帝尧又想把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很有些不高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是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干嘛?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庄子最后喟然长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矣!

这些“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心中的偶像,所以他宁愿遨游于宇宙之间,畅翔于物我之外,也不愿意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立于庙堂之上失去自由。可能为了生计的缘故,他也出山,但他做的最大官就是个“漆园吏”,连个“七品芝麻官”也算不上。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后来成了成为道教的滥觞,《庄子》也被尊为《南华经》,成为道经经典之一,庄子本人则成为道教诸神体系中的南华真人。

姑射山以庄子而名,遂成为中国历史上道教名山,“羽流朝夕步虚,钟磐之声相闻”。在诸多的姑射山系中,能够和“道教名山”相匹配的只有云邱山了。所谓“南有武当,北有云丘”,正是两山齐名最好的写照。

由张道陵始创于东汉时期的道教,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支流繁复,门派众多。流传到云邱山的是全真教下的龙门派系,其奠基人也就是被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杜撰的大英雄郭靖的师傅丘处机。其坐下有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孙志坚、夏志诚、宋德芳等18弟子,后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的18宗师。丘处机羽化成仙后,尹志平即位成为全真道掌门。但让尹志平万万料不到的是,他会在《神雕侠侣》中大出其名。不知他在700年前怎么得罪了金庸先生,在金庸充满奇思乱想的文笔下,尹志平居然因暗恋龙女,乘小龙女的穴道受欧阳锋所制,又错认他为杨过的情况下暗度陈仓,云雨偷乐。“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最后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为救小龙女而挡了金轮法王的金轮后受重伤而死。一代宗师被金庸如此玷污,堪比“尹志平”奸淫小龙女的“恶劣行径”,可能金庸自己都觉得有点太过轻薄古人,心下不安,于是在新版《神雕侠侣》中将奸污小龙女的“尹志平”改成了虚构的甄志丙。

全真教力行清心寡欲,自力更生;据山而居,自足自食,“乘风饮露”,辟谷修炼,这使得云邱山的龙门派众弟子能够一直不受外界战乱政治影响,从元蒙初年丘处机起,绵绵延延达700年之久,先后历经24代,才因种种不可阻挡的因素,一蹶不振,苟延残喘。

今天的云邱山,道教虽然式微,风光不再,但那高高耸立的五龙宫、八宝宫、祖师顶、玉皇顶等,还在向游人昭示着它曾经的辉煌和“藐姑射之山”所特有的文化底蕴。还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以及众多的老君葫芦、众妙之门等,都让我们领略着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在腾云驾雾般的感受中,歆羡着佛神仙道无拘无束的飘逸潇洒。

             藐姑射之山(下)

                                            

 

二十多年前,我带着姑射山无私赠予我的那颗厚重的灵魂,带着我的“鹿仙女”——姑射山土生土长养育的冰雪女儿,开始了我人生崭新的征途。

这期间的路程,也像姑射山的逶迤山道一样,盘旋曲折,充满了险峻和艰难,但我一直努力地在向上攀登。我向往着庄子所描述的神仙王国里的自由自在,也期待着登高远眺时仙风抚面的怡爽感觉。在浮华喧嚣的尘世中,我见惯了太多的人在名、利、财、色的追逐中失去了本性、失去了自我。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人人都盼望成为神仙?又为什么很多人本可以成为神仙最后却成了他人刀殂下的鱼肉?二十多年年的坎坎坷坷,二十多年的耳闻目睹,二十多年的苦思冥想,我终于在一朝之间豁然开朗: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仙的,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欲望太盛,常常在无形之中做了自己心底那道不断膨胀着的欲壑的俘虏。殊不知,名、利、财、色这四字就像布满利剑锋刃的四堵墙,把人牢牢地围在中间,变成一个大大的“囚”字。

正所谓:“浮名利禄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休”。

 

                                                                2013.8.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